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花的生态习性详解,兰花入门必须知道的知识!

 兰花吧 2022-11-21 发布于湖北


弘扬国兰文化,传播兰花知识

点上方“兰花吧”关注后可每天获取专业的兰花图文知识,带你深入了解兰花,轻松养好兰花,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

要想养好兰花,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兰花的生态习性,只有做到了心中有数,才能得心应手!所谓兰花的生态习性,就是指维持兰花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条件,这些生态习性主要包括土壤、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空气、肥料等几个方面,正确认识兰花的生态习性,是提高兰花种养水平的基本条件。

1.对土壤的要求
兰花原产疏林谷地,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中,我们家庭养兰一定要按照这一生长环境,用疏松透气,利水保肥,PH值在5.5—6.5左右微酸性的
植料栽培,忌用碱性植料种植。注:种植兰花的土专业术语叫兰花植料!可作为兰花植料的材料有很多,如:林中的腐叶土,河里的粗沙,家庭的煤渣,以及易于采集的锯木、木炭末、塑料泡沫、朽树皮、碎砖块、碎瓦粒、谷壳、水苔,食用菌废料、市售的松栗王、植金石、蛇木、仙土、珍珠岩、草炭、陶粒等等,每一种材料既有优势,又有缺陷,用其所长,补其所短,配制出适合自己种植兰花的理想植料,使用前最好进行晒或蒸、煮、炒及药物处理等方法,除虫灭菌,来减少病虫害!

2.对温度的要求
兰花生在在凉爽的山岭幽谷,逐渐养成了喜风喜凉的习性,适宜兰花生长的最佳气温为15 ℃ -25 ℃ ,在这种凉爽的环境兰花才能迅速生长,当气温低于15 ℃ 时,兰花便逐步停止生长,转入“半休眠”状态,温度高于30 ℃时兰花也会逐步停止生长,进入“半休眠”状态。但是我们发现野生兰花即使在大雪封山的严寒季节或温度极高的酷暑季节,也能保持翠绿并正常生长,这是因为受了大自然地温和夜露的庇护,冬季晚上土地会升温,夏季晚上夜露会降临,但栽入盆内,环境改变,兰花失去了地温的庇护,在气温降到0 ℃ 以下时,兰花就会冻伤兰根甚至造成兰株死亡,因此当气温低于0 ℃ 时,就应该升温或把兰花搬入室内养殖。

3.对湿度的要求
兰花对湿度的要求不太高,保持盆内湿润即可,并非过干,一干到底谓之“燥”,'’干而不燥”是给兰花的最佳生长环境,兰花在空气相对湿度60-70%时生长良好,过干或过湿都易引发兰病。因此,室外栽培要创造一个适于兰花生长的逐部湿度小气候,室内安装喷雾器和湿度计,夏季生长期要求湿度不低于70%,兰花对湿度的要求是有一定规律的,生长期湿度需求增高,休眠期湿度需求降低,白昼湿度需求增高,夜间湿度需求减低!

4.对阳光的要
兰花喜半阴环境,忌干燥。冬季阳光质弱,春季阳光柔和,适宜兰花生长,可接受全光照。自初夏至仲秋光照时间长,光质强,于兰花生长不利,需要遮光蔽荫。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不同生长期兰花对光照的要求不同,需要适时适量进行调控,一般兰花的光照强度在10000LUX左右为宜,照度超过30000LUX或温度高于30℃必须遮阳,夏天和早秋早上7点钟以前的太阳,兰花但照无妨,7点以后的需要遮阳;晚秋,冬天和春天柔和的阳光,可以应让其全天照射,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积蓄养分。

5.对水分的要求
兰根喜欢氧气,怕长时间淤水,怕放置过久不富含氧气的水,怕污浊的浑水,怕含肥过多的肥水!因此,我们在栽培兰花的时候盆植料不能够积水,也是我们浇水的关键所在,水浇多了容易积水,导致兰花根无法呼吸新鲜空气而烂根,太干了兰花容易空根或脱水导致生长不良,因此科学合理的给兰花浇水,也是栽培兰花成败的关键,需要我们用心来观察体会。

6.对空气的要求
兰花喜欢通风环境的习性,在通风好的环境里少病害,兰大部分毛病都是因通风不良而发生的。所以,我们的养兰场所要四周通风,有窗户的需要把窗户打开或加装排气扇,兰花应架空摆放,如缺少兰架,只能着地平放,
兰盆也必须有底脚,或用几块瓦片填空,以便底孔通风透气。通风的时候不要让灰尘沾附在叶面上,因为灰尘即影响观赏,还会亦妨碍叶面的气孔呼吸及光合作用,导致兰花发生病害。因此,每隔7-10天,最好大水冲淋一下,给兰花洗涤灰尘。

7.对肥料的要求
兰花是靠与菌共生来获取养份,对肥的需求不高,根部吸收也较缓慢,宜薄肥勤施,忌浓肥和一次施肥过多,兰花施肥的季节应从春末开始至秋末结束,亦即集中于生长季,如果给兰花施浓肥,会致使盆内肥份浓度加大,就会发生“烧根”现象,即兰根内原有水分“反渗”在盆内,造成兰根发黑干瘪,兰叶呈失水状态,逐渐枯萎至死,因此在给兰花施液肥时,如是化学肥料需要高倍稀释,且我们要尽量不用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因为有机肥料不卫生容易产生病害,应该选择高效安全的
缓释肥

和叶面肥,缓释肥在放置的时候要远离兰花的根部,放近了也容易产生肥害。作者:梅飞,兰花吧论坛创办人,湖北省京山市兰花协会秘书,各大自媒体平台兰花行业网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