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虔誠禮佛 , 甘露淨心----永乐青花纏枝甘露瓶

 国民一员 2018-07-20
根據出土資料記載, 早至元朝, 景德鎮就已經有燒造長頸飾凸棱的瓷片的證明 , 安徽青陽市文物管理所藏有兩件帶座青花三兔瓶 , 同樣也有相似裝飾。另一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元青瓷長頸帶凸沿瓶 , 提及此類器型與藏傳佛教供品的關係; 還有一例是福建德化窰出土的元代白瓷。此外, 珠山出土一件永樂朝相似器型的淨瓶, 施仿龍泉青釉 。 元朝的器型並無撇足, 也許是如安徽青陽市文物管理所的瓶, 原本應是置於座上, 而永樂的器型皆作撇足, 加強穩定性。 造型比例上, 永樂器身也比元代器型為修長。景德鎮近郊定代於宣德-正統年間的墓便出土了一件類似器型的青花民窰器殘件 。

此類器型, 基本上應源自稱為「淨瓶」的金屬器, 通常用於承裝聖水或甘露, 與觀世音菩薩的關係密切。此器造型與軍持或是捃稚迦的相似處為頸部皆飾凸棱, 而相異處則是肩側無流。另外,河北定州靜志寺舍利塔與淨眾院塔基出土的文物中, 有數件北宋定窰白瓷捃稚迦與本瓶器身型制十分相似 ; 肩側有流的捃稚迦同樣也是佛教器物的淨瓶。不過本瓶的口沿較捃稚迦寬, 而且頸部凸棱的位置相比之下也較低。 在觀世音菩薩的畫像或雕像中, 有時難以辨識觀音右手持的是肩側有流的捃稚迦, 還是無流的淨瓶。但是值得注意的, 是自唐代以下的藝術品中 ,絕大多數是描繪觀音以兩指提夾著器頸的凸棱。 如原西安市寶慶寺收藏, 現於波士頓美術館藏的一尊唐代 (公元703年) 沙岩十一面觀音立像, 左手指間便夾一小瓶。敦煌第十二窟一幅公元910年的觀音像,右手所持器物亦是一例 。蘇黎世Reitberg 博物館所藏一座精美的永樂款鎏金銅菩薩像, 右手作與愿印持一淨瓶, 雖然瓶口朝下, 但是瓶頸上的凸棱仍然清晰可見。

南京博物院藏品中有一只珍稀的清康熙青花纏枝花卉瓶, 雖然瓶頸的凸棱較不明顯, 但造型與此瓶相似 。此類器型瓷器於乾隆朝燒造數量較多, 傳世品中有數件帶紅彩: 南京博物院 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各藏有一件此類藏品。南京博物院還另有一件類似器型但頸部凸棱較圓且侈口的鬥彩瓶。在郎世寧所繪「弘曆觀畫圖」中,乾隆皇帝甚至將此類紅彩長頸瓶置於其他宋、明瓷器及高古青銅器間, 對此類瓷瓶的喜愛程度, 可見一斑。已故學者汪慶正所著《中國陶瓷辭典》中討論器身與造型章節, 稱此器型清瓷為藏草瓶, 或是甘露瓶, 是乾隆期間宮廷為藏僧特別訂製燒造, 置於佛堂供桌上盛裝藏草用; 而乾隆朝之後因為宮廷內不再有藏僧來朝, 因此未再燒造此類器型。王教授文中提到藏草瓶是用於供桌上, 如此類推, 此瓶也可能是明朝永樂年間燒造作為宮廷禮品, 賞賜給來廷朝拜的西藏高僧。

見《景德鎮出土陶瓷》圖例150。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 1990。
朱裕平著《元代青花瓷》第142頁, 圖例6-19。上海文匯出版社, 2000
《中國文物精華大辭典 陶瓷卷》第355頁, 圖例623。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5。
《景德鎮出土明初官窰陶瓷》第302-3 頁, 圖例121。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 1996。
《中國陶瓷全集 19: 景德鎮民間青花瓷》圖例12。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3。
《地下宮殿 遺寶:中國河北省定州北宋塔基出土文物展》展品57,58及 87。東京:出光美術館, 1997。
《清瓷萃珍》圖例17 。南京博物院,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 1995。
前述《清瓷萃珍》圖例83。
《乾隆皇帝的文化大業》第161頁, 圖例IV-32。國立故宮博物院, 2002。
前述《清瓷萃珍》圖例103。
傳世的乾隆瓷器中, 同類型的裝飾手法有导t或鬥彩, 但是十五世紀初青花器則極為罕見. 然而雍正時期繪製的《古玩圖》中 (現藏於英國維多利亞與阿伯特博物館, 見圖例1), 描繪一件器型及裝飾皆十分相似的青花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