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在文澜塔下、印心石上等你千年。

 陶文毅公七代孙 2018-07-22
阅读 10501

封新跃

我站在文澜塔下、印心石上己等你千年。

这是我的家乡,我生於斯长于斯,这里有我许多童年的身影和足迹,这里有我很多的渴望和遐想……

文澜塔位于安化小淹镇、资江岸边的石门潭,南岸是石峰村,北岸为陶澍村,陶澍村原名叫陶家湾、青桑村等,因清两江总督陶澍官厅在这里,后人为纪念他,故改名陶澍村。

文澜塔1835年建在石门潭北岸的石山嘴上,距水面高约二十米;通高24米,八方七层,全部用青条石砌成。塔南向第一层门楣上镶嵌汉白玉'印心石屋'碑,长1.2米,宽0.8米;题跋为'道光乙末嘉平月建',落款为'御书赐之'临摩的道光帝赐嘉平月款'印心石屋';南向第二层门楣上镶嵌青条石'文澜塔'碑。第四层至第七层义角悬铁铃三十二个,经过百多年的风吹日晒,大部分铁铃已脱落,现只存六个了。

小时候我就常在塔下徘徊,通过塔尖望着天空发呆,对庄严的塔身我有一种敬畏。我一直喜欢听塔上的风铃声,一直盼望有一个风铃会为我掉下来。

陶澍(1778~1839),字子霖,号云汀,安化县小淹人,曾任两江总督。陶澍在倡海运、改票盐、治江河、赈灾荒、肃吏治、焚鸦片、抵外侮、育人才诸方面治绩卓著,是湖湘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推导者。

石螃村,是湖南安化境内资江北岸的一个小山村,位于安化冷市镇大桥管区,现已更名为发榜村,更名应该与陶澍中进士登皇榜有关。

村中那脉清澈的溪流,哺育了一位中国古代向近代转变时期的关键人物——陶澍,他的出现,引导并影响了中国历史与湖湘近代人材的发展。当初,少年陶澍跟随父亲,从轿顶山下的老屋出发,沿石螃溪到资江边,再乘船去益阳,去长沙,跟着父亲至梅山书院、岳麓书院随读。

对面双福望七星,一对石榜守洞门,渡船锅耳龙珠岩,一顶纱帽陶澍戴。

双福望七星,石榜低头守洞门,龙珠锅耳岩,一顶纱帽冇人戴。

我姨父就在发榜村,小时候我经常在那里流连忘返。虽然陶家远祖曾为东晋大臣,但是到陶澍出生时,家道已经十分清贫。陶澍父亲以设馆授徒为生,见长子陶澍资质不俗,便将其自小带在身边随馆受教。虽然我没在石螃溪能够见到一处名人故居,但自小对陶澍有一种深深的敬仰。

我曾找到一块像玉一样的四方石头,非常漂亮,那时太小在山路上拿不动,我只好藏在七星岩下溪边草丛里,事隔多年,我多次寻找不见,心至今有戚戚焉。

少年陶澍或许并不知道自己会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风云人物,但是他一心向上寻求个人发展的理念却是从小就有的。激励他的不仅仅是父亲的教育,也有家乡那些关于自己的传说。站在老屋前眺望七星岩、锣钹岩时,他是否质疑过,自己出生的那个晚上,真的出现过七星岩亮、锣钹岩响的情景?放牛的时候,他也一定爬上过七星岩,用手抚摸过岩壁上天神凿出的北斗七星;一定也曾攀上过对面山上那道嶙峋石块垒成的龙脊,俯伏在那里,盯着溪中那块巨大的圆形石头好奇地琢磨,难道,那块石头真的是巨龙嘴里吐出的龙珠?这些事物,真的与自己的出生有关吗?还有纱帽岩,由它衍生出来的关于官帽的联想,大概也足以让少年陶澍独自憧憬并定位自己的未来。无疑,父亲的教导与家乡的传说,无一不赋予他自觉求进与积极向往的动力。少年陶澍的高远志向与超人气魄,表现在他以'安化'二字所作的对联中:安邦定国,此所志也;化雨催春,愿普及之。

