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贺《浩歌》赏析

 江山携手 2018-07-17
《浩歌》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清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需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羞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春天里一个晴朗的日子,李贺随同朋友们骑马来到郊外游览。眼前山含秀气,水泛新绿,桃花攒簇如火,柳枝摇曳似烟。使人在悦目赏心之余,不禁神驰物外,感慨万端。从秀丽的山姿水态,想到它们难免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从娇艳的红桃绿柳,想到人生的短暂易逝。一方面悲悼好景不长,另一方面慨叹年命难久。诗歌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境遇和情怀。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开头两句是说,春风把大山吹成平地,天帝派天吴移来了海水。
“浩歌”是大声歌唱的意思。一般说来,写作这样的诗宜从叙事写景入手。但诗人不屑于这样做,偏从虚处落笔。一开始,就把想象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幻象纷呈,雄奇诡谲,却又把“沧海桑田”的“意”婉曲而又鲜明的表达出来了,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惊世骇俗的英气。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三、四两句是说,王母的桃花开了上千遍,长寿的彭祖和巫咸也该死过几回。
三、四两句,一写仙界,一写尘世。传说王母种的桃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彭祖和巫咸则是世间寿命最长的人,当王母的桃树开花千遍的时候,彭祖和巫咸也不知死了多少回了。两相比照,见出生命的短促。长寿的彭祖、巫咸尚且不能久留人世,何况我们这些寻常之辈呢!这里有两个对比:一是把仙人与凡人相比,一是把凡人中的长寿者与普通人相比。前者见于字面,后者意在言外。这样层层比照、烘托,“人生几何”的命意更加显豁。
五至八句写春游时的情景,用的是反衬手法。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五、六两句是说,坐骑的青骢马花纹如连线,初春的杨柳含裹着缕缕云烟。
先着力烘托春游的盛况。马的毛色青白相间,构成钱形花纹的名叫“连钱骢”,是名贵的马。骑在这样的马上,饱览四周的景色,真是惬意极了。初春的杨柳笼含淡淡烟霭。眼前的一切是那么柔美,那么逗人遐想。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七、八两句是说,弹筝美人用金杯劝我饮酒,谓我年轻,前程未知当自勉。
后来大家下马休憩,纵酒放歌,欢快之至!而当女歌手捧金杯前来殷勤劝酒的时候,诗人却沉浸在冥思苦想中了。他想到春光易老,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将逝如流水。“神血未凝”即精神和血肉不能长期凝聚,它是生命短促的婉曲说法。“身问谁”是“身向谁”的意思。全句的大意是韶光易逝而知己难逢,自己的才能和抱负何时方能施展?等到神血两离,生命终结,一切都将化为乌有,那是多么可怕而又痛心的事啊!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这两句是说,不须纵酒欣赏那哀怨曲《丁都护》,要知道世上的英雄本来无定主。
接着诗歌又由抑转扬,借古讽今,指摘时弊,抒发愤世嫉俗的情怀。“丁都护”,或者像清王琦所说,实有其人,并且是这次郊游宴乐的参与者;或者当时有“丁都护嗜酒”的传说,诗人借以表达劝诫之意。“不须浪饮丁都护”,既是劝人,也是戒己,意思是不要因为自己怀才不遇就浪饮求醉,而应面向现实,认识到世道沦落,英雄不受重用乃势所必然,不足为怪。诗人越是这样自宽自慰,愤激之情也就越显得浓烈深沉。“世上英雄本无主”的“主”,影射人主,即当时的皇帝,以发泄对朝政的不满。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这两句是说,买丝线绣一幅怜才爱士的平原君,有好酒只拿去浇祭赵州的旧土。这两句与其说是敬慕和怀念平原君,毋宁说是抨击昏庸无道、埋没人才的当权者。表面写“爱”,实际写“恨”,恨自己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和抱负,以致虚掷了黄金般的青春年华。
结束四句的内容与前面的各个部分都有联系,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这两句是说,漏刻催逼,水流急急通过玉蟾蜍,侍酒女子头发稀薄已经不好梳。
“玉蟾蜍”是古代一种漏壶,铜壶滴漏,声音幽细,用“咽”字来表现它,十分准确。另外,诗人感时伤遇,悲抑万端,这种内在的感情也借助于“咽”字曲曲传出,更是传神。“卫娘”原指卫后。传说她发多而美,深得汉武帝的宠爱。这里的“卫娘”代指妙龄女子,或即劝酒歌女。全句的意思是:别看她现在黑发如云,美不可言,随着岁月的流逝,这满头黑发会渐渐变白变少,直至无法梳理。它通过具体形象,揭示了“红颜易老”的无情规律。
“羞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末两句是说,眼看着浓黑眉毛转眼变衰白,二十岁的男子哪能空劳碌?
末两句急转直下,表示要及时行乐。“羞见秋眉换新绿”有两层意思,一是不要辜负眼前这位侑酒姑娘的深情厚谊;二是不愿让自己的青春年华白白流逝。既然世上没有像平原君那样的识才爱士的贤哲,又何必作建功立业的非非之想。如今面对歌女、美酒。宝马、娇春,就纵情开怀畅饮吧。一个年方二十的男儿,正直风华正茂之时,为什么会如此局促压抑?很显然,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是从愤世嫉俗的感情派生出来的,是对黑暗现实发出的悲愤控诉。
这首畅叙胸臆的诗篇,造语奇,造景也奇,使人感到耳目一新。诗人骑马踏青,面对大好春光,本应产生舒适欢畅的感受。但偏偏就在此时,一种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像云雾般在心头挥之不去。这种把欢乐和哀怨、明丽和幽冷等等矛盾着的因素糅合起来的现象,在李贺的诗歌里是屡见不鲜的,它使诗歌具有更神奇的魅力。
附录《浩歌》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不需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惟浇赵州土。
漏催水咽玉蟾蜍,卫娘发薄不胜梳。
羞见秋眉换新绿,二十男儿那刺促!

