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证通说287--296.

 臭心结 2018-07-20
287.痰迷心窍与痰扰心的临床表现、治疗有何不同?

痰迷心窍,多见神志痴呆,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或神志昏蒙,举止失常,喃喃自语,出言无序;或时悲时喜,哭笑无时,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缓而滑。多见于癫证范围。这主要是由于情志因素所伤,思虑太过,所求不得,肝气郁滞,脾气不升,气郁痰结,阻蔽心神,心神失常所致。痰浊中阻,脾运失健,故不思饮食,舌苔白腻。痰湿蕴盛,故脉见缓滑。若见突然昏倒于地,不省人事,喉中痰鸣,舌苔白腻,脉缓滑,则为中风之证。此多由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形成多湿多痰之体。痰郁则气结,风痰偏盛,上闭清窍,致使心神闭阻不用,故昏仆不省人事。痰涎闭塞,阳气不伸,故见四肢不温,静而不烦。喉中痰鸣,舌苔白腻,脉象缓滑,均为痰湿壅盛之证。

痰火扰心,临床多见心烦口渴,不寐多梦,面赤气粗,便秘尿赤,重者突然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越妄动,打人毁物,奔跑呼叫,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滑而有力,多属狂证。此多为暴怒伤肝,肝火暴张,挟风挟痰,痰火上扰清窍,故见心烦躁乱。阳扰而难入阴,故不寐而多梦。面赤气粗,便秘尿赤,均属肝火暴盛,内热壅盛之征。

痰火上扰,蒙蔽清窍,心神不藏,火属阳,阳主动,神志为之狂乱,故见胡言乱语,哭笑无常,狂越妄动,打人骂人。四肢为诸阳之本,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而体力逾常。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而有力,均为痰火壅盛,阳气独张之象。

若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肢厥,舌謇,舌绛,是为外感热邪逆传心包之证,多为邪热内陷,痰热闭阻包络,蒙蔽心神所致。

根据临床分析,痰迷心窍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抑郁型精神病、癔病、脑血管意外性昏迷等疾患。若临床兼见舌红、苔黄、脉滑数,则属热痰。一般肝性昏迷,尿毒症昏迷属热痰者较多。

痰火扰心,多见于狂躁型精神病、癔病有痰火证者,以及热性病高热期神志障碍,或神经系统感染等症。

从治疗上分析,痰迷心窍,治宜涤痰开窍,宜用温开之法。涤痰可用导痰汤加减,如半夏、橘红、茯苓、远志、甘草、菖蒲、郁金、南星、枳实等药。开窍可用苏合香丸,功能芳香解郁开窍,且有兴奋强心之功。

若昏迷系由热痰引起,宜用凉开之法,可用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等。

痰火扰心,治宜清心豁痰,常用礞石滚痰丸或生铁落饮加减,药如礞石、黄芩、大黄、生铁落、龙齿、茯神、竹沥等。

288.“伤寒”是什么意思?

伤寒是病名,为外感热病的总称。如《热论》云:“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泛指感受四时邪气而引起的外感热病。而狭义伤寒是指因感受寒邪而引起的外感热病。此处伤寒是广义伤寒,系外感热病的总称。故《难经·五十八难》提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可见,经文“热病”是从症状言,而“伤寒”是从病因言,故“热病”和“伤寒”之名可以互称。

289.伤寒发热的机制是什么?

机体感受寒邪之所以发热,是由于寒性收引,最易导致气机收敛。人体的卫气除具有卫护肌表、抵御外邪的作用外,还有司腠理开合、调节体温的作用。寒邪侵入肌表,则使腠理收闭合,卫气不得宣泄,故发热。因此《素问·调经论》云:“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张介宾注曰:“上焦之气,主阳分也,故外伤寒邪,则上焦不通,肌表闭塞,卫气郁聚,无所流行而为外热,所谓人伤于寒则病为热,此外感证也。”

290.热病的预后情况怎样?

伤寒的预后,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和伤寒的类型,经文中“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说明寒邪侵袭人体,邪气虽盛,但正气未衰,邪正交争,阳气郁遏于肌表而发热,故热势(度)盛(高),但“热虽甚不死”,治用汗法,汗出邪散,诸证皆除,预后良好,即“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素问·生气通天论》)。“热虽甚不死”,一般属于六经伤寒单经受病。而两感于寒,是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邪气壅盛,充斥内外,伤及脏腑营卫气血,邪盛正衰的外感热病重证,若救不及时,则“必不免于死”,预后较差。经文中“死”与“不死”是指病情轻重,预后好坏。热病重证,若救治及时得当,亦有生机。

291.六经伤寒的临床表现及机制各是什么?