小时候我就从爷爷、外婆、父母口中听了许多陶澍的故事,只是很多也记不太清唽了。印像最深的是妈妈告诉我陶澍七岁时为一个榨油坊写的一副对联:

油盆似月,照见万里长江。

搾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那份磅礴气势,足以实现他人生抱负。

还有一说:

榨响如雷惊动满天星斗

油光似月照亮万里乾坤


妈妈还说:陶澍小时候去帮人家放牛,可牛一口草都不吃,因为牛也敬畏陶澍以后是伴君王,是一个扭转历史车轮,是大富大贵之人。

石门潭水深千尺。我二姨父告诉我,当年用了十二副箩索,吊一副石磨还沉不到底。一副箩索可是十二米长啊。

潭里漩涡众多,架排人都不敢从那过。据说潭下有条地下阴河,不知通往何方,老人说是东海。潭里还有一条大蛇,估重有一吨多,快成龙了。

潭里阴沉木很多,都是炭化成石很古老了。

宝塔顶上有一口尚方宝剑,是道光皇帝御赐的,传说中是新化一个侠盗用轻功飞上塔顶盗走,又凌波微步从江面逃去。

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七岁的陶澍考中秀才,但这并非他的最终理想。随后,他借住在资江北岸的水月庵,潜心研读经书传注及诸子、史学,只待他日求取更高的功名。水月庵位于文澜塔附近,已于数年前被毁,我无缘见到。魏源的《太子太保两江总督陶文毅公行状》对此有所描述:庵俯石门潭,两岸壁立,有方石峙出江心,公所署'印心石屋'也。

'云气空中接,江声足底哗'。这是陶澍为文澜塔撰写的一副对联。文澜塔与水月庵相邻,于道光十六年由陶澍出资兴建。古塔矗立江畔,下临石门潭,塔身由巨石砌成,共七级,高二十余米,呈八角状。走近古塔,抚摸它粗励的层面,想像当年,塔角上悬挂的风铃在江风中摇动,那清越的铃声,数里可闻。它们沐风雨,观星月,对于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陶澍,一定也是心心相系的,陶澍在漕政、盐政改革中经历的一波一折,都被它们从风声中识辩出来,再经由它们传递给家乡父老。而今,那些残存的风铃已经锈蚀,再也敲不出清亮的声响,但是,它们见证了几百年的沧桑,它们每摇晃一下,就为我们翻开一页风云历史,为我们讲叙一段春秋史事。古塔的第一层,镶嵌着一块已经稍显裂痕的汉白玉匾额,道光皇帝御书的'印心石屋'几个大字仍然遒劲,它们穿越一百多年的时光,仍然闪现着一个臣子被皇帝褒奖的荣光。

1835年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按惯例进京向道光皇帝述职,道光帝对陶澍在两江总督任内推行的各项改革措施非常满意,先后召见他了14次,并多次留于寝宫闲聊。有一次,道光帝询问到陶澍家乡山水风光如何时,陶澍跟道光帝讲述了家乡安化的风物人情,更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家乡石门潭'三公抢印'的景致和故事。

老家在湖南安化小淹陶家湾虾公山下的资江岸边;资江流过家门约三里许,两岸石壁屹立,如大门一般,江中水清莹透砌,深几十丈,故曰石门潭,潭中有一大石头凸出水面,方正若印,人称'印心石'、又称'官印';潭两岸有三座大山,俗称'鸡公山'、'蜈蚣山'、'虾公山';山上岩石奇特、木树茂盛,山脚均朝向'印心石'伸入潭中,远望则成'三公抢印'之势,鸡公是陆上动物,下不得水,无法得官印;蜈蚣可以入水,但必从鸡公旁边过,害怕为鸡公所食,不敢抢官印;虾公得天独厚,水中自如,抢得官印(相传陶澍为虾公精转,夺得官印,才会入翰林,总理两江)。

陶澍还介绍'印心石'北岸岩石上有座水月庵,小时候曾随私塾先生的父亲在水月庵启蒙读书,小小年纪的他特别喜欢石门潭周边的景色,及'三公抢印'的故事,特希望自己成为'虾公精'抢得'官印',走出安化,走向更远的地方,对国家、对人民、对家乡做更大的贡献。所以为水月庵取名'印心石屋'。

道光帝听后,尧有兴趣,问是'诗屋'吗?

