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乡情话 | 阳澄湖的“出生证”(下)

 言日言日言日日 2018-07-18


元末诗人袁华与几位朋友相约端阳去游湖,为避开城里赛龙舟的锣鼓喧闹,他们选择了幽静的阳城湖。泛舟湖上时,有人问:阳城湖周边有相城、雉城、巴城等,都是古吴地名,为啥单挑阳城做湖名啊?袁华是苏州府学训导,又是昆山人,熟知本地掌故,于是作了解答。他说这与吴王夫差有关。当初夫差率军到黄池争霸,越军乘虚而入,攻克了吴都。夫差同越国讲和,才得以回都。这时东夷见吴国势衰,便从海上入侵。吴军在夷亭之东迎战,把他们赶走了。之后夫差为显示实力,威慑越国和东夷,集三万多甲兵在阳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阅兵式。后来这里形成大湖后,因为阳城有大阅兵的名声,大家就叫它阳城湖了。



不过这段历史过于久远,知者不多,到南宋《平江图》出来,它在图中已变为“杨城湖”。古代“阳”、“杨”可通,如丹阳可作丹杨。但如元明诗人袁华、沈周、杨循吉等仍坚称阳城湖原名。



到民国早期它又变成了“洋澄湖”:尤其是湖产中华绒螯蟹打入上海市场后,一跃而为金秋美食的名牌,菜馆酒楼无不以此为招徕,广告上写的就是“洋澄湖清水大闸蟹”。还有太炎夫人汤国梨诗为证:“不是洋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苏州!”



抗战期间,大概嫌“洋”字不好,有人改成“阳”字,造成“洋澄”、“阳澄”二名并用。但这些都只能算作它的“曾用名”。

1957年阳城并入沺泾乡后,便将“阳澄”正式定为湖名,并沿用至今,这便是它的“现用名”。

阳澄湖名声很大,不光因为风光优美,又盛产名品淡水蟹。还因为它是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新四军和水乡人民团结战斗的事迹脍炙人口,后来据此改编为现代京剧《沙家浜》,其中“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的唱词风行一时,从此阳澄湖名传遐迩,举国皆知。



这样,职澄湖的“出生证”就找到了,格式如下,括号内是今天的注解:

姓名:阳城湖

籍贯:苏州长洲县吴宫乡

生肖:狗

出生年代:宋乾兴元年

(公元1022年,农历壬戌年)

来源:阳澄湖度假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