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堂│王厚祥:如何学好狂草《古诗四帖》(6)

 陇上撷英斋 2018-07-21

 

2.“行”,即处于起笔和收笔之间,再除去转折部位的行笔阶段。行笔阶段是构成文字的主体,如在行笔阶段不讲究,就会更加清晰地表露出笔法单一的缺陷。《古诗四帖》中行笔过程的笔画有宽窄、薄厚、流涩、向背、曲直等诸多变化。前面我们讲到,《古诗四帖》是继承了纯正的魏晋古法的。古法用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更加接近自然法则。所有行笔当中的变化皆从书写中笔锋的科学使运中来,皆从字法、笔意的原始对应中来。

图中“岩”、“景”、“四”、“南”、“宫”等字的横画,“哗”、“赞”、“帝”三字的竖画均以筑锋起笔,有挫动、涩行、提按等行笔变化

比如“北阙临丹水”中的“丹”字,不懂得古法的科学使运,绝难写出其盘曲线条的精彩变化。“上元酒”中的“酒”字,“三点水”后向上牵引的线为什么中段变粗?那是表达了横画的起笔。再比如“同来访蔡家”中的“同来”二字,“同”字右上角为什么弯曲?是楷书抱角笔法的延长。“来”字竖画起笔后为什么弯曲?那是起笔动作在行笔中完成。不懂得这些,任何行笔中的变化都是刻意和没有道理的。

“丹”字精彩的盘曲是科学使运的结果;“酒”字“三点水”后牵引上的变化是加进了横画的起笔;“同”字右上角的弯曲是延长了抱角的转换动作

①宽窄变化:笔画宽窄在古法中是使转的结果,而不是提按的结果。

“丹”字是最杰出的代表。研习时要想一想“丹”字的线条变化能通过提按完成吗?

②厚薄变化:中锋、侧锋是形成薄厚的最根本原因。

这里“丹”字还是最典型的。整个字基本都是侧锋,还有“临”、“龙”、“泥”、“玉”等字的部分笔画也是侧锋。而“访”、“实”、“散”、“非”四字则是典型的中锋,线质圆厚

③流涩变化:速度、笔势和笔法都能产生流涩变化,快速易流,慢速能涩;顺势易流,逆势能涩;铺锋易流,绞锋能涩。

“北”、“阙”、“临”三字顺势、快速、铺锋俱备,是流的典型,其余几字或慢速,或逆势,或绞锋,显得十分凝重

④向背变化:向背乃阴阳,有向背才有平衡。

图中“王”、“子”、“中”是横向笔画的向背,“复”、“清”、“旷”是纵向笔画的向背,“既”、“丘”、“ ”、“区”既有横向笔画的向背,又有纵向笔画的向背

⑤曲直变化:曲直变化要自然而有根据,应符合字法和笔意的要求。

狂草作品由于行笔速度较快,多流动的曲线是自然现象。然而,直线在作品中又起着关键性的调解作用,没有直线的调解,整幅作品就会趋于软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