 【白话译文】

南风把大山吹成平地,天帝派天吴移来了海水。

王母的桃花开了上千遍,长寿的彭祖和巫咸也该死过几回。

坐骑的青骢马花纹如连钱,初春的杨柳含裹着缕缕云烟。

弹筝美人用金杯劝我饮酒,谓我年轻,前程未知当自勉。

不须纵酒欣赏那哀怨曲《丁都护》,要知道世上的英雄本来无定主。

买丝线绣一幅怜才爱士的平原君,有好酒只拿去浇祭赵州的旧土。

漏刻催逼,水流急急通过玉蟾蜍,侍酒女子头发稀薄已经不好梳。

眼看着浓黑眉毛转眼变衰白,二十岁的男子哪能无谓地空劳碌?  

【注释】

⑴浩歌:大声唱歌。《楚辞·九歌·少司命》:“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⑵帝:指宇宙的主宰。天吴: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在虹虹北两水间。其为兽也,八首人面,八足八尾,皆青黄。”

⑶王母:传说中的西王母(事见《穆天子传》、《列子》等),传说她栽的仙桃树三千年结一次果实(见《汉武帝内传》)。

⑷彭祖:传说他叫篯铿,是颛顼的玄孙,生于夏代,尧封他在彭地,到殷末时已有七百六十七岁(一说八百余岁),殷王以为大夫,托病不问政事(事见《神仙传》、《列仙传》)。《庄子·秋水》:“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又《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屈原《天问》:“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巫咸:一作巫戊,商王太戊的大臣。相传他发明鼓,发明用筮占卜,又会占星,是神仙人物。

⑸青毛骢(cōng)马:名马。参差钱:马身上的斑纹参差不齐。《尔雅·释畜》第十九:“青骊驎驒。”注云:“色有深浅,斑驳隐粼,今之连钱骢。”

