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真内景谈19

 刘利刚 2018-07-20
    第十八则:印证丹经
吾之内景所谈,在别人看来,或许认为又是一家之言。殊不知大道为一,法乃不二,虽其内在景象,因人或有不同,而论及功夫之阶次,则仍与古圣仙真所言,印证无差。丹经疑迷之处,至此涣若冰释,乃知圣真”心传”,均可一以贯通,默会其意,如与祖师坐而论道。只是各种丹经,多为中老年人说法,且以有为之法居多,青少年不宜邯郸学步。观诸各派丹法又有层次高下之不等,若无身心验证则易误入迷途。故此,本文为破析其理,直指大道,于隐微处亦有所阐发,秘则揭之,晦则明之,大道为公,善与人同。
若此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妙境,论述详明者,当推阴符道德、纯阳祖师、紫阳祖师、重阳祖师、长春祖师、三丰祖师、黄元吉先生、陈撄宁先生诸真。
道长自注:摘引道言祖语如下:
《阴符经》: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生。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人知其神之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
《道德经》: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为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庄子》:形全精复,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和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
缘督以为径,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我守其一,以处其和。
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
道昭而不道。
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上与宇宙同体,下与天地精神往来。
此段未完,容后再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