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大师是怎样炼成的?| 墨人说【第一季大结局】:漫谈书法艺术

 王亚力狂草书法 2018-07-19


谈到书法艺术,人们常常会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那到底什么才是书法艺术呢?『墨人说』第一季最后一集,杨再春先生来聊一聊他心目中的书法艺术。文章最后还有彩蛋哦


墨人说【第一季大结局】:漫谈书法艺术

👇👇👇



杨再春先生通过娓娓道来书法艺术大师沙孟海的学书经历,希望让大家了解一个书法大师成长的关键在于博采众长



沙孟海


沙孟海(1900年—1992年)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曾任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长、西泠书画院院长、浙江省博物馆名誉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陈玉龙曾评价:“纵观20世纪中国书坛,真正凭深厚书法功力胜出,达力可扛鼎境界者,要数康有为、于右任、李志敏、沙孟海等几人。”




沙氏父子书


沙孟海:学书六十年,东涂西抹,一无所成。要我谈谈学书经验,很惭愧,「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彷徨寻索」,走了不少弯路。转益多师多方面吸收营养来丰富自己。



沙老“大师养成记”

  • 初学行书,《圣教序》学了五六年,一无进展

  • 转学篆书,《瘗鹤铭》、《郑文公碑》等【注】

  • 梁启超的方笔,临梁启超的《圣教序》、《枯树赋》

  • 转学黄道周

  • 再学今人钱罕(钱太希),其字结合了《张猛龙碑》和黄庭坚大字

  • 诸体兼学,借鉴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米芾、祝允明、黄道周、傅山、王铎、吴昌硕……



【注】:

有朋友提问:《瘗鹤铭》、《郑文公碑》不是魏碑吗?


杨先生答:是的,它们的确是魏碑,但都是以篆书笔法书写的魏碑。《瘗鹤铭》刻于南朝,此碑既有篆书的笔势,又有成熟楷书的气韵,加之风雨侵蚀致使笔划更显雄浑凝重,被历代书家所推崇。与《瘗鹤铭》用篆书笔法写偏圆润的线条不同,《郑文公碑》则是用篆书的笔法书写魏碑的方笔。此碑飘逸风雅,结体有隶书的宽博,行笔则带有篆势,艺术审美价值非同一般。所以,沙老转学篆书时选择了《瘗鹤铭》、《郑文公碑》两碑作为学习对象。


书法艺术的可能性


明·王绂《书画传习录》中云:『学者从有笔墨处求法度,从无笔墨处求神理,更从无笔墨处参法度,从有笔墨处参神理。』


无论是正书、隶书、篆书,都讲究结构严谨、笔法凝重、通篇庄严,而粗细、长短、大小、浓淡变化不大。对于行草书而言,相对更能将作者的精神状态与书法技法联系在一起,表现在作品中,本期《墨人说》杨再春先生举出了很多生动的范例。

   

大小变化可避免呆板




巧妙运用提按、中锋侧锋交替表现粗细




刚柔方圆对比运用



枯湿表现可表现劲飞



浓淡表现飘逸与意境



可走马,不通风”这就是行草书特有的节奏感



字架结构,乃至行与行之间的穿插,是结体、章法的关键



平正中蕴含险绝,欹正最可表现灵动




开合用以展现收放自如



绵不,有是行草书之精髓



感 谢


《墨人说》第一季结束啦!

再春先生跟大家说个再见!

👇👇👇



小编也在这里再次感谢关注《墨人说》的每一位观众。在这里和大家分享的每一个故事,每一首诗词,每一幅作品,都是我们与美好的一次相遇,在传承中国文化经典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再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