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是否“时尚”来评价一条裙子过于肤浅,美妙的作品值得更高赞誉

 方雨墨 2018-07-17

“I don’t even like the word ‘fashion’ any more because I do not think it gives any idea of the dignity, the tremendous work, the tremendous engineering, the whole situation of how in a fitting, a garment may change completely and become something very beautiful.”——Charles Kleibacker


对从不肯从变幻的T台中央捕捉灵感的Charles Kleibacker 而言,“时尚”一词过于单薄,无法体现高贵的思想和精湛的技术,而这些技术索性被他称为“工程学engineering)”,他认为用是否“时尚”来评价一条裙子过于肤浅,美妙的作品值得更高的赞誉。


Charles Kleibacker 是60年代的美国设计师,自从与Madeleine Vionnet 的杰作邂逅于一次服装展之后,便对斜裁一见倾心。在缺乏充分研究Vionnet 作品构造的条件下,Kleibacker 通过坚毅的自学与实践,成为当时媒体与同行公认的“斜裁大师”,对此他总称:能与Vionnet 比肩,是对他最高的赞誉。多年来,Kleibacker 在从事商业设计的同时,不间断地同美国多所大学合作,开设短期研讨课程,分享他的设计、斜裁与制作技巧。


在此,根据我对相关文献的翻译,将Charles Kleibacker 的斜裁技巧整理归纳一二。




1. Charles Kleibacker 同他的偶像Madeleine Vionnet 一样,都认为绉绸是最适合斜裁的面料。

2. 绉绸、软缎及针织汗布具有极佳的垂性,可勾勒浮动的曲线;塔夫绸、绒面呢和欧根纱能够遮掩身形,适用于塑造外扩的廓形。

3. Kleibacker 不喜爱过度繁复的层次,他的裙子通常只有一层,最多有两层,作衬里的那层可选择比面料稍挺括的材质,以便赋予较为鲜明的形态。


4. Kleibacker 意识到,面料以45°角绝对的斜纱方向沿身体倾垂时,散落在下摆左右两侧的波纹数量总是不相等的,这是由于身体支撑部位如腰线处的经纱纬纱数量不一致,经纱比纬纱织得更为紧实,因此纬纱方向的波纹效果会更为突出。


5. 鉴于上述原因,Vionnet 解决斜裁下摆不均衡的方式,是通过协调面料厂商调整纱线捻向;而Kleibacker 的方法更简捷——使用前中线将裙片一分为二,以规避裙摆左右波纹不均衡的现象,同时也便于采取半身立裁。


6. 处于斜边方向的衣缝,在动手裁剪之前,先以手针粗缝予以定位,粗缝时勿打线结。“斜边裁剪前一定要先缝合,你得在游戏中领先。”Kleibacker 这样说。

7. 粗缝后的样衣经过试衣、调整步骤,在进行真正的车缝前,不要修剪所有缝份。

8. 下摆线的确定需待到整件裙子缝合完毕,以6英寸为间距,将若干压铁坠于裙摆边缘,彻夜留置释放垂性之后方可校验下摆线。

9. 裙摆的毛边采用手工包缝,这种方式可维持面料柔韧性。

10. 只在直纱方向安装拉链,因此最适宜将直纱置于后中线,并利用无侧缝的一片裁剪,使前中线处于斜纱方向,对此他的解释是——背面不需要太多容量以方便坐下,而前身斜纱出色的垂性可在膝间产生波纹萦绕之感(无侧缝裁剪如下图所示)。


11. 采用“正面隐式假缝定位带”的技术,处理深V形的领线,以防斜纱造成的散边现象,此技巧也适用于露背装的边缘处理(“正面隐式假缝定位带”方法如下图所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