分享

夏季暴雨突至,大文豪苏轼即兴挥毫,写出流传千古的诗篇

 静草青苑 2018-07-17

暴雨是谁都经历过的,但是,古往今来写暴雨的作品并不多,尤其是写暴雨的诗词更是凤毛麟角。而且,能够将生活中这种常见的、但又是稍纵即逝的景物赋予永恒的意义,从而显示它的美,并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北宋大文豪苏轼在一座近海城市山上看到暴雨,写下一首流传千古的诗作,表达出一位诗人特有的想象和感受,展现出了大自然的壮丽雄伟之美。

有美堂暴雨

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游人脚底一声雷

这首诗的大意是:一声响亮的雷声宛如从游人的脚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浓厚的云雾缭绕,挥散不开。远远的天边,疾风挟带着乌云,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阵暴雨,从浙东渡过钱塘江,向杭州城袭来。西湖犹如金樽,盛满了雨水,几乎要满溢而出;雨点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开怀。我真想唤起沉醉的李白,用这满山的飞泉洗脸,让他看看,这眼前的奇景,如倾倒了鲛人的宫室,把珠玉洒遍人寰。

有美堂,为宋仁宗嘉祐二年杭州太守梅挚所建,在杭州吴山最高处,左眺钱江,右瞰西湖。《有美堂暴雨》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六年初秋作。这首诗是苏轼即景诗中的力作之一。首联非常特征地写出了雨前一刹那的气氛,在拨不开的浓云堆积低空的时候,一声炸雷从云中钻出来了,预示暴雨即将来临。颔联三句是想象,四句是亲见。颈联二句具体写暴雨,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声。尾联写观感,突发奇想,联想到李白故事。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苏轼生性豁达爽朗,对暴风雨特别欣赏,写了多首诗进行描摹赞叹。这首诗由于是在吴山顶上的有美堂中所写,气势更为雄伟壮大。

满座顽云拨不开

暴风雨是大自然中最能震慑人心的壮观之一。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描写这种壮观景色。“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诗的开篇直接入题写暴风雨来时,闷雷起自脚下,云雾缭绕不散,给人一种突兀之感,也写出了夏季暴雨突至的特点。写脚底雷响,突出了诗人所处的地势很高,因而所见的暴雨,与平地所见不同,为下文铺垫。之后诗人别出蹊径,描绘了一幅壮阔异常的场面。“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从天那边黑空中吹来的暴风,把海水吹得立了起来;浙东的暴雨,也都被狂风吹飞过江的这边来。这两句是写天风海雨的狂暴,从另一角度看,也可看作是写山河景观的壮丽。从这两句诗也可看出东坡胸襟雄阔奔放的气概。此联写暴雨突来,风起云涌之势。上句用天外黑风形容狂风骤起,天地变色;“吹海立”则表现雨势滂沱,如海潮汹涌。而下句则连用“飞”“过”“来”三个动词,极为生动地展现暴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景象。风是看不见的,苏轼却给它着色,说是黑风,以视觉代替感觉,很形象地表现了暴雨来时疾风挟着尘灰乌云的情况。

天外黑风吹海立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这两句具体写暴雨。雨落在西湖里,水汽蒸腾,西湖像一只盛满水的金樽,几乎要满溢出来;雨声急促激切,又如羯鼓声,敲打着这世界。这两句从高处着眼,气势充沛,绘声状形,写景与写意交相并用。而用夸张的手法,把巨大的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声,想象都很奇特。结尾两句“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蛟室泻琼瑰”,诗人飞腾的想象并未停止,这样磅礴的雨景,令诗人震动不已,于是想让这满山飞漱的泉水唤醒沉醉的李白,让他看看如同倒倾鲛人宫室、洒下满天珍珠的奇景;同时,又等于在说要唤醒李白,请他写出美妙杰出如同珠玉般的诗篇来。

浙东飞雨过江来

这首诗生动地展现暴雨由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景象。诗如写生画家即兴挥毫,临摹自然实景,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雄伟之景,勾画出震撼人心的壮观之作。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