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折术后静养就是康复?别闹了 !

 周振其 2018-07-20

“伤筋动骨一百天”,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遭遇骨折后,真的需要一百天静养不动吗?

不需要!

这是老经验给现代人的误导,骨折之后长时间卧床或少运动,不仅不利于骨创恢复,反而容易使人体质虚弱、情绪低落、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甚至发生血栓等并发症,轻则影响日后的肢体功能恢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重则因为血栓导致死亡。“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现在国际医学上已普遍认识到骨病患者要进行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

不对吧,骨折了怎么还能运动,再运动骨折岂不是更加严重,应该慢慢地“静养”,疗养就是康复。

NO

那只是休养

并不是康复!

有不少骨折患者拆除固定后,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甚至是关节僵硬,部分患者还遗留有疼痛、肿胀等情况。这都是忽略康复锻炼造成的!

展开剩余75%

骨折术后离不开功能锻炼

镜头回放1:

右手的骨折愈合了,手指却动弹不了。23岁的袁女士十分后悔:“我右手是粉碎性骨折,医生说碎得很厉害。我总担心活动多了是不是骨头碎片会移位,而且当时也很疼,就放弃了。谁知道后果这么严重。”

原来,前不久袁小姐在家做饭时,因为没注意厨房地板上的水渍,滑倒了。出于本能,她在倒地的瞬间用右手找寻支撑物,却把右手摔成了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医生为她进行了钢板内固定。时间一天天过去,袁女士的右手骨折断端基本愈合,当拆除了内固定后,她却发现右手手腕活动不开,手指都无法动弹。

为什么会这样呢? 株洲市三三一医院康复科张欣副主任医师解释,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但不少人对骨折的治疗存在误区,以为骨头愈合即康复。其实,良好的复位和稳定的固定是骨折治疗的前提,而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才是治疗的目的。

目前,袁小姐已从康复科出院了,经过一个月的康复治疗,袁小姐的手已经恢复正常。

恐惧心理影响功能恢复

镜头回放2:

68岁章阿姨髌骨骨折,髌骨长好后,她的膝关节活动度只有40度。原来,因担心被动活动后骨折移位或遗留残疾,章阿姨养病期间整天都躺在床上,不敢下地活动。几个月后,在儿女的劝说下,章阿姨才到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经过4次康复治疗后,章阿姨的关节活动度达到70度了,估计一个月后她就可以活动自如了。

康复医生的话:

正常行走时,人体的髌骨是一块籽骨,在直腿站立时几乎是不承重的,章阿姨大可不必因担忧会影响到骨折的愈合就躺在床上不动。相反,如果章阿姨长期躺在床上,很可能会引起腿部的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甚至造成残疾。

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任何治疗都无法替代自主锻炼的作用,因此患者不能片面依赖理疗、药物的治疗。在接受康复治疗时,患者必须克服恐惧心理。

骨折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康复治疗是手术的延续,骨折后康复就是通过针对性的训练,促进骨折后机体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继发症的发生,有效地改善和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加速骨折愈合,避免组织粘连、瘢痕形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使患者从身体、心理、生活、工作等各方面都恢复到原来良好的状态。

因此,建议患者术后2-4周就去正规康复科就诊,不要错过术后3个月内的最佳康复时期,可避免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人用“三分治疗,七分锻炼”来形容功能锻炼,可见骨折后康复是多么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