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咖声音丨易跃春:提质增效、创新融合,推进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蕴德悦茗斋 2018-07-21



5月10日,以'跨界创新、智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光伏+创新发展论坛暨领跑基地技术交流会'在美丽的江苏省宝应县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易跃春在论坛开幕式发言中指出,光伏产业进入了提质增效新阶段,领跑基地建设推进了光伏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和综合发展。技术创新、跨界融合,将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绿色和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成为主旋律


光伏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电力体系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光伏发电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作用逐步显现。易跃春介绍说:'我国光伏发电年度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连续3年全球第一;2017年度新增5306万千瓦,同比增长54%,发电量11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8.6%,占全部发电量的1.84%;2018年一季度新增965万千瓦,同比增长22%,发电量3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

 

这一系列数据背后是光伏全产业链建设能力整体的提升。电池组件产能高比例增长,2016和2017两年的时间,国产电池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4%和41.2%;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和39.7%。产品技术水平持续进步,晶硅组件转换效率以每年0.5%的速度持续提升。这一切犹如一股由内而外迸发而出的原动力,激励着整个产业不断发展。

 

光伏产业的进步不是一两个点的爆发,而是不同维度立体推进的连锁反应。在光伏电站建设方面,已然不是单一的或集中或分布的简单叠加,不同的电站建设模式已经超乎想象。

 

易跃春介绍说:'光伏电站建设形式向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地面建设与建筑物建设相结合方向发展。2017年度新增光伏:集中式占63%、同比增加11%,分布式提升至37%、同比增长3.7倍;2018年一季度新增光伏:集中式占20%、同比下降了64%,分布式同比增长217%。'

 

'光伏电站建设市场朝中、东、西部方向均衡发展。2017年度新增光伏:华东地区1467万千瓦,同比增加1.7倍,占全国27.7%;华中地区1064万千瓦,同比增长70%,占全国的20%。西北地区622万千瓦,同比下降36%。'

 

'光伏电站建设内容也由单一化功能,向多元化、综合化利用方向发展。水光、农光、林光、渔光、建筑一体化,以及扶贫等多种形式并举。'

 

取得这些非凡成绩是光伏发电市场建设不断完善的结果。易跃春认为,从规划管理到对市场环境建设进行规范,从加强专项管理到推动技术的进步,目前国家都有或正在制定相应的规范性文件进行管理,无序化的市场建设得到了有效遏制,弃光问题也逐步缓解。2017年全国弃光电量73亿千瓦时,弃光率同比下降4.3%;2018年一季度弃光电量16.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0%。

 

基于上述成绩,易跃春认为光伏产业发展的目标也在不断完善、调整。他指出:光伏产业发展的宏观目标是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发展的重点要从提高规模转向提质增效和推进技术进步。近期的发展目标在于推进技术进步、产业升级、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实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目标旨在推动平价上网


从第一批到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基地建设给整个行业带来的是持续有力地推动光伏行业技木进步和电价降低。易跃春认为,领跑者基地建设的目的是通过市场化方式支持先进技术示范,以促进技术进步为基础支撑,加速先进技术市场应用转化,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从第一批的技术能力分值占比15%,到第二批的技术能力及方案分值占比30%,再到第三批的应用领跑基地技术与产业先进性及技术方案分值占比35%,技术基地技术与产业先进性和技术方案分值占比甚至高达80%。让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光伏领跑者基地技术能力已成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组件转化效率的不断提升也将成本降低和电价下降幅度逐步拉大,逐步接近火电标杆电价。

 

易跃春介绍说:'第二批光伏领跑者基地落实项目边界条件,择优、综合选择开发企业,引入价格竞争机制,电价水平分值占30%。尤其是内蒙古乌海基地入选企业平均电价较第一批下降幅度达36.3%。第三批光伏领跑者应用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竞争力度,促进成本降低。在引入基地间竞争基础上,基地内项目开发企业竞争电价分值占35%,基地电价下降幅度进一步增大,达到32%-41.8%。'


跨产业融合谱写新篇章


光伏电价不断降低,让企业在基地建设与跨产业结合方面提出了更多的新要求,也将产生新的机遇。从第一批单纯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到第二批的生态治理和综合利用,再到第三批的沉陷区治理与农、林、牧、渔业的跨产业结合,光伏行业已呈现多元化发展之势。

 

易跃春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创新引领、绿色低碳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光伏行业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创新驱动和跨界融合,不断破解发展面临的弃光、用地和补贴等热点、难点和瓶颈问题,推动行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要利用大数据,做好清洁能源消纳;要加强规划指导作用,做到电源和电网、消纳市场兼顾;此外,要加快技术研究和创新示范,做好预测预报、智慧能源、微电网,多能互补、储能、能源互联网等相关工作;注意加强机制体制创新,在节能调度、配额制、电力市场等方面发力。'

 

在产业跨界融合方面,易跃春指出:'一是要开发与利用兼顾,促进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创新和跨界融合,破解行业难点;三是要坚持技术进步、金融创新,促进成本降低;四是要创新发展方式,扩大光伏应用范围。让光伏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发展目标。'


来源:能源发展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