陶澍说:是石屋,因在'印心石'旁,故得名'印心石屋'。

第二天,朝中军机大臣捧着道光帝亲笔书写的一幅'印心石屋'墨宝赐予陶澍,字高六寸左右,笔划苍劲,题跋'道光乙末嘉平月',落款'御书赐之';中加盖'道光宸翰'、'虚心实行'两方印。满朝文武都对陶澍非常羡慕。

不久,陶澍又被召见。道光帝问起赐字之事,陶澍忙磕头谢恩说:皇上亲笔题写匾额,是旷代的荣耀,我非常感谢。宋太平兴国年间,太宗曾用飞白字体为大臣苏易简题过'玉堂之署',至今传为佳话,但那是翰林院公署,不是私人书室,因此我得到这真是少有的光荣。我朝康熙年间,皇帝也曾几次为臣属题字,如王士正的'带经堂',宋荣的'清德堂',他们都是呈蒙皇上题字而后建堂的,不像我是先有屋而得皇上题字的。

陶澍如数家珍似的举出许多皇上给臣下题字的例子,引得道光帝'龙颜大悦'说:'我的题字你将悬挂何处?'

陶澍说:'我幼时读书的'印心石屋'乃茅棚草舍,如今也离家17年了,那屋不知是否尚在,我当另建石屋,打算先刻字于石上。'

道光帝又问:'你说的石门是何人所建?'陶澍说:'石门潭南北两岸俱是高山,石脚横截过江,对峙如门,是天生的石门,不是人力所能为,石壁高的有七八丈。'

'有那样大的石壁,还是把字刻在石壁上好,那应该要把字写大一点才好,前几天写的太小了,我大字比小字写得还好,再写一幅给你。'

第二天,道光帝又亲书'印心石屋'大字一幅,长九尺多,字高宽各一尺六寸许,题跋'道光乙末腊日',落款'御书',题首印'清虚静泰'、尾押'慎德堂御书宝'。

陶澍认为御书是稀世之宝,并且皇上为他一书再书,两幅并赐,真是莫大的荣耀。当年陶澍就命家人在老家总督府院内建御碑亭悬挂汉白玉'印心石屋'腊日款碑;并在当年他读书的水月庵旁建'文澜塔',嵌汉白玉'印心石屋'嘉平月款碑于塔上,在对岸的乌龟岸崖壁上摩刻'印心石屋'腊日款四个大字,称其'御书崖';同时还在他所到过的名胜之处勒石摩刻,以示荣光。


文澜塔建好后,在当地不但是一座纪念塔、还是一座风水塔,自建成起就与周边的城墙岩、印心石等山水融为一体;同时文澜塔正处于安化黑茶从资江起运,运销长沙、武汉、西北及俄罗斯、蒙古等地的'万里茶道'上,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为万里茶道安化段的一个重要的航道航标。

陶澍从资江北岸出发,走上了他三十七年的臣宦生涯,为中国历史翻开了云风变幻的一页。陶澍从翰林院编修到监察御史、川东兵备道、按察使、布政使、巡抚,至两江总督。这一期间,陶澍的经世思想得以萌发并通过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陶澍受归有光、高攀龙、顾炎武、王夫之等经世思想的影响,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力主通经致用,形成了自己尊重历史、重商富民的经世思想,并且结识了纪昀、贺长龄、贺熙龄、林则徐、魏源、胡林翼、左宗棠等良师益友,为他成为当时经世派的领袖奠定了基础,对湖湘人才的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孟森在《明清史讲义》中,这样形容说:'嘉、道以后,留心时政之士大夫,以湖南为最盛,政治学说亦倡导于湖南。……而澍以学问为实行,尤为当时湖南政治家之巨擘。

