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漓江

 沐沐阅览室 2018-07-18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出自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中的名句。漓江发源于南岭,在桂林至阳朔河段,蜿蜒南流,河床由砂、卵石组成,两岸多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桂林山水的核心。下图示意桂林在广西的位置和漓江的景观。


(1)推断漓江夏、冬两季河水含沙量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分析漓江河床多卵石的原因。

【答案】

(1)差异:夏季大于冬季;理由:夏季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多大雨,流量大,对地表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强,搬运作用也强,河水含沙量大;冬季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少,降水少,流量小,侵蚀和搬运作用弱  

(2)从上游来的河水,水流急,搬运作用强,可携带砾石;搬运过程中砾石碰撞摩擦,棱角消失;在漓江河段,流速变缓,携带的卵石在此处堆积

【解析】

(1)漓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河流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多大雨,流量大,对地表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强,搬运作用也强,河水含沙量大;冬季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雨水补给少,流量小,侵蚀和搬运作用弱,含沙量小。

(2)卵石应从流水侵蚀、搬运、沉积作用角度分析。据材料可知,漓江发源于南岭,在桂林至阳朔河段,蜿蜒南流,河床由砂、卵石组成。从上游来的河水,水流急,搬运作用强,可携带砾石;搬运过程中砾石碰撞摩擦,棱角消失;在漓江河段,流速变缓,携带的卵石在此处堆积。

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添加公众号“启慧地理”加入学习吧。

适用对象:中学全体师生,高考冲刺的学子们,地理爱好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