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农民发现一文物,距今3000多年,专家:见证了武王灭商

 好了明理 2018-07-22

陕西农民发现一文物,距今3000多年,专家:见证了武王灭商

导语:陕西临潼,其地理位置在历史上颇受帝王青睐,千百年后,也自然成了考古学家的聚目之地。众所周知,1974年3月,陕西临潼县骊山镇西杨村的一位农民在打井时无意间发现了兵马俑,届时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两年后,在距其不足15公里的地方,一位农民又发现了一处西周遗址,其中一件青铜器深深吸引了考古学家的目光。

陕西农民发现一文物,距今3000多年,专家:见证了武王灭商

西周利簋

它就是西周利簋,形为圆形两耳方座,高为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达7.95千克,器身和方座分别饰有饕餮纹。其中器内铸有铭文4行33字: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其大意是: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又于第八天后的辛未日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陕西农民发现一文物,距今3000多年,专家:见证了武王灭商

牧野之战

简而言之,它记录了一个历史性的大事件——那场武王伐商的“牧野大战”,它也因此被称为“武王征商簋”。但这简短的33字却在考古界引起了一阵讨论的热潮,考古学家们把一个关键性问题指向了利簋的制作时间。据称:在西周时期,各代王的称号,例如文、武、成等这些都是谥号,也就是在他们去世之后根据其一生品行所制,在位时一律统称为“王”,因此可以看出,这篇铭文是在周武王去世后、成王在位时由右史利追述的。

陕西农民发现一文物,距今3000多年,专家:见证了武王灭商

随后,专家根据其出土地的炭样本测出,武王伐商之战大约发生在公元前1050-前1020年,而天文学家又对铭文中记载的“甲子”和“岁”等进行天象分析,最终计算出这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这对于商周两朝的分界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2002年,它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2003年,又被归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9年后,《国家人文历史》将其评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虽然利簋出土距今已有40多个年头,但关于它的一些细节性问题至今仍然存在着争议,期待专家们能给出越来越多的新发现。

文/子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