⑹含缃烟:形容杨柳嫩黄。缃(xiāng):浅黄色的绢。缃,一作细。

⑺筝人:弹筝的女子。屈卮(zhī):一种有把的酒盏。

⑻神血句:酒醉时飘飘然,似乎形神分离了,不知自己是谁。神血未凝:即精神和血肉不能长期凝聚,它是生命短促的婉曲说法。身问谁:是“身向谁”的意思。

⑼丁都护:刘宋高祖时的勇士丁旿,官都护。又乐府歌有《丁都护》之曲。王琦注云:“唐时边州设都护府……丁都护当是丁姓而曾为都护府之官属,或是武官而加衔都护者,与长吉同会,纵饮慷慨,有不遇知己之叹。故以其官称之,告之以不须浪饮,世上英雄本来难遇其主。”

⑽平原君:赵胜,战国时赵国贵族,惠文王之弟,善养士,门下有食客数千人,任赵相。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59年),秦军围赵都邯郸,平原君指挥抗秦,坚守三年,后楚、魏联合,击败秦军。

⑾漏:古代的计时器。玉蟾蜍:滴漏上面玉制的装饰。可能诗人写的这种漏壶就是蟾蜍形状的,水从其口中滴出。李贺另有《李夫人》诗云:“玉蟾滴水鸡人唱。”

⑿卫娘:原指卫后,即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传说她发多而美,深得汉武帝的宠爱。《汉武故事》:“上见其美发,悦之。”这里的“卫娘”代指妙龄女子,或即侑酒歌女。发薄不胜梳:言卫娘年老色衰,头发稀疏了。

⒀秋眉:稀疏变黄的眉毛。换新绿:画眉。唐人用青黑的黛色画眉,因与浓绿色相近,故唐人诗中常称黛色为绿色。如李贺《贝宫夫人》:“长眉凝绿几千年。”《房中思》:“新桂如蛾眉,秋风吹小绿。”

⒁刺促:烦恼。

名家点评

《吴礼部诗话》:毛泽民诗:"不须买丝绣平原,不用黄金铸子期。"本李贺、贯休诗话。

唐诗品汇》:刘云:跌荡愁人,杰特名言("世上英雄"句下)。刘云:亦不知何从至此("卫娘发薄"句下)。刘云:从"南风"起句,便不可及。跌荡宛转,沉着痛快,豪侠少年之度,忽顾美人,情境俱至,妙处不必可解。

夷白斋诗话》:李贺诗:"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谁浇赵州土。"得非黄金铸范蠡之意邪?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渭此篇雕率相半。周珽曰:一粒慧珠,参破琉璃法界。真腹有笥、腕有鬼、舌有兵,乃有此诗。陆时雍曰:"买丝"二语,苦而脱。

《唐诗快》:诗意只在"世上英雄"、"二下男儿"两句耳。前后无非沧桑、驹隙之感,此之谓"浩歌"。

《放胆诗》:读《昌谷集》,去其苦涩怪诞,割锦斗草之句,自有长吉真面目。如此数章(按指《浩歌》、《高轩过》、《苦昼短》、《将进酒》),可以撷其菁华、佩其膏馥矣。

《唐贤小三昧集》:变徵之声,读罢辄欲起舞。

《龙性堂诗话初集》:长吉"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上",语极爽快。然不及高达夫"只今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之澹永不尽。

一瓢诗话》:"买丝绣作平原君,有酒唯浇赵州土",读之令人下泪;但李王孙何致作此语?金雷管送李汾诗云:"明日春风一杯酒,与君同酹信陵坟。"虽共此机轴,亦自可悲。

《李长吉诗集批注》:此篇又与《天上谣》不同。彼谓人事无常,不如遗世求仙;此则言仙亦无存,又不如及时行乐。但得一人知己,死复何恨?时不可待,人不相逢,亦姑且自遣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