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彝学研究||镌刻在石崖上的历史【四】

 君子养源 2018-07-21

《阿色调》郭红娇 来自阿细先基 04:58

镌刻在石崖上的历史【四】

文/孙显芳


○消失在烈火青烟里的凤家城

凤家城,是后人对罗婺土官凤氏位于禄劝三台山的一处城堡遗迹的称呼。

曾经从云龙幸邱山走出的罗婺凤氏土官,在禄劝留下了诸多遗迹,唯有位于三台山顶峰的凤家城,因其是凤氏最后的归宿,又毁于一场莫名大火,最让后世感叹追念。三台山还因其有建文皇帝曾三次往来其间的传说,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对凤家城的最初了解,始于诗人梅绍农先生的《凤家城怀古》一诗:“秋草茸茸起暮烟,凤家城在翠微巅。土官盛极思商胜,寂寞荒山五百年诗中描述的凤家城,居万山之巅,芳草凄凄,云雾飘渺,意境神秘。可惜如此美丽的城堡,却最终付诸一场战火,空留寂寞荒山,遗恨人间。

凤家城因何而建、何时所建,何人所建?因没有确切史料记载而无从下定论,但可以从其发展迁徙的过程和民间传说推断出大体。

凤氏自阿而为罗婺部长至最后一任土官瞿氏,期间经南宋、元、明三朝二十任,历时300余年。在这3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除势力不断发展壮大外,统治中心也在不断迁徙和变更。有确切记载的治所除早期易龙城外,还有禄劝南甸城,武定五凤山城,传说曾经还在克梯村建治筑城。三台山凤家城堡,并不是凤氏的政治中心,而是其鼎盛时期作为度假避暑的一座山庄,兼俱练兵、退守、防备之功能。凤氏在元末明初安慈、弄积、商胜时,势力已兼制全滇,当时的凤氏统治中心在今天的禄劝南甸村一带,三台山在其后背,当为南甸府城的北部屏障,在山巅建一座坚固的防守城堡,以当时凤氏的实力,是最有可能的,由此推断,三台山凤家城堡应该是在这一时期着手建造的。还有一个传说,这座城堡的筑建初衷,是为了庇护南京出逃后出家为僧来到云南武定狮子山避难的建文皇帝,如果传说真实,那么城堡当建于女土官萨周、商智在位时期的永乐年间。

据史书记载,曾经的三台山地势险峻,通达困难,从山脚上山的通道仅为羊肠一径,迂回曲折,与罗婺祖先所居的幸邱山一样,属易守难攻之地,外人轻易不能抵达。而通过艰难万险抵达山顶后,却呈现出意想不到的景致。山顶宽阔平坦,林茂草丰,可容千军万马,四周为峭壁悬崖,真正的易守难攻。这大约是凤氏选其作为庇护建文皇帝,继而作为军事要凭而筑建城堡的最重要原因。

对于三台山,除了凤家的往事外,人们最为好奇的,恐怕当数“龙三藏”这个名了。大凡“龙”字,多少都跟皇帝有点关系。传说流落西南长期隐居狮子山的建文帝为躲避朝廷追索,曾三次往来于此山,并在山里的岩洞里藏身数年,因为这个传说,该山又称“龙三藏”。六百多年前,一场明朝的宫廷政变,使禄劝三台山,不经意间与“龙”字有了缘份,因了一个落难皇帝的三进三出而神秘莫测。民国《禄劝县志·艺文志》记载:“三台山者,一曰龙三藏,因明让帝曾藏于此,固以为名,在县北五十里克梯村,山如台形,凡三层,故曰三台。”文中的“让帝”即明建文皇帝,因为明朝一场史称“靖难之役”的宫廷政变而失帝位,且随之下落不明。

1398年,明帝朱元璋驾崩。翌年,其孙朱允登基,时年二十一岁,年号建文。太祖刚刚去世,其四子燕王朱棣就高举一面谓之“靖难”的大旗,造了侄子建文帝的反。1402年,造反英雄朱棣攻陷都城,“靖难”成功,江山易主,南京宫中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桩谜案就此产生。关于建文帝遇难后的下落,史家众说纷纭,民间传说各异,正史野史各执一词。

正史对这场政变有如下描绘:建文四年六月,“靖难”的军队到了南京金川门,“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明实录》对朱棣的谋逆篡位进行了华丽的掩饰,转而强调朱棣入京乃是为了辅佐少君,怎奈侄子不谅叔叔一片赤诚之心,居然自焚于宫中。

