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展评委批速写通病:相机手机惹的祸,年轻画家用照片创作速写

 我心中的太阳在 2018-07-19

南都7月13日报道。

“用照片创作速写,这完全是背离速写本身提倡的现场感、直观感。”

“有不少作品看得出是画照片的,过于依赖照片的作品,基本都会被否决。”

“时代·生活——第四届广州速写作品展”将于7月19日在广州市黄埔区黄埔图书馆举行。本次展览征稿共收到来自全国乃至海外1800多名作者逾万幅速写作品,最后评出360件入选作品,其中60件为优秀作品。而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发现有的稿子是“速写创作”,拿着照片画速写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速写的发展又正面临什么样的困境?记者深入访谈了多位画家。

速写既是画家基本功训练的最简便的方式,也是创作素材收集的最好的手段。

展览 征集到逾万幅速写作品

 “时代·生活——第四届广州速写作品展”由广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宣传部、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办。从2007年举办广州第一届速写展开始,至今已是第四届。著名画家刘文西、杨晓阳、杜滋龄、史国良、李劲堃等十多位全国名家专家担任顾问团队。

作为12年来活动的主要推动人,广州市美协副主席孙戈说,今年投稿的情况比往年更好,说明目前还是有一个对速写十分痴迷的群体。各种形式都有,包括油画、水粉、水墨、钢笔、铅笔、炭笔,甚至有刀刻的。

第四届广州速写展虽然冠名广州,但实际上比前三届已经有质的提升,不再局限于广州的范畴,而是全国征稿,孙戈说,这实际上是全国速写展。

作为本次展览的顾问专家,著名画家史国良表示:“第四届广州速写展能够在全国乃至海外多个地区征集到上万件速写作品,并且得到了广州黄埔区的大力支持,一个区能够支持速写展,这说明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速写。这一次展览将会给美术界擦出点火花,重新点燃画家心底那团火,相信这次展览会给我们一个呈燎原之势的速写复兴的信号。”


第四届广州速写展部分优秀作品:

市场 名家速写拍卖价格一路走高

中国画坛很多杰出的人物画家们都是速写高手,如黄胄、刘文西、方增先、周思聪、卢沉、何家英等。著名画家林墉的速写曾多得被家人在做饭煮菜时用来生火,史国良早年学画经济条件差,从废品公司去买下脚料的白报纸疯狂画速写。每一位名家回忆起速写,总有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

速写在市场上的受捧程度虽然远没有油画、国画等独立艺术门类那样形成巨大市场,但其市场表现的价格也不俗。通过已有拍卖纪录所知,目前市场成交最高价的可数吴冠中《速写 册页 (七十二开选十二)》,2013年在北京匡时以632.5万元成交。

早在1997年,速写便作为素描品类进入拍卖市场,虽然数据显示当时并未成交,但也说明早在20多年前,速写便作为收藏品受到市场关注。

从已知数据可知,最早有成交纪录,应该是著名已故艺术家常玉的《女人速写》,这件作品于2003年在佳士得香港以4.78万元港币成交,拉开了速写市场的序幕。此后,速写陆续出现在国内的各大拍场上,价格也一路走高。


困境 数码技术导致速写濒危

近十多年来,速写的意义及重要性已逐渐被淡化、被忽视。在一部分美术家中,特别是年青一代的美术工作者中,速写好像成了保守、过时的代名词,取而代之的是随手可得的图片和大照片,速写几乎成了“濒危”物种。

有一次,孙戈到黄山写生,本来对现场有很多拿着画板画画的人的景象尤为欣慰,然而,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几乎每个人都是把眼前的景拍了下来,然后对着手机来画。

“这给我很大的触动。”孙戈表示,“不能回避相机能给我们带来诸多便捷,但摄影毕竟是‘光的艺术’,它更多是对光的研究。摄影艺术家的优势是利用光源。对造型而言由于机械工具所致,共性的痕迹太重,而有的画家则把摄影的弱项当做了收集形象的主要手段,则违背了美术追求的宗旨——个性和特色。面对生话,能发挥画家积极能动性的,能主动调动画面手段的就是速写。众多成功画家的成长,用速写见证了其艺术道路上独特的艺术魅力。”

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也认为:“一开始是照相机惹的祸,现在是手机惹的祸,都拿着手机来拍照了。”他更特别指出:“现在的年轻画家比较注重制作,忽略生动感也是个原因。”

而这一次在评选过程中,评委们发现有的稿子是“速写创作”,拿着照片创作成了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用照片创作速写,这完全是背离速写本身提倡的现场感、直观感。”孙戈表示。而画家张弘也称:“有不少作品看得出是画照片的,过于依赖照片的作品,基本都会被否决。”

史国良也尤为感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性的速写展几乎没有。速写基本被形式创新、试验,照相机、电脑、手机、投影等工具所替代。速写原本具备的打基本功和生动反映生活的两个基本功能逐渐丧失。

他甚至指出,由于多年来业界对速写的忽略,大部分画家的手头功夫已经逐渐退化,“包括目前在美院任教的一些老师,手头功夫都特别差,完全不敢给学生示范,这跟长期不画速写有直接关系。”

孙戈认为:“我们不能忘记了艺术表现的本能是‘个性’的不同特色的追求,与机械器具所表现的‘共性’的物像有天壤之別。为此,带有画家个人感情、性格和技法的速写作品,其鲜活、激情和高度概括的画面效果是摄影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心声 “我们一辈子都在画速写”

在第四届广州速写作品展即将举行的时候,速写的未来应该如何发展,又成为众人的焦点。多位著名画家一致认为只有多画,才是最好的发挥速写价值的途径。

作为本次展览的顾问,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认为,速写既是基本功训练的最简便的方式,也是创作素材收集的最好的手段,应该长期坚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马振声也认为,面对生活中鲜活而生动、丰富又深刻的事物,绘画需要高度的提炼和概括。因此,速写的能力对于成功的画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而著名人物画家林墉则表示,“我们会大量地画速写,这是一种磨刀的方法。可以说,我们一辈子都在画速写。”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李劲堃也直言:“速写是一个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捕捉生动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周刚认为,“如果希望你的艺术创作有朴素的生命力,有丰盈的表现力,不停地画速写是实现这一希望的最好方法。”

著名画家史国良表示:“这次展览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尤其对于中国人物画发展,对美术界的未来,都是一种促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参展者感言

刘筱元:我画速写真有初恋的兴奋和冲动

速写是我观察生活,表现生活,不断探索我的视觉表达语言的一种不可缺失的手段。因为我虽然古稀了,然而感觉还没有老化,手还没有迟钝,心中还有追求,美还能生成,那么生命就有意义!我画速写真有初恋的兴奋和冲动。

几十年了,婚姻已走到老来伴的黄昏,但速写魅力依旧像初升的太阳沐浴着我的人生。我明知与大师的速写比照落差依旧很大,但鲁迅的一句话“明知无望也相望”已深深扎入我的心田。画画的人哪能都成为大师?但我们每个人都能像大师那样去追求。这本身就体现了审美的、人生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