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中医药的一点感悟

 qjy010 2018-07-18

  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原主任 王忠明 在中医影响世界论坛,北京专题会议上的发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我们应当在原创贡献方面有更大贡献。而从产业、行业角度看,我认为中医药也许是最具有原创潜力的,这是因为:

  第一、中医药拥有优秀的自然禀赋。

  中医药资源是中国人民长期与自然及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十分珍贵的无形资产。特别是来自植物世界的中药,十分突出地具有自然禀赋属性,并注入了中华民族的聪慧灵性,形成了异堂独特的中医药文化。

  第二、中医药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

  中医药是中国原创性的医学理论,是世界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长期以来作为中国主要的治疗手段,为保障人民健康发挥着重大作用。中医药学、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医药学汲取、综合了自然科学、艺术、戏剧、道学、佛学、哲学、天文、地理、农学等多种学科中的有益成分,最终形成了以“望、闻、问、切”为基础的与西医有根本区别的诊疗方式。

  第三、中医药拥有广阔的潜在市场需求。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多元文化相互交流的不断扩展,中医药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影响日益扩大,其医疗、教育、科研和产品开始全面走向国际。因为原有的疾病没有得到充分治疗,新的疾病不断出现,医疗费用不断上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在重新关注传统医药的作用和价值,世界卫生组织也提出,为了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应当推广使用传统医药,从而给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药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潜在市场需求巨大。

  而这三者在中医这个层面上,基本上都具备,所以它是有望成为中国搞市场经济之后对人类所做出的一种原创贡献。

  据此,我们可以预想,中医药产业极有可能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且环保、绿色的新增长点之一,也可能是中国在世界产业领域中最有优势、最有底气、最有后劲、最有特色、最具竞争力,并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完全能够做到世界第一的“朝阳”行业。而对于中医,把它概括为三个神:神州中医、神奇中医、神秘中医。

  所谓神州中医,主要是讲原创地。中医是典型的中华民族的国粹,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本色,聚集着先贤的智慧。我还可进一步,中医药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就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

  所谓神奇中医,主要是讲功效性,不仅是治疗,而且进入了养生、保健,边界越来越开拓,这方面的功能进一步开发。中医养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医药文化与饮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候的讲话,说中国传统文化里边有两大优秀的东西迟早要走向世界。一个就是我们的烹饪文化,第二个就是中医药文化。要主动适应消费者心理变化,把治病、康复与强身保健结合起来,让消费者活得更健康。譬如针对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等,适时推出中医养生新品牌、新食品、新肴馔,积极开辟更大的市场。

  所谓神秘中医,主要是讲无限空间。我觉得就是现在对于中医的认识以及中医本身的这种服务空间,都没有穷尽。就像李锦记作为香港的一家百年老店,专注生产调味品,现在也生产无限极。我觉得神秘中医就是无限极,在没有穷尽这么一个含义上,它依然能够让我们刮目相看。

  中医药学的存在和发展,其意义远不止于医疗卫生,它与中国文化乃至国家和人类的命运密切相关。而中医药学中整体观念和天人合一的思想,将会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发展的新方向。

  最近读了一本美国人写的书,叫《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阐述了中国100个世界第一。作者认为西方受惠于中国,其中提到医药、医学方面的,他举了一些例子。比如说血液循环,在公元前两世纪中医就已经提出来了,人体内的昼夜节律,就是所谓的生物钟,这个也是中医揭示的,还有内分泌科学、营养缺乏症。韩愈是个诗人,他又称脚气病多见于长江以南。糖尿病也是中医发现的,以前称消渴症。还有甲状腺激素的应用,比如说海藻作为药物来治疗甲状腺方面的疾病也是免疫学,种痘也是中医的贡献。

  一些名医平时也有接触,常常提及中医进入困境,但我们的实际感觉好像不是这样的。我们的感觉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强盛之后,中国企业一定会走出去,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走出去,中国的管理一定会走出去,包括中医、中药也一定会走出去。不用其他大道理,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决定的,市场经济信奉的是需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供给,就会构成一种市场。我觉得就中医本身的哲学研究来说,可能还要进一步拓宽一些思路。为了强调跟西医的各自功能定位,似乎都流行讲中医治未病,不治已病。实际上我们是不是可以更加有一种混沌的思维,就是更能体现我们本身所带有的那种博大精深的属性,能不能在表述上做一些调整,在先人智慧的基础上,比如说既治已病,更治未病,比如说感冒了,我吃中药治好了,那这个也是治已病。但是我们更能够在治未病方面显出神奇。既治身病,更治心病。既重医术,更重医德。既是对抗性治疗,更是非对抗性治疗。用这么一种兼容的表达,里面又有主次之分,用这样的表述来对应于我们中医中药本身的那种博大精深,巨大的包容,是不是更加有利于我们的中医、中药走出去,走向世界,扩大它的哲学方面的征服力,是不是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在现实的运用和拓展方面,更能够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不一定为了区别而简单地去区别,搞得非常生硬,而是要显得更加柔和,更加包容,这样是不是更能接近或者说触摸到中医中药它的本质?

  这是我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因为我父亲40多岁就病了,在杭州,经常派我去给他煎药,对于中医中药,小时候就有一些感性的认识,许多药名都是在药方当中看见的,现在由于工作当中对于市场的关注,有时候对中医中药就特别希望能够成就出一种原创的产业,当然除了这个之外,也还可以有其他的一些新的开拓。相对来说,这方面我觉得更加有“存量”,更加有底蕴,甚至说更加现成,就需要我们有更加强烈的,有能量的这种现代思维去把它点燃。现在像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这么一个二三十万人口的城市,搞中医按摩非常红火,我相信这样的中医领域一定会红遍世界。我的感觉,好像比给我们讲课的那些名医更加乐观,这当然还是更多从经济学作为一门显学的角度来认识中医,而不是中医门内,有时候可能政策做起来比较艰难,多多少少心生一些畏难,但我们更多还是乐观的,我们相信人类是需要中医的,就如同中医一定会造福人类一样。

关于中医药的一点感悟

关于中医药的一点感悟

关于中医药的一点感悟

  时 间:2012年6月19日(周二09:00-17:00)

  地 点:北京大学守仁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大学院内,未名湖南侧)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北京大学哲学系

  承办单位: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 中医哲学研究小组

  北京博爱堂中医药研究所

  文稿审定:李新彦

  本文稿由北京博爱堂名医馆(http://www./)提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