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收好这份三伏贴指南

 图书 馆员 2018-07-18
#今日入伏#,请收好这份三伏贴指南】今天起,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几天正式登场。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中医理论认为,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生命时报》采访中医专家,为你总结“三伏贴使用指南”,教你贴走体内的寒气。

阮志忠介绍三伏贴如何缓解老寒腿:20170709健康之路视频和笔记

本页提供2017年7月9日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阮志忠。主题是《给身体安个小太阳》。主要介绍三伏贴如何缓解老寒腿,暖胃仔姜的制作方法,扶正祛邪长蛇灸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图:给身体安个小太阳

阮志忠: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医师。

乳香、川芎、桂枝、艾叶,用麻油调和做成小药泥,贴在穴位上可以温经、通络、祛寒,去除体内伏邪,缓解老寒腿。常用穴位为外膝眼、内膝眼、阳陵泉、足三里。这四个穴位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贴敷缓解老寒腿每天贴4-6小时或者隔天贴一次,从头伏贴到末伏即可。第一次贴敷不要超过4个小时,皮肤过敏的人不适合三伏贴。

图:贴敷缓解老寒腿

不能贴敷的人可以用泡脚的方法防止老寒腿,方法见下图。三伏天治疗后还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巩固治疗。

图:泡脚缓解老寒腿

中医认为脾胃阳虚的人就怕冷,就容易胃寒,不能吃冷饮。仔姜温和,但是比较平和,口感也好,更适合冬病夏治。

腌仔姜暖胃祛寒:将仔姜用清水洗净后将水晾干,顶丝切成片状,放入干净的罐子里,在腌姜时加入柠檬可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250克仔姜搭配一个柠檬);再加一头新蒜、几个红辣椒、一点白酒、熬开后晾凉的冰糖水隔绝空气一周后就可食用。

中医认为晚上不宜吃姜。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晚上不宜吃姜。

不喜欢吃姜的患者也可以用中药热熨的方法缓解胃寒。方法见下图。

图:中药热熨的方法缓解胃寒

秋冬天易反复感冒时体内正气不足导致的,三伏贴灸长蛇灸可以缓解正气不足、扶正祛邪。

长蛇灸取督脉,从大椎穴至腰俞穴,每个相同的距离(每个两个椎体放一个)放一块姜片,再把艾柱放上去,再用线香点燃。做5-8状即一次。由于长蛇灸的力量较大,可以每伏做2-3次即可。
合谷穴“虎口”能治百病的穴位 合谷,出《灵枢·本输》。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而有桡神经浅支,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并有手背静脉网,近侧为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直刺0.5-0.8寸。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总理陪同他参观了中国的针灸麻醉:一根细长的银针轻轻地捻入病人的手部,然后接通电流,这样就对病人起到麻醉作用。而在整个前列腺切除手术过程中,病人没有一点痛苦的表现。这个手术现场震惊了美国总统。医生告诉他,那根银针扎在合谷穴上,循经感传到头颈部内,便可以起麻醉作用。
合谷穴也被称为“虎口”。在全身数百个穴位中,合谷穴的治疗范围最为广泛,具有全身的治疗作用,真可谓神通广大,简直是一个包医百病的万能穴,一个随身携带的大药箱。

