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群像

 wyj剑神卓不凡 2018-07-19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贞观十七年,当年的创业功臣大半凋零,唐太宗颇为怀念当年的峥嵘岁月,为表彰创业功臣,命令阎立本于凌烟阁,绘二十四功臣的画像,褚遂良题字。


二十四功臣,即赵国公长孙无忌,河间王李孝恭,莱国公杜如晦,郑国公魏征,梁国公房玄龄,申国公高士廉,鄂国公尉迟敬德,卫国公李靖,宋国公萧瑀,褒国公段志玄,夔国公刘弘基,蒋国公屈突通,勋国公殷开山,谯国公薛绍,邳国公长孙顺德,郧国公张亮,陈国公侯君集,郯国公张公谨,卢国公程知节,永兴郡公虞世南,渝国公刘政会,莒国公唐俭,英国公李勣,胡国公秦琼。


二十四功臣主要来自于外戚集团、隋朝旧臣、瓦冈集团。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群像


出身外戚集团的是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兄长长孙无忌,长孙皇后的叔父长孙顺德,长孙皇后的舅父高士廉,太宗的妹夫薛绍。


四人当中,长孙无忌的影响最大。是太宗的腹心谋士,参与玄武门之变。此人权利熏心、心术不正,太宗晚年被立储问题弄得焦头烂额,曾欲饮恨至自尽。太子承乾被废后,爱子魏王泰成为太子的首选人物,因与长孙无忌不和,长孙无忌又担心李泰不会受其控制,于是劝说太宗立较为平庸的李治为太子,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立李治为太子。后来太宗又觉得李治性格懦弱,不适合作太子,想改立“英武类吾”的吴王恪为太子,又征求长孙无忌的建议,这次他坚决不同意。因为李恪是隋炀帝的外孙,而不是他的外甥。此后长孙无忌对李恪处处防范,唐高宗时期,长孙无忌借机将吴王李恪除掉。长孙无忌后来死于武则天之手,实属咎由自取。长孙无忌所作所为,为武则天时期李唐宗室、大臣之祸埋下了隐患。长孙顺德,后来因为贪污,被贬官。高士廉、薛绍为唐朝社稷之臣,功勋卓著。


长孙无忌


隋朝旧臣的代表人物是房玄龄、杜如晦、李靖、虞世南、屈突通、萧瑀等人。


房玄龄是太宗群臣中仅次于长孙无忌的第二号人物。他十七岁时就考中进士,在隋朝历任地方和中央的高官,官至吏部侍郎。唐军攻占长安后,他成为李世民的幕僚。随太宗出征,充当顾问和秘书。作为秦王的腹心幕僚,房玄龄为李世民招揽了许多有才能的人,其中就包括后来的贞观名相杜如晦。房玄龄善谋,杜如晦善断,史称“房谋杜断”。二人均为实干型政治家,完善了基本行政制度,他们的名字成为办事公正、行政有效的同义词。房玄龄作尚书左仆射十三年,是太宗朝任期最长的宰相。杜如晦则死于贞观四年(630年),英年早逝,令人叹惋。


杜如晦、房玄龄二人被称为“房谋杜断”


李靖,是唐初“出将入相”的代表人物。李靖的军事才能早年即为他的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所赏识。韩擒虎每次与李靖谈论兵法,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李靖在隋朝为官多年,是李世民最老的亲密伙伴。唐军攻占长安后,李靖归唐。在唐初平定群雄的战争中,李靖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在平定东突厥的战争中,他则起了关键作用。630至634年他出任宰相,代替杜如晦和房玄龄一起共管尚书省。634年,他急流勇退,但次年他又统军击败吐谷浑。此后,他继续以一个有势力的人物影响这皇帝,知道649年他去世为止。李靖与唐太宗讨论军事的《李卫公问对》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靖


李密瓦岗集团的主要人物后来大都为李唐所用。这批人物的代表为魏征、李勣、程知节、秦琼。


魏征本为瓦岗军李密的幕僚。李密降唐后,魏征成为太子李建成的幕僚,多次劝说建成除掉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太宗不念旧怨,予以重用。魏征在朝廷起了清廉刚直的表率作用和限制皇权的效能。魏征造就了太宗时期政治的显著特色,那就是君臣以诚相待,彼此坦率交换意见。魏征也成为后世“敢于直言”的象征。



李勣是与李靖齐名的著名军事家。早年参加了翟让的起义军,后来在李密手下作军官,李密降唐后,他受魏征的劝说归唐。此后,在唐军平定山东和河北的战争中,他是一员主将,仅次于李世民。在太宗初年平定东突厥的战争和事后安置突厥降民事务中起了关键性作用。此后长期担任太原地区的军事长官,被太宗誉为抗击突厥之“长城”。641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此后,李勣先后远征薛延陀和高丽。太宗认为李勣是值得托孤的国之柱石。高宗即位后,李勣继续被重用。在高宗打算立武则天为后的时候,大臣多表示反对。这时,高宗征询李勣的意见,李勣说,这是陛下的家事。言外之意,没有必要征求臣子的意见。于是,高宗拿定了主意,立武则天为后。


李勣


长孙无忌、李勣,李世民的这两位托孤之臣,事实证明,均属“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文/曹南逸民/图/百度君/编辑/银涵
the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