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江日报

 lizhigao666 2018-07-17
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记市扶贫办派驻天等县龙茗镇东南村驻村工作队员林民高 作者: 字数:1776
□特约通讯员李志高
    “拿红糖泡温水后再喂母竹鼠。”5月14日下午5点半,林民高在认真查看了东南村更契屯村民罗德贤家里养的竹鼠生长情况后给出了建议:“这样母鼠才能够多产奶。”
    随后,林民高又到村民罗琼业家,查看了蚕虫的生长情况,并给出了“吐丝前要加大喂食量,只有让蚕吃饱吃好,吐出来的丝才光泽饱满”的建议。临离开前,林民高转过身来很认真地对罗琼业说:“这几天是关键期,一定要保证喂饱它们,过两天我再来看。”
    林民高是市扶贫办派驻天等县龙茗镇东南村的驻村工作队员。3月14日,在得知自己将要被派驻到东南村时,林民高就只身一人提前一个月来到东南村,开始了驻村的工作和生活。当时,市里选派驻村工作队的正式文件还没有正式下发呢。
    “来得早,能够尽早熟悉情况,就能更快地开展工作。”林民高说,知道要到东南村驻村后,他既感压力,又有挑战。“市扶贫办派驻东南村的第一书记农贵新在这里奋斗了两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我来得早,就是为了能多向他学习。”林民高说:“我要好好干,不能给市扶贫办和农书记丢脸。”
    农贵新对这个新来的“接班人”要求很严格,通过采取“大调研、以干促学、以解决实际困难促进角色进入”等方式,顺利完成了传帮带任务。“他白天跟我入户走访,晚上在房间看材料熟悉情况,学得很认真,角色进入也很快。”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农贵新对这个新来的“毛头小子”很满意。
    因为村委的条件太简陋,林民高住在村小的教工宿舍里。离村小最近的是蓝屯,林民高常到屯里走。他发现蓝屯群众各自家里都干净整洁,但村道垃圾较多。“家里干净说明村民讲究卫生,村道不干净说明我们没有组织起群众。”林民高分析道:“如果我们发动党员和积极分子一起搞好清洁卫生,渐渐地大家就会养成保持公共场所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在第一书记和村委会的支持下,林民高带着蓝屯的8名党员和21名群众先后到江州区左州镇逐林屯、大新县浓沙景区、天等镇百灵上屯等地参观学习。回来后,深受触动的党员们立即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发动群众搞美丽乡村活动。“只用了3天时间,全屯群众就把蓝屯里里外外前前后后打扫得干干净净了,村民还为此杀鸡放炮庆祝呢。”回忆起全屯群众齐心协力大扫除的情景,东南村党支部书记赵英平至今仍激动不已。
    种桑养蚕、竹鼠养殖和构树养猪是东南村“3+1”产业的主要构成。“这三大产业是第一书记农贵新两年的心血,我一定努力扩大产业规模,用产业发展来巩固扶贫成果。”林民高深知,产业起步难,但产业发展壮大也不容易。于是,除了完成以奖代补、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的宣传和落实及各项日常工作之外,林民高最关心的就是产业的发展。
    4月3日,林民高在下棒屯入户时,发现70多岁老人卢华山戴着老花镜,拖着病体在艰难地给竹鼠修剪牙齿。林民高内心很难受,他蹲下来,在老人手把手的教授中,第一次学会了给竹鼠剪牙齿。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村里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他们在发展产业时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作为驻村队员,应该多学技术,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在接下来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林民高学习了种桑养蚕、竹鼠养殖等种养技术,经常到田间地头和群众家里与群众交流,指导群众科学种养,得到群众的深深爱戴和拥护。
    “一把钳子、一瓶酒精、一瓶药水、两包棉签,这是林民高外出必备的随身装备。”东南村工作队长张智山神秘地告诉笔者:“他的包里,还有一本‘武功秘籍’呢。”
    在笔者的一再要求下,林民高才从包里拿出了一本小册子。这是一本28页纸的小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竹鼠养殖等技术要领。“群众经常会问一些很专业的问题,我不做点功课怎么行?”林民高腼腆地说道。
    “他就是这样,心里装着群众。”张智山告诉笔者,其实林民高是天等县小山乡人,来东南村驻村,虽然离家不过几十公里,但两个月来他只回过一次老家。
    “来东南村时,他爱人已经临产,但他仍主动要求来驻村。4月底,他女儿出生,他也只是回去照顾爱人孩子几天就回村里工作了……”“这些都是私事,不能因为个人的事,而耽误了大家的事。”没等张智山说完,林民高就打断了他的话。
    “组织派我来驻村,是对我的信任,我唯有努力工作,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才能对得起党的教诲和人民的养育之情。”林民高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