除了宫中起火建文帝葬身火海一说,关于建文帝的下落还有多种说法,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其从暗道逃出后,辗转来到云南,得到黔国公沐晟及武定凤氏之庇护,长期隐居武定狮山正续寺一说。

传说,建文帝在燕王朱棣打进南京时,在皇宫的大火中留下迷惑朱棣的不辨面目的尸骸,带着杨应能、叶希贤等随身大臣从地下通道出去后,经海关逃到云南,投奔朱元璋的大将沐英的后人。明初镇守云南的沐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与建文帝的父亲懿文太子情同手足,与凤氏的关系也很好。因为商胜是云南土官中率先归顺沐英的,所以凤氏深得沐英及其子孙的信任庇护。虽然建文帝逃到云南时沐英已故世,但他的儿子沐春、沐晟“既不挟之以开衅,亦不卖之以邀宠,”谨慎庇护,躲开永乐年间的大搜捕,把建文帝送到了与其交好的武定土官凤氏所。而凤氏也不负所托,冒着杀头灭族的大罪,默默守护建文皇帝几十年。建文帝因凤氏的庇护而得以保全性命,在深山古刹中度过余生。

建文帝落难时,任武定土官的是商胜的儿子海积,海积把建文帝藏在武定后还进京觐见明成祖朱棣,因为害怕事情泄露,在京城的会同馆里自杀。海积去世后,其妻萨周袭任土知府,在萨周任武定土知府的几年间,依然保守着秘密,悉心保护建文帝。萨周故世,其儿媳商智继任土知府,在狮子山为建文帝修建庙宇,使得正续禅寺不断扩大规模,成为今天远近闻名的庄严古刹。

今天在武定狮子山的正续禅寺,还保留有大量关于建文帝在此避难修行的遗迹,正续寺藏经楼内有建文帝及其随行大臣杨应能、叶希贤的塑像,楼前有颂扬建文帝的长联。其中一联云:“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年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联内所说的皇觉寺,指朱元璋早年为僧之所;“叔负侄”指朱棣篡夺了侄儿朱允的帝位。显然,作此联的古人坚信朱允曾在此为僧,并寄予同情。联中“衣钵相传”语,概括了祖父朱元璋由僧为帝,孙子朱允由帝为僧的沧桑巨变。寺中大雄宝殿前两棵粗壮高大的孔雀杉,传说是建文亲手所植。寺庙藏经楼下的一块石碑上,刻有建文帝的一首诗:

牢落西南四十秋,潇潇白发已盈头。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

长乐宫中云气散,朝阳阁下雨声收。

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

辛酸凄楚的诗句,写出了一位逊国君主痛失家国、削发为僧苟且偷生的凄惨人生。

凤氏土官海积、萨周、商智不惜牺牲家族利益和个人性命以保护到武定避难的建文帝的传说,地方史志也多有记载。

清初禄劝知县檀萃的《凤氏本末》云:“初,商胜以武定土官率先中庆、江三路达鲁花赤归诚于沐英,英因资其入觐,得世守滇,服北门,英旋镇云南,倚为捍蔽,故武酋侍沐氏最恭。至让帝遁荒至滇,黔国因送之凤氏所。成祖初年,海积觐上,于天威,恐其事露,殂于藁邸,实由裁也。而萨周,商智以二女子仍遵前志,庇帝往来,不废忠顺,亦事之难者,而其迹甚隐也。商智曾命通事张应修正续寺山门,为帝所潜处也。”

除此之外,檀萃还根据民间调查,在其《三台山记》一文里,描写过建文帝受沐氏庇护,凤氏在三台山建庵保护建文帝,建文帝三进三出三台山的故事:“三台山者,一曰龙三藏,因明让帝曾藏于此,固以为名,在县北五十里克梯村,山如台形,凡三层,故曰三台。……其名龙三藏者,土人相传,大师遁滇时,依西平候,因匿帝于武定土酋凤氏所,凤氏居帝于此山。已而,去滇入蜀,历吴、楚间,复由蜀入滇,结此山,居年余,复去,已仍远此山,旋避侦者,他去。师,三来此山,故云龙三藏……”如果沐氏、凤氏庇护建文帝是事实,那么建文帝三进三出三台山,多年来往于狮子山和凤家城便是情理中的事。