 
合谷穴的6大功效
一、止痛大穴
合谷经气旺盛,止痛效果好,是我们身体上的“止痛片”,几乎一切痛症都可以找合谷穴来解决,贴敷或者用大拇指掐按这个穴位来止痛。
   1牙痛
合谷穴治牙痛更为拿手!在施治的时候应该使用交叉治法,就是您右边牙痛,就贴敷或者按揉左手的合谷穴;如果左侧牙痛,就贴敷或者按揉右手的合谷穴。
贴敷的时候,最好再加一个牙痛点,那效果就太神奇了。通常80%的牙痛,都会在一两分钟内止住。怎么寻找这个牙痛点呢?牙痛时,去捏耳垂贴近面颊的这个部分,一定会有一个地方很敏感,这就是牙痛点。
如果患牙龈炎引起牙龈肿痛,并且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穴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头痛
神经性头痛、失眠性头痛、颈后疼痛、中老年人患神经性头痛是常见病。患病后一日发作数次,同时出现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办事精力不集中等症状,痛苦不堪。采取合谷穴的按摩疗法,可获良好效果。
由于合谷穴是大肠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大肠经从食指经过手、臂、肩、颈,一直到头面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因此这些部位的疼痛不适都可以通过合谷穴来缓解。
用大蒜泥贴敷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等等。
大肠经又为多血多气之经,所以按摩大肠经的原穴合谷穴,还可以行气活血,有效治疗行经疼痛,有痛经烦恼的女士不妨试试。
二、五官科圣药
中医针灸《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所谓“面口合谷收”,即是说凡是头部、面部的疾病,像头痛、牙痛、发热、口干、流鼻血、颈痛、咽喉痛,以及其他五官科疾病。
治疗面瘫,合谷更是必取之穴。平常鼻子过敏者也可以常常按压 合谷穴,以缓解症状。总之,合谷穴就是对付五官科疾病的圣药。
合谷穴应用于颜面五官的损美性病变中。如治疗面瘫、面肌痉挛、黄褐斑 、痤疮 、酒糟鼻 、皮肤过敏  等疾病,都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治疗雀斑和脸部皮肤问题上,也可每天按摩两手合谷穴各30--50次,以产生的酸胀感传达到上肢为度,日久就可以达到美容养颜的明显功效。
三、肠胃神药
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交接,又因为它们是同名经,二者“同气相求”,因此刺激合谷穴能调经气,对于治疗胃腑和胃肠道方面的疾病有显著疗效。
例如胃痛、呕吐、便秘、呃逆、腹泻等。
合谷穴就是你手边的肠胃神药!
如果你经常恶心、呕吐,你就刺激合谷穴吧,它能宽中理气,引浊气下行,全方位调理您的肠胃 。
如果您饮食不规律,常常腹泻,腹痛,腹胀,您就按揉合谷穴吧,它能止痛镇静,宣通人体气血。
如果你经常食欲不振,不消化,你也可以贴敷或者按揉合谷穴,它能通肠化气,清理肠内垃圾,排除肠内毒素,促进食物残渣尽早排出体外,增强肠动力。
四、退烧强肺圣药
贴敷合谷穴,能贯通气血,促使阳气升发,扶正祛邪,增强人体免疫力。同时我们知道,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属卫,外和皮毛,贴敷或者点按合谷穴能开发腠理,宣通毛窍,清泻气、分之热,从而加强解表发汗的清热作用,故可在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收到良好的效果。
人体上有几个退热的特效穴位:大椎、曲池 、合谷、外关,退热效果立竿见影。        
我们可以称它们是人们身体上的“安乃近”。当你开始有感冒症状的时候,可以按摩合谷穴,左右各按压100次。按压力度要稍重,使其有酸麻感。按摩后喝一杯温开水,使身体微微出汗,感冒症状即可得到缓解。
不少小孩和中老年人,经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多咳多痰,经常出虚汗,睡觉时也出很多汗,还特别容易感冒,往往是高烧,或者外热内寒,或者上热下寒,这些症状都是肺受到亏损的表现。要彻底使肺健康起来,还要去根,那就要坚持贴敷合谷穴。
五、预防中风、高血压
中风的发生与肝的关系十分密切,从五行的角度看,肺和大肠属金,金克木,而肝属木,当肺和大肠的功能失调的时候,肝失去约束,进而产生与肝相关的病症,如中风、抽搐、口眼歪斜、头晕、眩晕等。如果经常用贴敷或者按摩合谷穴,使肺和大肠的气机保持顺畅,一旦因情志或饮食等原因产生肝火,顺畅的肺和大肠的气机就会使肝火平复下来。
中国著名经络专家祝总骧曾说:如果你每天做合谷穴的按摩,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你这一辈子就得不了脑中风,不会得脑梗、也不会得脑出血什么的。
贴敷或者按摩合谷穴也可以防治高血压。
六、急救大穴
我们用脑一段时间后,大脑疲劳,头昏脑胀,需要提神解乏,这时可按合谷穴。当出现神昏,晕厥,癫痫发作,需要醒脑开窍时,也可按摩合谷穴。如果因中暑、中风、虚脱等导致晕厥时,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续两三分钟,患者便可苏醒过来。如果同时用指尖掐捏患者的人中穴,醒脑回苏的效果则更好。
春困时,你身处课堂或会议室,此时,只要你用手指,或随手拿起会议桌上或上课时使用的圆珠笔等物品来刺激合谷穴,只要进行一会儿就会让人眼睛一亮,神清气爽。如果可能的话,再刺激一下颈后风池穴,更能使头部血液畅通,一扫睡意。
在实际取穴时,我们常用两个简便的方法:
(1)拇指、食指合拢,虎口上肌肉的最高处即是;
(2)把一只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就是合谷穴。
名称释义
(1)合谷。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行至本穴后,由于本穴位处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肌肉间间隙较大,因而三间穴传来的气血在本穴处汇聚,汇聚之气形成强大的水湿云气场,故名合谷。
(2)虎口。虎,八卦中的寅木也,风也。口,出入之所也。虎口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运动形式为风木的横向运动。
(3)容谷。容,容纳、包容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容谷名意指三间穴传来的气血物质在本穴被包容、聚集。
(4)合骨。合,汇也,聚也。骨,水也。本穴物质为三间穴的水湿之气汇合而成,所处为天部,其状为云,富含水湿,故名合骨。
(5)含口。含,包含、容纳也。口,脾胃之属也。含口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有脾土的长养特性。本穴物质为三间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由本穴外传时也是以风木的形式横向外传,但由于其水湿云气有温热之性,因而还有部分水湿之气气化上行于天,表现出脾土的长养特性,故名含口。
(6)大肠经原穴。本穴物质由三间穴的水湿云气而汇聚,性温、量大、所处范围广,可担当起充补大肠经整条经脉气血的作用,故为大肠经原穴。
怎样对付三伏天    上周三,中国进入了夏天最热的时期——三伏天。“伏”的意思是脸朝下趴着,暗示天气太热,人们趴在地上休息,好让身体凉爽。今年三伏天从7月12日开始,8月20日结束,持续40天。这段时间气温通常徘徊在35℃到39℃之间,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40℃。