六经伤寒的临床表现及机制如下:

(1)邪入太阳:症见头项痛,腰脊强。太阳经上额交巅入脑,下项,挟脊抵腰中,邪入太阳,经气郁滞不舒,故见以上证候。

(2)邪入阳明:症见口鼻干,身热不得卧。阳明经挟鼻络于口,邪入阳明,经气不利,鼻与口失养,故见口痛鼻干。阳明为水谷之海,是多气多血之经,多气多热;又阳明主肉,邪入阳明则经气郁滞,热郁过甚,故身热。阳盛实四肢,手足躁扰,故不得安卧。

(3)邪入少阳:症见胸胁痛,耳聋。少阳经循胁入耳中,邪入少阳,少阳经气不利,故胸胁痛,气血津液不能上承于耳则耳聋。

(4)邪入太阴:症见腹部胀满,咽干。太阴经络胃上挟咽,邪入太阴,太阴不能转输水谷之精,精气留中则生胀满;津不上承则有咽干。

(5)邪入少阴:症见口舌干燥而渴。少阴经贯肾络肺系舌本。邪入少阴,邪热燔灼,津液耗伤,故口舌干燥而渴。

(6)邪入厥阴:症见烦满,囊缩。厥阴经循阴器,络于肝。邪入厥阴,经气不利,疏泄失职,肝气郁滞则烦闷不解,阴囊收缩。

292.六经伤寒的传变及转愈规律是什么?

伤寒的传变规律是由表至里,由阳入阴,日传一经,六日传尽六经。病首先从太阳始,依次传及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各经的转愈时间大约在发病的第七天,邪日传一经,第十二日病愈,说明伤寒在其演变过程中在正气的作用下,有一定自愈倾向,经文中所说的日数,只是伤寒病的一般传变次序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其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邪气的轻重、正气的盛衰、治疗的及时得当与否,故不可拘泥。正如高士宗所说:“一日巨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等,乃以六日而明六经也……期虽有次,非一定也。”

293.伤寒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伤寒的治疗原则是“治之各通其脏脉”的辨证施治原则。

(1)取经,根据病证浅深,选择相应经脉。

(2)强调一个“通”字,即通泄治疗,对于“其未满三日者”,邪气仍在三阳之表,采用汗法,以疏通在表被郁之阳;“其满三日者”,邪热壅积于三阴之里,施以清泄之法,以泄越其里热。体现了以祛邪为主的外感热病的治疗原则。此处的日数,正如王冰所言“此言表里之大体也”,不可拘泥,临证应根据具体病情,具体分析,辨证施治。

294.热遗、热复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热遗是指热病后期,病邪遗留,余邪尚未尽除,病人饮食过多,以致邪热与谷食之热相搏结,而使热势缠绵。热复则是热病初愈,过食肉类等脂膏肥甘类助热之品,致使热病复发。关于伤寒热病的饮食护理是热病调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由于热病之后,邪热未尽,脾胃尚虚,或热虽退,而脾胃虚弱,所以此时不宜饮食过多或过食肥甘等助热难化之物,否则余热再起,热病复发。

因此,热病期间应进食易消化食物且应少食,同时注意以清淡为主,使胃气恢复,以利于热病的康复。正如姚止庵所说:“病热少愈,胃气尚虚,食肉难化,郁而助热,热病当复发如故矣,肉固不多食,凡不可多食者而多食之,则病热有所遗焉,当禁者也。”对于热病的治疗,《素问·刺热》篇还提出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其云:“诸治热病,以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止寒处,身寒而止也。”这些理论及方法,至今对于临床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

295.为什么说“两感于寒必不免于死”?

关于热病的预后,经文提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两感预后不好,是由于:

(1)两感是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即表里同病,病证复杂,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如巨阳与少阴俱病,不仅有头痛之表证,又有口干烦闷之里证。

(2)病情重,变化快。两经病第二日就出现腹满、谵妄,第三日出现神昏等危重征象。

(3)胃气得不到及时的补充,由于昏不知人,不能食,则胃气得不到补充,阳明经气衰,气血化源竭绝,脏腑经脉无以受气。正如《灵枢·五味》云:“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少矣。”《灵枢·平入绝谷》云:“故平人不食饮,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最终邪气壅盛,正气濒竭,故曰“必不免于死”。

296.什么叫病温、病暑?

从经文中可以看出,无论温病,还是暑病,均是由于感受了寒邪而形成的热病,故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寒虽是冬季的气候现象,但四季皆可见。夏至前寒邪伤人,其病证多兼有温热的特点,故曰病温。夏至后寒邪伤人,其病证多兼暑湿的特点,故曰病暑。由此可见,用夏至前后来命名温病、暑病是季节命名。而“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寒邪为病因,故“伤寒”为病因命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