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举制的兴与废

 国民一员 2018-07-19

科举制的兴与废

                                科举制的兴与废

科举制的兴与废
科举制的兴与废


  

    科举制是古代中国创立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初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是古代中国最为稳定的政治制度,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科举制被视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在国内外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国内,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无不受到科举制的深刻影响。在东亚的汉文化圈中,朝鲜、越南、日本,都曾全盘照搬或部分效仿地接受了科举制。十八世纪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中,科举制被视为公平和公正的选拔制度受到推崇,英国在吸纳科举制优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务员的叙用方法,形成为欧美各国所仿效的近代文官制度。时至今日,科举制的若干痕迹仍存留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当代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的延续。

隋唐的初创

     隋朝建立后,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隋文帝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废除九品中正制,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大业年间(605-617年),隋炀帝设置明经,进士二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由于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能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满足了帝王通过考试方式来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从而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所以被其后的唐朝帝王接受承袭,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最初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后来逐步形成以明经、进士两科为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百人仅取一二人;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常十取一二。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学院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使得天下豪杰把进取之心都用在了科举应试之上。据说他看到新进士联翩而出时,不禁得意地说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载初元年(690年)二月,一代女皇武则天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长安二年(702),又开设武科考试,由兵部主考,课试方法如文职明经、进士考试之制。武科考试科目有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以及马枪、翘关、负重等,从考生中录取躯干雄伟、应对详明、有骁勇材气且可为统帅者。

     唐代形成了最初的科举文化,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这些独特的科举习尚和词汇,都被后世所承袭。

宋朝的完备

    宋朝在沿袭唐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宋初的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于开宝六年(972年)将殿试制度化。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三年一次的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再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人人艳羡的“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宋朝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前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即所谓的“三鼎甲”;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登第后即可授官。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武科先考骑射,而后笔试。以策略成绩决定去留,以弓马武艺定名次高下。

    为了防范徇私舞弊,宋朝创立了试卷糊名和誊录制度。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宋朝科举考试还开始推行“锁院”制度,严禁出入,以防内外串通舞弊。

明朝的鼎盛

    明朝建立后,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期。在明朝以前,学院只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方法之一。到了明代,进学院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自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开科举,首先是院试,参考者统称为童生,考试人员范围是所在州县。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考试合格者称院试合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称为附学生员。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少数各府、州、县学中的优秀生员被选拔为“贡生”,直接进入国家最高学府京师国子监学习成为监生。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三元”。连中三元一看便知是个高难度的活儿,所以,在整个明朝,仅有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明代武科举考试承唐宋之制,至明末崇祯四年(1631年)始开武科殿试,设武状元

    明朝为控制思想文化,还建立了八股取士的制度。即据元代科举命题取自朱熹四书集注》之法,规定试卷应“代圣人之言”,以程朱理学观点指导作文。同时规定试卷须用八股文体写作,即将全文分为八个部分: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从起股以下,每部分用两股排偶文字,限定字数,故称八股文,又名制义、时文。考试程序也更繁琐,增加各级预考,同时将学校与科举结合。所谓“学校储才,以应科举”。从明朝中叶起,科举地位日重,出现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各地学校为追求科举录取名额,常以儒家经典和八股时文作为主要教育内容,致使大批学生知识单一,思想僵化,脱离实际。由此,埋下了科举制衰落的祸因。

清朝的衰落

    到了清朝,以经义八股为考试内容的科举制度,弊端已暴露无遗,丧失了活力。清初即有大臣建议改革,但清统治者为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将科举考试作为笼络汉族士大夫的手段和禁锢知识分子思想的工具,除分满人、汉人两榜录取以优待八旗子弟外,余皆承明之旧。乾隆皇帝还指派学者方苞编定明清两朝名家所写八股文,定名《钦定四书文》,刊行全国,供赴考举子阅读。读书人的思想渐被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所束缚,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受到了局限,人才缺少出路。由于死记硬背经书及八股时文即可应举入仕,故参加科举的考生日增。为限制录取人数,主考者常乞灵于考试命题,考试命题越来越等同于文字游戏,毫无实际意义。考生为迎合考试命题而寻章摘句,死钻牛角尖,科举考试制更趋僵化,成为革新政治、发展科学文化的重大障碍,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了专制政治的工具尤其是作为专制君主控制知识阶层的工具。清朝亦设武科,考试分内、外场。外场试马步射及弓刀,及格后入内试武经》。清末,火器在军事上应用日广,旧式作战方式和技能已过时,武科考试内容已陈旧。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随着近代科学文化的传入和国内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终于迫使清廷下令“停科举以广学校”,废除了行之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在中国衰落以后,在原来深受中国影响的东亚各国,科举制也陆续被废止,1919年,越南成为最后一个废除科举制的国家,盛行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终于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绝响。

    在科举制实行的这1300多年间,产生的进士接近10万,举人、秀才更是数以百万计,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学习的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合理地配置了不同层次的人才,有效地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国家的向心力。科举制一度广为人们所诟病,但客观地看,它的衰亡,主要原因在其逐步僵化的考核内容与弊端丛生的考试形式,是特定历史时代的必然结果,是废于时而非废于制,这是当代的人们所要深刻知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