  在应对高温天气时,中国人很有健康意识,他们认为冷气会损害健康。这一点与马来西亚人不同,在马来西亚的夏天,人们喜欢15℃以下的东西。可在北京,许多餐馆没有冰块、便利店卖的冷饮常常也就比室温冷一点。这让我有些不理解他们要如何降温。

  中国人有一套自己的方式防暑降温。他们吃有降温效果的水果和蔬菜,如西瓜、绿豆、苦瓜和酸梅汤等。他们还用三伏贴贴敷穴位。三伏贴用传统中草药制成,2000多年来一直用于缓解关节炎等症状,而伏天正是调理冬季疾病的最佳时期。在入伏的第一天,有6000多人去湖南一家中医院贴三伏贴。此外,也有不少人到海边、森林和山区等凉爽的度假胜地或购物中心等室内娱乐场所纳凉消暑。(作者贝芸慧【音】,徐珍珍译)

【我们的内脏竟然这么脏,一图告诉你最科学的清洁方法】我们的肺、肝、肾、肠、胃等器官,就像净水机的滤芯,起到清除“垃圾”、净化血液的作用。跟滤芯一样,内脏用久了也会“脏”,但内脏不能像滤芯一样更换,“脏”了怎么办?《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开一张“清洁处方”,给你的内脏洗洗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