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得园·升平署人文资源开发浅见

 国民一员 2018-07-19
自得园·升平署人文资源开发浅见
自得园及升平署具有丰厚的人文资源,开发利用空间很大,如能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延续其文脉,做好规划及宣传工作,定能使其成为具有高度文化内涵的、富于北京文化特色的新的旅游休闲胜地。
一、人文资源初探
作为两个历史阶段代表的自得园和升平署各具文化特色,各以一句概括之,则自得园为“翰墨香”,升平署为“风雅声”,自得园的价值体现在“西郊最大的皇家赐园”,而升平署的价值体现在“京剧的发祥地”,在开发利用时,应极力发掘这两个特点。
    先说自得园,由于其园林已无迹可寻,更多的价值体现在精神层面,发掘的方向也要以此为主。允礼工书法,善诗词,并精于绘画,被称为“风流文采、雅娴翰墨”; 弘曕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拜著名诗人、学者沈德潜为师,长大后“雅好藏书”、“善诗词”,都具有高度的艺术品位和人文情怀。他们写了很多描写自得园景致的诗,并为园中的厅堂楼阁起了很多雅致的名字,目前升平署的建筑虽非自得园的遗存,但因有自得园这个渊源,再加上升平署建筑本没有留下名称,正可以采取“移花接木”的手法,用自得园时期的建筑名称来命名现有的建筑,以体现其文化韵味。
再谈升平署,需要展现的是京剧在定型时期那些做过重要贡献的名伶的流风遗韵和皇家剧团美轮美奂的道具行头,通过戏剧活动及文物的展示,让游客体验到京剧艺术的魅力和皇家文化的绮丽奢华。
二、对人文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1.充分利用院落式园林的特色
院落式园林布局严整,但活泼度不如山水园林,这就需要用瑞石花木点缀其间,构筑多点园林小品来舒缓相对严谨的氛围,在严谨中显活泼,获得宁静封闭的空间效果,不仅能满足园居的需要,还要可望、可行、可游,达到忘归、忘倦的佳境。园林小品要借花木寄情,以花木言志,用名花嘉树表达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要尽量保留旧有的树木,一方面因其生长多年,已有灵气,还属本地物种,适宜生存,容易维护,事半功倍;一方面可免“墙新树小”之讥,显现出园林的沧桑感。院落是个封闭的环境,要有自然清新的气息来烘托,望能多植丁香、玉簪、桂树等香气馥郁的观赏花木,以达到效果。
2.布置展室陈列园林的历史
从自得园算起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其文化内涵丰富,轶事遗闻众多,应充分利用展板和多媒体技术,活泼生动地展示其丰富的内涵,起到激发起游客的求知欲的作用,达到深度旅游休闲的境界,避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游览效果。
3.用诗文为园林点景
自得园是个文人园,升平署是个风雅所在,应做到“园由文出,文以点景”。前面说过要用移花接木的手法,用自得园时期的名称来命名现有的建筑,既接续了文脉,又能起到点景的作用。
即将建好的大门最好能挂上雍正为自得园写的对联“浸栏秋光云作幕,萦堤春涨柳成围”,为全园点景。
喷泉水景的那座院落,既可立牌说明其在升平署时期是内学太监排演戏剧的场所,又可以在挂有“心旷神怡”牌匾的建筑上挂上“澄观书屋”的牌子,同时在建筑前的草坪上立碑或竖牌,上镌允礼的《澄观书屋》诗:“曲水环檐下,飞泉落座中。半帘斜映竹,一榻正当风。畦菜窥窗碧,池鱼饫正红。悠然佳兴在,相赏自无穷”。与该院的景致极为相配,起到了诗文点景的作用,令人有会心之感。
而主要的会议性建筑则用自得园的主景点春和堂来命名,在堂前立碑镌允礼的《春和堂》诗:“春光檐际满,景物共暄和。日午花香递,风轻燕影过。冲融怡静体,骀荡恰思波。坐觉琴心远,怡然发啸歌”。情景交融,使人难忘。
最后一进的总统套房,是园中唯一的楼房,正可用自得园的名景静观楼来命名,也同样在楼前勒石镌允礼的《静观楼成咏》诗:“面面层峦向我楼,含青碧沼映空幽。买山徒自登高峻,泛水恒难际顺流。月夕静观澄镜影,晴朝历数秀峰头。赏心惬目仙都兴,犹记当时纵意游”。我数次登楼,左右都是高峻层峦,楼后又有含青碧沼(指楼后的小湖),在月夜可观澄镜(水)影,在晴朗的早晨又可历数秀峰头(左右都是山),真觉得此诗与现实的景致结合得简直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真是妙不可言。
其他可用自得园旧有诗文点景的地方尽可能采用,既可用精致的木牌,也可用混石类的石碑镌刻诗文,显示出庄重典雅的风格,大大提升整个园林的文化韵味。
4.根据现有资料,尽可能展现每个院落的独特历史
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明确知道一号院是颐和园步军统领衙门公所,是负责颐和园内外的安全的机构。另外,它还是北京最早安设电话的地方,早在1902年10月,北京建立了第一条电话线路,就是从城内的外务部到颐和园步军统领衙门,而颐和园装设电话是晚在1908年。这一段有趣味的历史应通过挂在一号院正房墙壁上的说明牌予以展示,最好还要在室内放置一台仿古的壁挂式分体电话机,就采用颐和园水木自亲殿内的话机样式,标志出这是北京最早通电话的地方。
二号院在清代是档案房,储存升平署的档案,这段历史也应用挂牌说明的方式予以展示。二号院作为茶室,建议命名为“静远斋”,这是因为现存允礼的两件紫砂茶具上皆有“静远斋继长制”的字样,可以推定允礼的茶室名叫“静远斋”,如果可能的话,不妨将茶室的所有茶具都制成鈐有“静远斋继长制”字样,表示对这一文脉的继承。
有喷泉的院子在升平署时期是升平署本宫戏班学戏和拍戏的场所,也应立牌说明,最好还能立一组学戏拍戏场景的铜像或石像组,为在这里当过教习的清代名伶立像。
收入园中的民国残碑,也应在其旁立说明牌,简介它的历史,由说明文字、拓片照片、二十年代立在颐和园牌楼南侧的原景照片组成,满足游览者探古寻幽的好奇心。
据闻楼后的小湖也将收入园中,那更可以增加人文景观。湖畔有一建于1750年的古桥,桥栏是用产自万寿山的豆渣石雕成的罗汉板。这是唯一幸存下来的自得园时期的建筑,有着丰厚的文化价值,一定要加以保护,并利用它构成一处景观。其桥洞处可临水栽两三桃树,立一块湖石,半掩桥洞,春天桃花盛开,花瓣自桥洞中流出,正取《桃花源记》之意境,可命名为“小桃源”,既保护了文物,又可增一佳景。湖畔还可自建一特色景致,现在人喜欢赤足踩踏卵石地面以按摩足底,似可采购白色玛瑙石(价格很便宜)替代卵石,铺成一条不长的“玛瑙小径”,游客即可乘兴脚踏健身,又可显示皇家园林的豪奢气派,久而久之,玛瑙石被踩踏得光洁温润,会成为独特一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