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药的未来与发展

 泥盆纪的鱼石螈 2016-12-12

  摘 要 中医药学虽然近百年来受尽了打击与摧残,至今仍矗立于21世纪世界医学之林,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效力。中医药的未来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更加关系到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命运。

  关键词 中医药医疗费用优势成就发展编者按:国家发改委刚刚颁发了《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中医药的发展。有鉴于此,本刊将开展以“中医药的经济学价值”为主题的征文大赛。希望有志于中医药发展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中医药的未来发展问题,挖掘中医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学价值,共同为中医药在我国的发展出计献策。望得到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欢迎踊跃投稿,但愿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医疗卫生费用急剧增长,家庭个人负担沉重“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近8年来,我国人均门诊费平均年增长13%,人均住院费平均年增长l1%,大大高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长的5.2%。我国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44.8%的城镇人口没有医疗保障,79.1%的农村人口没有医疗保障,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中西部农民因看不起病死于家中的比例高达60%至80%。

  世界发达国家医疗费用支出非常惊人。据统计,1996年全美医疗费用高达1035.1亿美元,占国民总产值的14%以上;预计到2007年将高达2万亿美元。高涨的医疗费用虽然对促进现代医学深入认识疾病的机理,提高疾病的诊治能力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但也不能不看到,昂贵的医疗费用并未有效地解决临床上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尤其是对某些慢性病、老年疾病仍然一筹莫展。医疗费用的高涨,无疑使国民经济和医疗保健制度和保险制度不堪重负。

  二、中医治疗优势:简、验、便、廉现代医学对慢性病的许多疑难病缺乏有效、简易和经济的治疗手段,很多病人为追求疗效、解除病痛、提高安全、降低费用,不得不寻觅他医。中医药的特色是简、验、便、廉,乃是解决目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特效良方。

  举例论证。在SARS期间,香港治疗一个非典病人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而在广州中医院最贵的一个非典病人治疗费才5000元。中医药在这一次史无前例的疫症中显示了其优势,以最小成本,救助更多的人,为人类健康又立新功。在上个世纪60年代,天津市某地发现白喉开始流行,急需白喉血清。大家向天津市传染病院院长求助,他估计以当地要接种血清的量,集中半个中国的存货都不够用。于是他运用中医所学,继承中医治白喉之法,用养阴清肺汤,并拆方减成只用四味药,制成水剂,发往当地,把白喉的流行制止了,每个病例治疗成本才1.5元,且能免除今后再用血清时有血清反应之弊。试想如果没有中医,能保证每位患者都能用上血清吗?即使能够满足这个要求,还能保证如此低的治疗成本吗?更不用说西医疗法的副作用了。

  再举个例子。“文革”时期,广州空军医院有一个10个月的婴儿,吞了一个螺丝钉,一头六个角,一头是螺纹。因为是10个月的婴儿,不敢给他开刀,希望他从大便拉出来。等了两天,婴儿发高烧,嗷嗷叫,只好看看中医有没有办法,就请了张景述教授会诊。张教授拿来一碗稀饭、一杯骨炭粉和一些蓖麻油,然后用骨炭粉调了稀饭喂婴儿,半个小时后,又给他喝了一汤匙蓖麻油。12个小时后,那个螺丝钉被拉了出来,上面好像电镀一样镀了一层骨炭粉。

  原来螺丝钉到了幽门那里,六角头卡住了,胃想把它排出去,就拼命蠕动,一动就牵动胃壁,就痛了,越痛胃就越收紧;稀饭灌进胃内,螺丝碰不到胃壁,疼痛自然就减轻了,再加上骨炭粉与金属结合,像电镀一样,螺钉表面就光滑了,就能顺利通过幽门了。如果用西医疗法给小孩开刀,能保证婴儿过得了麻醉关、手术关、感染关吗?10个月的婴儿出现的这样危难的急症,让中医解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谁还再说中医解决不了急症?西医无策,中医有方,中医药自身的优势与魅力理应使其在整个的医学中享有应有的地位,而不应该受到种种人为的阻碍而影响其发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中医药是保障人人享有医疗保健权利的良方。我国属于第三世界,经济还比较落后,全国人民还未完全达到温饱水平。而近年来住院费用昂贵,少则千元,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我国是人口大国,如果全靠西医药承担人民的卫生保健,那么,即使所有家庭都摆脱贫困达到小康水平,12亿人口的医疗开支仍将水涨船高,达到一个天文数字。

  另外,西药不断出新药,其创新的生命力固然使人佩服,但另一方面也难免存在经不起时间考验的问题。抗生素的滥用,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因此产生了一些更难对付的细菌。抗生素跟着细菌的抗药性不断更新换代,售价也越来越高,有的还不能解决问题。化学药能人工合成,中药仍是草根树皮,对比之下,中药好像太落后了。但是细想,西药新药的科研经费最终会转移到药品价格上来,西医治疗把患者从头到脚用尽各种仪器检查,患者必定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而中药处方材料为天然植物,成本低廉,并且疗效历经数千年考验而十分可靠。用最少的支出、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中华瑰宝,如果弃之不用而去舍本逐末,岂不悲哉。

