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地震局通报:2012年4月28日6时16分,北京朝阳区孙河附近(东经116.5度,北纬40.0度)发 生里氏2.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朝阳、顺义、昌平区极少数居民有轻微震感。
 朝阳区的居民绝大多数并没有任何异样感觉,包括我。当天,太阳照常升起,这是“五一”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下午因到禄米仓东城分局出入境大厅申办护照,然后由南小街向北经朝阳门内大街往东去豆瓣胡同车管所换驾照,不经意间又路过朝内大街81号。每经此地照例放缓脚步习惯性转头一瞥,这次却有些异样感觉,大门虽一如既往仍紧紧关闭着,但从来锈迹斑驳的铁门分明刚被整饰过一番,原先用黄油漆涂写在门上的“81”也已换成钉在墙柱上的红底白字正规门牌。当时并未多想,匆匆而过,但办完事返回再经此处时,却不由自主地骤然止步呆立住了,朝内大街81号毫无征兆原因不明地大门洞开,以前需要透过门缝才能窥望得到些许的院中秘境,不料现在竟会如此轻松地一览无余,这是一种怎样的震撼和亢奋,毕竟院里这两座小洋楼已历百年沧桑,完全封闭与世隔绝以致成为人迹不至的“京城第一鬼楼”,也已超过30年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抑或还是稍纵即逝的机会,多少人多少年为此处心积虑甚至不惧月黑风高企图潜入而不得,如今既然森严门户轰然洞开于前,就没有理由放弃这个机会。
 什么时候看得如此酣畅淋漓过?只可惜镜头角度还不够广。
 不急,一座楼一座楼慢慢看,先看前面的红楼吧,从南面(正面)开始。
 右边凸出的窗户虽未落地但不失高大。
 上面是精美的露台,还有阁楼。
 下面是神秘地下室的气窗,又黑又暗,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从窗户望进去貌似一间大厅,枯萎的花叶,破败的地板,斑驳的墙壁,还有,那是谁坐过的藤椅啊?
 左边的窗户不凸出,因而红楼正面(南面)并不对称,也没有进楼的大门,西式建筑嘛。
 现在沿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圈,注意多观察一下各部分细节。
 绕到楼西面来了。


 这该是大门(正门)无疑了,还挂着锁头。西式建筑就是作怪,好端端一个坐北朝南的楼房,门却偏要朝
西开。
 透过窗户能看见进门左首的木制楼梯,陈旧而不失当年的奢华,还有精美的石阶和优雅的露台。
 就像当今世界每个热闹所在无不充斥我们的同胞,这类地方这样机会岂能少了他(她)们?
 她用的是一个类似卡片机的胶片照相机,装的是久违了的35mm富士卷,骑自行车来的传统的欧罗巴人。
 真的是很敬业滴。
 侧门还是朝西开的,在正门北侧,简陋了许多,也许是通向后厨的“员工通道”吧。


 这是楼的北面,上下窗户和室内损毁都比较严重。



 现在绕到楼的东面来了,比较整齐划一,还有点气势。 




 换个角度(从东面)看看刚才从南面看过的楼内大厅,有木有看到那盆枯萎的花? 
 慢慢向右转过去,看见那把藤椅了吧?

 东面的地下室气窗。
 现在该到灰楼去看看了。
 总的印象不及红楼精美玲珑,但更诡异,尤其是东头四层那间孤立高耸且只在南面开了一扇窗的“密室”。  窗户基本上都毁坏了,东头木板挡住的就是楼梯间。
 楼梯比红楼要简陋得多,上面可达四层孤立密室,下面是去往地下室的通道。
 拉近点,地下室结构依稀可见。
 从某损毁的窗户看一楼室内,天花板早已坍塌。
 由于灰楼西面临街通不过去,只能逆时针绕行到东面,抬头可见四层的孤立密室,东西北面都没有窗户。
 往北绕,楼呈L形,当头一扇进入一楼的门,也是朝西开的,联想到红楼,真是作怪。
 向上看。
 L形拐角处全貌。
 这是正北面了。


北面也开了道门。


再看眼上面吧。
 墙上长满爬山虎。
 这里就是原来只能费力地从门缝中窥视的后院了。
 不用测温也能感觉到,这地方确实比外面要阴冷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