 

多年前一个春天的早晨,我去单位的烤烟挂钩帮扶点屏山克梯村走访,在村支书杨大哥的陪伴下,与单位同事一起探访过三台山。

如今,上山的羊肠小径已被密林覆盖,简易公路已从克梯村委会通至三台山半山腰的密达拉村垭口,停车后,向垭口北侧步行,走过一段平整的泥土路面,便有石头铺就的古栈道,被岁月磨砺过的古道,圆润光洁。拾级而上,不多远,就看见左侧高耸的峭壁上有人工雕刻的巨大神像,同行的文联主席吴老师说这就是“石大人”了。这两座石刻浮雕,是多年前就在史料上见过图片的,如今身临其境,顿感书上得来终觉浅。造像为浮雕,高居崖壁,表面隐约可见粉彩,大概是年深日久剥落后剩余的部分。摩崖总面积大约20多平方米,西侧为“大圣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像高近5米,身躯威武雄壮,方面阔脸,浓眉怒目,虬髯,佩骷髅璎珞,跣足,肩伸四臂,右前手持戟,右后手垂握佛珠,左前手屈肘于胸前,左后手托塔;东侧为“大圣北方多闻天王”,像高约3米,双目圆睁斜上,高鼻阔嘴,宝冠戎装,右手持戟,左手叉腰,右足踏狮头牛角怪兽,两角之间及项下各佩一骷髅。两尊造像互相关联,高浮雕和浅浮雕互相配合运用,构图饱满严谨,疏密有致。东侧造像的脚边还有一个很小的头像,为未完工的第三尊造像。摩崖造像的确切创作年代尚无定论,根据铭文题记、造像风格及其史料推断,学术界初步确认为晚唐南诏政权时期所刻。三台山晚唐佛像摩崖,雕刻精美,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依然完好无损。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离开石大人,顺着斜坡爬过一个山梁,前面最高处就是凤家城的核心建筑区域。走过一片茂密的华山松人工林,终于登上了最高峰,凤家城就在脚下了。如今再见古城堡,残砖碎瓦散落于萋萋芳草中,那些仍然完好的条石上刻有精致的浮雕花纹图案,北面的城墙至今尚存,城墙残迹最高处有2米,最厚处达1.5米,用大块的条石垒砌而成,石条之间用石灰加红土粘固。古老的城墙上已长出高大的树木,山风过处,招展如旗。断壁残垣,荒草满坡,翻倒的石桌、石碓,不知名的各种石雕、石条,在阳光下成了一个传说。

据资料显示,整个凤家城曾经占地至少6000平方米,是凤氏统治时期的养兵练兵场所和休闲度假之地。石墙入口处,有两面直径1米、高1.5米左右的石鼓,一面保持着原来的挺拔姿势,一面横躺在低矮的灌木丛中。不远处,一只石制水槽静静呆在草丛里,旁边是上世纪80年代禄劝县人民政府立的凤家城说明碑。精确严谨的数字,盖不住此时凤家城满目的沧桑。曾经以为固若金汤的美丽城堡,终究敌不过风雨战乱,最终在战火硝烟里化为灰烬,曾经的繁盛,早已消散在无边的火光中。

三台山及其古建筑,承载的是一段凤氏兴衰的史话,那些厚重的城墙,散落在林间草丛里的残砖碎瓦,宽阔的练兵场,举目便能同时把禄劝、武定两县城尽收眼底的制高位置,这一切,无不一一见证着凤氏祖先曾经的荣耀与辉煌。

凤氏自宋淳十二年(1252年)矣格升北路土官总管,至嘉靖十一年(1532年)瞿氏袭任最后一任土官,280年间,一直忠于中央王朝,与元、明中央王朝始终保持密切关系,中央王朝屡封凤氏官爵名号,元朝所封的有北路土官总管、云南行中书省参政、武德将军、亚中大夫、八百司元帅;明朝所封的有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云南布政司右参政、中顺大夫、中宪大夫、亚中大夫等。其间凤氏朝觐不绝,贡使往来不断,且屡受王朝厚赐。元朝赐其龙虎符金牌;明赐尽忠报国金带及宝钞、锦缎等等。这种密切的政治关系,加强了彝汉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祖国统一,有利于彝汉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罗婺部日益获得发展。

