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恐惧的世界——朱庆馀《宫词》赏析

 江山携手 2018-07-17
《宫词》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在一般宫怨诗,特别是以绝句体裁写的宫怨诗里,大多只让一位女主角在极端孤独之中出场。在这首诗里,我们却看见两位女主角同时出场,相依相并,立在轩前。而就在这样一幅动人的双美图中,诗人以别出心裁的构思,巧妙而曲折的托出了怨情,点出了题旨。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的紧闭大门;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诗从写景入手。它的首句既是以景衬情,又是景中见情。就以景衬情而言,它是以春花盛开之景从反面来衬托这首诗所要表达的美人幽怨之情,从而收到清王夫之在《诗绎》中所说的“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的艺术效果。就景中见情而言,它虽然写的是“花时”,却在重门深闭的环境之中,给人以“寂寂”之感,从而在本句中已经把哀情注入了乐景,对景中人的处境和心情已经做了暗示。这样,在第二句中把两位主角引进场时,就只要展现一幅“美人相并立琼轩”的画面,而不必再花费笔墨去写它们被关闭在深宫中的凄凉处境和寂寞愁苦的心情了。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小诗的后两句是说,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的苦闷。
看了上半首诗,也许读者会猜测:诗人之所以是双美并立,大概要让她们互诉衷曲,从她们口中诉出怨情吧。可是接着看下去,诗人却没有让这两位女主角开口。读者从“含情欲说宫中事”这第三句诗中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含情不吐、欲说还休的场面。而且所含之情是什么情,欲说之事是什么事,也没有去点破它。读者也许还会猜测:既然含情,既然欲言,大概最后总要让她们倾吐一番,畅所欲言吧。可是读到终篇,看了“鹦鹉前头不敢言”一句,才知道,原来这幅双美图始终是一幅无声的图画,而这两位画中人之始而欲言,终于无言,既不是因为感情微妙到难以言传,也不是事情隐秘到难于出口,只是有所畏忌而不敢言,那么其所含之情是怨情,欲言之事决非乐事,就不言而喻了。
末句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它最后说,两位美人之“不敢言”是因为在“鹦鹉前头”。而谁都知道鹦鹉虽会学舌,并不会告密,即使它会学舌,也只会那么简单的几句,翻来覆去的说,其实没有什么可怕。这显然是一个托词。这首诗的成功,主要得力于这一警句。从这一托词,读者自会看到:在这幅以“花时”、“琼轩”、“美人”、“鹦鹉”组成的风光旖旎的画图背后,却是一个罗网密布的恐怖世界。封建社会中,宫中种种黑暗丑恶的情事,总是掩盖在富丽堂皇的外衣下,不为外界所知,最高封建统治者也对此讳莫如深,防范极严,久而久之,在宫廷中形成可一种极端压抑、沉闷、惊疑惧怕的气氛。而生活在其中的宫人不但被夺去了青春和幸福,就是连说话的自由也没有的,她们无时无刻不生活于恐惧之中。这首别开生面的宫怨诗,揭露的正是这样一幕人间悲剧。
这首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附录《宫词》朱庆馀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韵译
百花盛开,宫院却寂寂地紧闭大门;
俏丽宫女,相依相并伫立廊下赏春。
满怀幽情,都想谈谈宫中忧愁的事,
鹦鹉面前,谁也不敢吐露自己苦闷。

注释
琼轩:对廊台的美称。

作者简介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恐惧的世界——朱庆馀《宫词》赏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