陶澍生前最后一次回乡,是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这一年,陶澍五十九岁。按照人生的自然规律,这个年龄的人生亦如下午四时的阳光,虽然不是特别亮烈,却因为经历了初升的丰艳和正午的饱满而显得更加纯醇。这次回乡,陶澍在院子里植下了皇帝御赐的两株玉兰。现在,这两株玉兰已经长得十分高大,树干粗近三米,枝繁叶茂、俊逸挺拔,它们矗立在陶澍中学的校园,其老根曲虬苍劲,紧紧吸附在泥土之中。

这一年,二十五岁的左宗棠在醴陵渌江书院主讲,陶澍回乡路经醴陵,左宗棠应县令之请拟写了一幅题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陶澍见了'即询访姓名,敦促延见,目为奇才。纵论古今,至于达旦,竟订忘年之交。'次年,左宗棠会试不第,转道南京拜会陶澍,陶澍待以上宾之礼,并求聘左宗棠之女为幼子陶桄妻,结为儿女亲家。十九年(公元1839)六月初二,陶澍于两江总督任所'端坐而逝'。'病中无一语及家事……卒之前江宁大雨,犹令人扶立默祷。'(刘鸿翱《陶文毅公家传》)



陶澍去世时,其仅存的第八子陶桄才七岁。左宗棠安居小淹,为陶澍管家教子,即使胡林翼推荐他到林则徐门下当幕僚,贺熙龄胞弟贺桂林以优厚条件请他去教书,他都婉言谢绝:'来命虽殷,成言敢食?且辞少就多,避寒就燠,寸心可念,十啄难辞!'直到道光二十九年,才携陶桄到长沙设馆授徒。春秋八载,宫保第的玉兰树,见证了这一段义胆忠心扶孤抚幼的岁月。

曾国藩与左宗棠是同乡后来交恶。

曾左二人是湖南同乡,当年曾国藩在湖南办湘军时,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两人同时为晚清效力组建湘军和楚军。由于政见不同,两人反目,但左宗棠与曾国藩所争的是有关军国大计方面不同的意见,而不是争权竞势。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湖南湘阴人,号湘上农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将领。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自幼聪颖,14岁考童子试中第一名,曾写下'身无半文,心忧天下;手释万卷,神交古人'的对联以铭心志。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陶澍虽然官至两江总督,但他博学爱民、廉洁自律、坚毅沉着,勤奋尽职。他曾多次临危受命,冲破层层阻力为皇朝建功立业,身后被朝庭议定谥号为'毅公',道光皇帝'加恩晋赠太子太保衔,照尚书例赐恤,入祀贤良祠',并在《御制碑文》中给予极高的评价:'挽鹾纲于积弊之余,独排众议;奠河流于既平之后,务策万全'。

印心石屋摩刻在这石崖上。我在这儿要问下当地政府,你们是怎么去爱护保护这份荣誉这份安化人骄傲的,路口一个垃圾站臭气熏天,路旁一个排污瀑布,更是惨不忍暏,电线横牵,垃圾密布,根本无路可走,或许也更没有像我一样的有心人专程来瞻仰。

作为家乡人,你心中有愧有痛吗?

看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为陶公尽折腰!

谨向《资水印心》原创作者喻俊仪(安化作协秘书长)致以深深谢意。我文章的许多段落出自她的手笔。一个小时匆匆而就,原只想留给自己看,讲故事给女儿听,不想网上传播这么快,我不是一个专业写手,和她一样只是热爱了自己的家乡,我己向她致谦并求得了她的谅解,请广大读者包容我的不是。

我从不敢忘却家乡,我深爱着这片土地。家乡还在发展建设之中,家乡还有一些不尽善完美的地方,但需要我们每一位的努力,家乡需要你的关注和支持!

我站在文澜塔下、印心石上等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