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茶香飘万里 2018-07-17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纵观近年来中国人复兴的生活美学

总是有条条框框的束缚

然而山河大地本是微尘

想要解脱不要受缚

不妨走一回市井里的小巷

且看中国大众的生活之乐

中国生活美学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之前有说过诸多关于生活美学之乐。焚香品茶、挂画插花、吟诗作对……我们逐渐了解古今文人的生活之美,但是,你知道属于大众的“市井”生活美学吗?

什么是“市井”?

《初学记》卷二四:“或曰:古者二十亩为井,因井为市,故云也。”市井生活是一种生活化、自然化、无序化的广大老百姓生活的智慧和审美。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中国人的市井生活中,别的不多,各式各样的坊巷结构是少不了的。这些坊巷大多保留了人们生活的格局、肌理和长度,显示出疏朗淡雅的风格。

风姿卓越的少妇走在上海的巷子里,一袭华美的旗袍裹着不世出的才情;怀抱多情的诗人走在江南的雨巷里,悄无声息地拾起丁香般的愁绪;晚归的工人匆匆走过寻常的巷陌,日常生活里捎带着小家子的欢乐……

一个城市最地道的风味,大多在小巷深处;最寻常的巷弄,也会藏着如“扫地僧”般的手艺人。中国的坊巷,作为“市井”的聚居地,一直风骨鲜明地存在,生长为中国式居住的意念符号。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阳春白雪的琴棋书画,更像是文人的生活,既要饱读诗书又要有虚怀若谷的胸怀;而市井之间的衣食住行,才是普通人的生活,穿布鞋走在晨露未晞的青石板路上,就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悠然自得。

市井味十足的生活,不如文人追求的那般清雅,而是一种随性的姿态:一树花开,看蝴蝶蜜蜂在花间忙碌;一树果熟,敲开邻居的门送给他们尝尝鲜。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春天河岸边,飘起的柳絮带来一串串离别的致意;夏季池塘里,躲在荷叶下乘凉的青蛙发出一片难眠的歌唱;秋天田野里,金灿灿的麦穗收割出满场的丰收喜悦;冬天巷子里,袅袅炊烟带着米饭鱼肉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中……

河边、院中、瓦楞上、石头缝里,以及另一棵树的身上可能生发出的花草,都可以是市井人家生活中的“小惊喜”。每当季节更换,一阵风、一场雨就能增添一道生活的滋味。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文人素喜的苍苔也好,庭院景致也好,饮食之精脍也好,无不是发源于“市井”的。

清朝文人萧抡谓说:“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其实,比不读书还可怕的,是把每一天的日子都当作“生存”,对身边的美好视而不见。可谓“一日不生活,则面目可憎”。

没有读过书的人,或许很难体会唐诗宋词意境下雨打芭蕉、空阶滴到明的文学意象。但是,他一定懂得推开窗户,闻到巷子里卖花姑娘叫卖的杏花有多么香甜;也懂得桂花飘香的时节,摇落一树桂子做一笼香甜的桂花糕;还懂得当雪花落下的时刻,煮一碗白酒暖身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红楼梦》里除了怡红院、潇湘馆等文典辈出的院落,也有“市井”的稻香村。

黄泥墙,茅草屋,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最妙的是用桑榆槿柘枝条编成的两溜篱笆,篱笆院子外有水井,种着漫无边际的蔬菜瓜果,养着鸡鸭鹅,好一派农家乐景致。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市井”里的生活美学

大众化的“市井”生活美学是一个性格多变的女子,她的每一寸的肌理都在向人们展示着她独有的天真和泼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