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发中暑时该如何急救

 快乐英平 2018-07-17
 
小暑后气温升高,进入伏旱期,长时间在室外活动极易引发中暑,进而出现头晕、呕吐甚至休克等症。面对如此高温,该如何预防中暑,中暑后如何缓解不适症状呢?

首先,高温天气应避免长时间处于阳光暴晒、人群密集、通风差的环境下,同时要随时补充因流汗而损失的水分和盐分。减少室外运动,如果一定要进行篮球、足球等运动,可选择室内场地。做好防晒措施,最好戴顶帽子或撑遮阳伞,防止太阳暴晒头顶导致头晕。

如果已经中暑,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1. 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可以在太阳穴处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来缓解症状。


2.当出现血压降低、虚脱等较为严重的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3.如果在野外等离医院较远的地区,应将病人脱离高温环境,用50%酒精或水沾湿床单或湿衣服包裹病人来加快蒸发散热,甚至浸泡于水中或用雪或冰冷却等物理降温方式。

4.若出现发抖症状,应减缓降温过程,因为发抖代表着核心体温降速过快,可能导致低温症。

救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不要过快降低患者体温,当体温降至38摄氏度以下时,要停止一切冷敷等强降温措施。

2.中暑后不可短时间内大量补水,应在水中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甚至诱发热痉挛。


3.如果患者已经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来使其苏醒。

4.在就医途中要尽可能的用冰袋敷于病人额头、枕后、胸口、肘窝及大腿根部来进行物理降温,以保护大脑、心肺等重要脏器。

中暑时的饮食习惯

1.中暑的人正处于脾胃虚弱的阶段,如果大量进食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

2.多食用番茄汤、绿豆汤、酸梅汤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营养膳食。

3.中暑后少吃油腻食物,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肠胃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导致大脑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引起疲惫感和消化不良。

4.在中暑后短时间内暑气未消,人体仍然虚弱,此时不能单纯进补,如果对身体大量进补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