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点绛唇》: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zzm1008图书馆 2018-07-19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

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秋,这时,苏轼正在杭州任知州。袁毂(字公济)春夏间来为杭州通判,也就是给苏轼当副手。此后,苏轼与他、刘季孙(字景文)经常一起登山玩水,赋诗唱和。

词的上片,是讲述词人自己游山玩水的寂静心态。“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词人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有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的神韵,以设问的形式遗憾如此美景无人同坐同赏,只有清风明月相伴。苏轼的这种欢迎友人的方式,用我们现代人的表达方式就是:你来了,太好了!我一个人无人陪好无聊。苏轼这样说,朋友听了会不会很高兴?

词的下片,特写与袁公济畅游湖山的独特享受。正当词人独自“闲倚胡床”时,这位副使驾着车子来了,打破了词人孤寂的沉闷世界,同游杭州湖山,相得甚欢。从此之后,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快乐两个人分享就是双倍的快乐。整个下片,苏轼与袁公济的游山玩水、唱和赠答,体现了游玩之乐,其乐无穷。

全词,运用了叙述与描写、写实与用典、对衬与渲染之笔,尽情抒发了苏轼知杭州时与友畅游湖山之乐。那“楼外峰千朵”,“明月清风我”,“风月平分破”,如画一般,沁人心脾。凡是与大自然打成一片,永葆自然青春的,大自然将赋予他艺术的美妙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