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尊为什么出现在贾村塬?

 松竹同音 2018-07-17

镇国之宝——何尊

对于何尊这件“镇国之宝”,为什么能在贾村镇贾村陈家后院被发现,这是考古工作者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宝鸡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曾多次前往贾村,在陈家后院挖出何尊的地方进行了调查和钻探,但在其周围并没有发现有西周墓葬。经过考古工作者深入的调查和反复论证,认为贾村陈家后院只是第二出土地,贾村塬南塬下的戴家湾才是第一出土地。

何尊是西周早期标准器。1963年出土于贾村陈家后院,后被卖到废品收购站,1965年9月被宝鸡市博物馆发现并收藏。最初被称作“饕餮纹青铜尊”,直至1975年调北京展览时,才被故宫的唐兰先生(有的说是马承源)发现了底部的铭文,“中国”首次在铭文出现,从此便身价倍增,被定为国宝。因这件饕餮纹青铜尊的作者叫“何”,因此,这件青铜尊也就正式更名为“何尊”。

它的发现印证了《史记》上关于周初贾村镇古称“龙川镇”,清代改名“假(贾)村镇”。位于贾村塬 (亦称西平塬) 的东北隅,距宝鸡市中心25华里。

麦收时节的贾村塬    摄影/刘希平

贾村塬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其文化内涵又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何尊在这里发现后,使这里更加显得扑朔迷离。多次文物普查表明,这里主要是以商周至秦汉的文化遗存为多,而又以商末周初和春秋两个时期最为突出。以贾村、桥镇为中心的塬区中央以及南塬坡下的斗鸡台(戴家湾)、东塬边的浮托和上官、西塬坡下的金河村石桥一带,都发现了商代末期至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这就十分明确地告诉我们,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这个塬区的文化是相当发达的。

1969年,这个塬区的上官村出土了“夨(读音为ze)王簋”等4件重要青铜器,1973年又发现了青铜器“夨王簋盖”;1983年浮托村还出土了青铜器“夨膡盨”。这些夨器有的时代较晚,和其他器物所反映出这个塬区的主体时代特征不太相符,但其在贾村塬的不断被发现,引起了史学界和考古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一部分学者经过对这些夨器的初步研究,认为汧河流域是夨国的封地,贾村塬一带应是西周时期夨国势力范围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这个塬区的桥镇发现的西周早期的玉琮、玉璧、玉璋;灵龙村出土的西周早期的青铜簋、戈、矛以及南塬坡下的戴家墓地出土的大量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西塬坡下的金河石桥村出土的西周早期的青铜鼎簋;东塬边上的浮托村出土的西周早期的夨膡和打击乐器石磬等等,都是这个时期周人留下来的,这些器物的时代和群体特征如此突出足以说明问题。至此,在商末周初,贾村塬区周人文化属性就很清楚了。何尊在此范围内被发现就不足为奇了。


周公东征方鼎,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

何尊与斗鸡台墓地出土的周公东征方鼎同时。由此推断,这件何尊应当出土于斗鸡台。

但是,如此重要的何尊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应该出土在斗鸡台戴家湾墓地,它却发现于戴家弯墓地以北十里的贾村。然而,考古专家经过长时间的思考以后,一个清晰的轮廓便呈现在他们的脑际:贾村恐怕不是何尊的第一出土地。

何尊1965年9月进入宝鸡博物馆后,考古专家曾对其出土地的问题反复进行过实地调查,又和当地上了年纪且曾被党玉琨强迫去在斗鸡台盗掘文物的老人进行多次交谈。调查结果曾在1988年的《中国文物报》上刊登过。

党玉琨

当时考古专家们对何尊这样重要的文物独个出土在贾村陈家后院感到比较蹊跷,那里根本看不到墓葬和遗址的痕迹,若是窖藏,就何尊一件,在西周考古中极为罕见。但还没有和党玉琨在斗鸡台盗宝进行紧密联系。后来通过对斗鸡台出土文物的综合观察,一是发现这批青铜器的时代绝大部分在西周早期,和何尊所处时代一致;二是发现这批铜器等级较高,如铜禁等和王室有直接的关系,这也和何尊比较一致;三是这批铜器中有铭文的不但和周公、成王有关,而且还和何尊的情况相似。这便引起了他们对何尊出土地的怀疑。何尊是否就是斗鸡台墓地的?何尊出土地究竟在哪里?

如前所述,从地域上看,斗鸡台就是贾村塬的南沿,为贾村塬之阳坡。贾村镇在斗鸡台正北,距斗鸡台五公里,在历史地理概念上是同属一个文化区域;从党玉琨当年盗掘斗鸡台墓葬的背景来看,盗掘用时长达6个月,日上民工有时达千人,这些民工主要来自斗鸡台周围二三十里范围内的村庄,部分来自岐山和凤翔县。

代家湾(原名戴家湾)生态公园景观大道  摄影/刘希平

调查中,发现斗鸡台所在之戴家湾村以及附近之冯家崖、蟠龙、广福、贾村、金河等村子70多岁以上的老人,差不多都被党玉琨拉去挖过宝。这中间,尽管党玉琨当时防范措施十分严密,但这样大的盗掘场面,难免所挖出的文物被挖宝的民工私下藏匿或转移。

事实上,这种情况在当时确曾发生过。当年有一个叫杨冬满的民工,就曾被党玉琨怀疑有偷盗文物的行为,而被党玉琨下令活埋了。所盗宝物被“土匪”哄抢的事也发生不曾一次。在这种情况下,何尊完全有可能最先出自斗鸡台墓地,被贾村镇挖宝的民工偷回后埋藏,1963年被挖出。否则,这样一件重要器物,怎么会出在一个既不是墓葬,又不像窖藏,且又不是什么遗址的地方。

被迫参加挖掘的村民

他们和陈堆的哥哥陈湖谈及这个问题时,他先是不语,后来才说道,前几年村上曾有类似的传言,如说这不是从他们家挖出的,是他老四从宁夏国民党军队的一位军医手里弄到并带回家的。这不对,是他老四从后院挖出是事实。但对考古人员的推测,因其父辈已经去世多年,他们对此也说不清。不过参加挖宝的老人认为这种推断很有可能,因为挖宝时间那样长,群众都是被迫征派去的,不可能和党拐子一条心,党拐子虽然看守得很紧,但那样大的场面,几个看管不可能一直盯在一个地方,加上那里地形又多沟壑和断垅,趁监工头不在场时,把挖出的宝物转移,贾村距戴家弯又很近,挖宝的都是当天去当天回,再择机拿回家完全有条件。如是这样,这件国宝幸亏被当时的挖宝群众转移才得以保护,从这个意义上讲,挖宝的群众在不知不觉中为保护这件国宝立下了汗马功劳。否则,它将和其他宝物一样的命运,如今不知落入何方! 为此,他们认为,何尊应当出在斗鸡台墓地比较符合情理。

斗鸡台遗宝



——容琳2018年7月16日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