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地名有很多,其中重名的也不在少数。仅在民国初年北平城地图中,光以“白衣庵”为名的寺庙就有不下百家。南城有个保安寺现今还成为了南城的一个街道的名称,于是“保安寺”这个名称可谓在南城十分著名。在地安门西边的厂桥附近还有个以保安寺命名的寺庙,这就是地安门的保安寺。 这个保安寺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厂桥路口东边有个叫旌勇里的小巷东侧,保安寺面朝平安大街,背倚小楼,早已成为了民居。其中保安寺的山门位置变成了数个小店面,而庙区内却是大杂院,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大杂院被我忽略了数年。它静静地坐落在此等待人们发现它的宝贵价值,却少有人问津。在它的面前匆匆闪过。 记得十二月初,我对嘉兴寺及旌勇祠做了考察,在旌勇祠东墙根旁的小巷(旌勇里)里发现了这个名为“保安寺”的文保牌。从侧门进入后,首先看到的是保安寺的后殿,后殿被数家平分,面阔已数不清,灰筒子瓦覆顶。后殿向南走过一个宽不足一米的小夹道,即能看见正殿的西配殿,东西配殿均面阔三间,无彩绘。在大杂院的私搭乱建中绕来绕去,最终终于绕到了正殿前,有俩大叔很警惕的出来盯着我,经我解释来由后,其中一位告诉我:“这里曾是清初重臣索尼的家庙。正殿两侧有两块石碑,你要能钻过去就能看见碑文了。”走到正殿前,正殿最高处足有七八米之高,面阔三间,筒子瓦覆顶。我先去看了东侧的石碑,住家已经把石碑砌在墙中,能看见阴面碑文和阳面的一半。碑额上书“万古流芳”四个字,旁边有满文,想必是清朝的碑。我无心的读着阴面碑文的人名时,眼睛霎时被几个字所吸住了“太子太师前内翰林秘书院掌院事大学士加一级 范文程”读完后,我非常震惊,如此重量级的清初重臣都甘愿在万古流芳碑中堪当配角,那此碑的主人一定有很大的架子。再读其他人名,随范文程这样重量级的老先生仅此一位,但“太子太保”“和硕额驸”“钦尼哈番”等重量级的官爵名称也有所提及,其中清初汉族王爷的家族中,尚家、耿家的人名也在此碑文中大量出现(我看到的就有尚之隆、尚之僖、耿聚忠、耿精忠、耿招忠)。再绕过重重房屋到了阳面,碑额上书“保安福寺碑”,仅从“○政大臣索尼撰”一句就可以解释为何那么多重量级人物会出现在阴面碑文中,也同时可以说明为何院中住户说这里曾是索尼家庙了。落款为“大清康熙二年三月”。 西边的碑为明朝的碑。话说元至正七年,义佛之徒智存请求寺名,丞相布哈奏请,赐名为义利寺,西边的碑就是重修义利寺碑记,阳面的半边和阴面均被砌于墙内,落款为万历十七年。 据说大杂院中还有一个嘉庆年间的碑,但我实在是绕晕了,再加天已经黑了下去,便没有找嘉庆年间的那通。 草根三品官 NJ 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