罗婺部与中央王朝的友好关系,在女土官商胜归顺明朝后,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商胜是罗婺部历史上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女性首领,也是最果断智慧的首领之一。

斗转星移,岁月如风,穿过百年的苍茫时空,时间来到了1368年,元朝,这个曾经叱咤风云、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国,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布衣起家的朱元璋登上了明王朝皇帝的宝座。而此时,元顺帝虽已败北大漠,而坐镇云南高原的,却依然是拥有军队的蒙古贵族梁王把匝刺尔瓦密。朱元璋先后五次遣使劝降,均被梁王所杀。为了彻底消灭蒙古残余,统一全国,在招降未果的情况下,明太祖武力征伐。

而此时的罗婺大地,元帅之妻商胜遭遇到了人生的最大不幸,他的丈夫,曾经率大军远征八百媳妇国,因战功深得元王朝器重的八百司都元帅、罗婺土官总管弄积刚刚去世,这是她人生第二次丧夫了。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弄积的哥哥法叔,还没有等到替职就去世了,她转嫁了自己的小叔子弄积,并生了儿子海积。弄积去世的时候,其子海积尚幼,仅仅十岁而已,还远远不能承担一个土司的职责,因此,罗婺土官总管这份大任就由商胜扛下了。

商胜继位不久,遇到明太祖朱元璋对云南用兵。与罗婺部有姻亲关系的乌撒、乌蒙以及芒部先降后叛,后被残酷镇压。蒙古人梁王把匝刺尔瓦密拒不投降,最后兵败投滇自尽。锐不可挡的明军很快占领了昆明。面对明军如此强大的攻势,为使千里江山远离战火,为使罗婺众生免遭涂炭,商胜毅然决定归附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商胜将元王朝颁赐给她的金牌印信,缴于明朝官员千户徐某,自备粮米千石,从秀屏山下的南甸城出发,到金马山迎接明军将士,以表归附诚心。商胜来归,得到明军的欢迎和接纳,被委任为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第二年九月,商胜到南京朝见明皇帝,明太祖授商胜中顺大夫、武定军民府土官知府。

洪武十六年至二十六年,商胜在任期间,武定府辖和曲、禄劝二州,元谋、南甸、石旧、易龙四县,建府治于禄劝南甸。

清乾隆年间的禄劝知县檀萃在《凤氏本末》里,对凤氏首位女土官商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商胜虽蛮婺,而识天命所在,首先归附,又善于抚蛮,质直宽恤,夷民安业,地方宁谧,可不谓贤呼!”

正如檀萃所言,商胜在位的10年间,滇中、滇东北地区的彝族土官叛服无常,而商胜却始终与明朝精诚合作,使武定禄劝地区出现宁谧安定的形势,使地方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商胜的明智和慧心,为罗婺地区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进一步巩固了罗婺部在云南政治史上的地位。商胜作为一个封建领主,能够体恤人民,宽厚待人,使其管辖地区的人民安居乐业,地方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确实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人。商胜此举,从国家统一、地方安定、民族发展的角度出发,既受到了中央王朝赏识,亦得到当地人民拥护。使罗婺地区出现宁谧安定的形势,使地方经济获得向前发展的条件。

商胜之后,其子孙继续沿用她的治政理念,与中央王朝保持密切来往,到其曾孙凤英时期家族政治权力发展到顶峰。1511年,凤英病逝,其子凤朝明袭土官职后,其势力开始衰退,其孙凤昭时,凤氏发生了历史上第一次反抗朝廷的战争。明隆庆年间,中央王朝在云南改土归流的大幕已然拉开,凤氏是较早遭遇冲击的土官势力之一,由于凤氏的屡屡抗争,灭顶之灾已不可逆转,历经宋、元、明三朝的古老而显赫的政治家族,最终被改土归流的狂野战车,碾碎在明末的战火烽烟里。

武定地区土官统治的解体和流官制度的建立,是在凤氏土官的强烈反抗中进行的。从明嘉靖七年(1528年)到明末清初,凤氏抵制改流和图谋恢复土官统治的较大规模的反抗就有七次之多,每次反抗都引起了大规模的战争。三台山凤家城是历次战乱中凤氏和族人最后退守的据点,却不幸毁于天启年间的第五次土官反抗。凤氏最后的毁灭是历史的必然,亦是几千年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不管多牢固的堡垒,皆抵不住内忧外患。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5册)

作者:中国国家博物馆 著,童趣出版有限公司 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