  中国要做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的权利,一个重要的选择就是大力发展中医,推广中医,以简、便、廉、验的中医药造福于人民。中医、西医都是科学,中西各有所长,中西互补。对于我国、第三世界以及西方世界,中医药都将是人类健康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需要中医,世界人民也不能没有中医。

  四、夹缝中求发展,坎坷路上立大功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同疾病作斗争的伟大成果。但是,近一百年来中医药跟国家的命运一样,经历坎坷,多灾多难。这段历史可以分为国民党前期(中西汇通)、民国时期(消灭中医)和建国后至1986年(从属西医)三个时期。198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立,中医从属地位才开始改变,但还没有完全改变。就是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中医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SAR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WHO有如下一个统计数字:全球有32个国家共出现8400多例SARS患者,其中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有7700多例。全球死亡率为11%,香港为17%,台湾为27%,中国大陆为7%,其中,广东为3.8%,广州为3.6%。广州与香港地理气候、生活习惯都差不多,为什么死亡率差别那么大呢?其差别就在于有无中医参与治疗。中医药在治疗SARS中发挥了无可取代的效力,受到国际卫生组织专家的称赞。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医治疗取得了显赫的成就:

  1.传染病方面,如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麻疹合并肺炎等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中医药都取得了超世界水平的效果。对病毒性肝炎,传染病医院也要用中药治疗。

  2.非手术治疗急腹症之研究,如胃穿孔、急性胰腺炎、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宫外孕等急腹症可以采用中医药治疗,不用开刀。

  3.针麻与中药麻。用针刺代替麻醉药,可以进行胸腹部手术。手术时病人麻而不醉,可以和医生对话。由于针麻之成就,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世界形成针灸热,现在所有发达国家都有针灸师为人治疗并纳入医疗保险。

  4.重症肌无力的治疗。重症肌无力是难治之病,尤其当重症肌无力出现呼吸危象时,死亡率相当高。据报道,广东省人民医院抢救重症肌无力危象14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40%;1981年以来国内重症肌无力危象抢救共195例,死亡71例,死亡率为36.2%。而中医治疗研究课题组于1999~2003年共抢救21例,无1例死亡,近期疗效100%。出院后随访,半年内死亡2例,为再发危象在当地医院抢救无效或放弃抢救死亡;随访一年后,又死亡2例(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1例在外院行胸腺瘤手术诱发危象抢救无效死亡),其余17例患者健在,生活能自理,可从事轻工作,远期疗效为80.95%。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由此可见,中医药在坎坷的发展道路上仍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在努力寻求自己的发展轨迹,保持自我特色。中医的振兴与飞跃必须这样走下去,走自己的路,我们才会走在世界的前头。

  五、中医药的未来与发展。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人民文化的精华。它过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立了大功,今后仍将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事业再立新功。但是,建国以来中医药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与西医药相比,中医药的发展是比较艰难的,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说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医院的数量、从业人数、科研经费、医疗行政管理人员的数量,中医药都远远比不上西医药,绝大部分的医疗资源被西医所控制和占有。

  不仅如此,中医药在某种程度上还受到了歧视。一些自认为被现代科学武装了的医生们和一些医疗行政管理人员,在并没有深入了解中医药的情况下,便轻率地认为中医药“不科学”、“中药没用”,他们在临床中或者拒绝使用中医药,或者即使使用,也是在西医理论指导下不辨证地用,使中医药变得面目全非,然后再从中得出中医药不科学的结论。

  中医药现在面临的问题,正是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目前,西方文化、现代科学不仅成为评价中医药的尺度、审判中医药的法庭,而且成为改造中医药的工具。相当多的中医研究者、中医机构领导者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通过现代科学研究,最终把中医改造成为真正的科学,即符合现在西方科学规范的医学科学。可是这种愿望的结果,不但救不了中医,反而会害了中医、毁了中医。

  21世纪中医药学的未来将如何?发展前景怎样?

  中医的针灸上个世纪70年代走向世界,中医药于80年代开始全面走向世界。现在在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德国、澳洲、加拿大等国家都趋向承认中医专业地位,并将其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我国香港地区要建立中药港,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德国办的医院,求中医者甚众。21世纪,在中医药大踏步奔向世界的同时,作为她的故乡的中国是不是应该认真思考该如何将自己的传统文化精华继承、发扬、发展下去呢?

  保持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中医药既是我国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中医药文化,也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中医药丧失了特色,就意味着丧失了中医药文化,也就失去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内涵。这将不仅仅是中国医学的损失,也是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损失。

  中医兴亡,匹夫有责。解决13亿人口的医疗保健,绝不能离得开中医。假设有一天中医真的消失,我们亲手将老祖宗传承下来的瑰宝毁灭,那将是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哀,是所有中国人的耻辱与罪过。当然,这个假设是永远不成立的。因为,21世纪将是中华文化的世纪,是中医药腾飞的世纪。这不是空话、大话,是历史的必然,是中医潜在生命力的体现。坚定对中医的信心,未来将为我们作证,让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邓中光、郑洪、陈安琳,《邓铁涛:寄予青年中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中国中医药报社,《哲眼看中医》。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

  [3]吕嘉戈,《挽救中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4]陆广莘等,中医药的传统与出路,三联书店出版,2005.9,3-25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