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7年盗窃19.4万亿!这国家用血淋林的事实惊醒中国:要警惕这事(4)

 艮东泽 2018-07-18
                                                                 

\

  如今,当我们再回首这场36年前的挑战时,有个问题仍困扰了大多数人:阿根廷为什么挑战英国?

  为什么?这还要从9年前说起。

  1973年,在石油危机之后,美国便陷入了:货币宽松(为刺激经济)—通胀停滞—再货币宽松—再通胀停滞的恶性发展循环。

  长期的“滞胀”,直接导致了政府、资本家对于美元对外投资的双重诉求(资本家为提升美元单位周转效率、政府为摊薄美元滥发而带来的经济滞胀问题)。 

\

  显然,对于美国这种四处赶着上门“撒钱(纸)”的行为,以阿根廷为首的拉美国家是举双手赞成的,于是在“债务发展”的模式下,阿根廷掀起了累计总额达1900亿美元的疯狂举债!

  不过,与70年代的韩国大举借债发展国内工业所不同的是,阿根廷在借到了这么一大笔钱之后的第一件事,却是想着重现国内50年代的高社会福利。  

\

  虽然,这其中未尝没有美国阻挠阿根廷工业化的因素在里面,但是最终我们也看到了,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到1976年时,在大约3000亿美元热钱的连年侵袭下,阿根廷的国内通胀一度高达600%,在民众对“高福利”丧失的不满中军方成功政变,美国政府支持下的“肮脏的战争”正式开始。

  经济虚浮、白色恐怖、为期十年的“肮脏战争”,虽然使得阿根廷躲过了截止到1976年的980亿美元的债务偿还,但是在美元资本的大举侵袭下,阿根廷所付出的代价,十数倍于外债!  

\

  一切结束于1979年。

  这一年,红色东方的领导人第一次访问了美国,在表达了经济开放,合作共赢的愿望之后,一个人口高达9.75亿的庞大市场,向美国张开了双手。

  资本嗅到了财富的气味:投资于以阿根廷为代表拉美地区的美元资产开始飞速朝美国回流,外资的陡然撤离,刺破了阿根廷的经济泡沫。

  虽然,最终来自东方的邀请迟迟未到,但是1979年的美元小回流,却扭转了美元指数自1878年10月的历史最低82点颓势,美元指数强劲增长直逼百点!

  众所周知,最为衡量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晴雨表”,指数上扬下的美元升值,对美国这种存在巨大“贸易剪刀差”的国家而言,总体而言是有利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