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介绍一种不同的“气至”与“得气”

 景水观 2018-07-22



关于“气至”与“得气”的管见

张瑞峰, 谢元华



“气至”、“得气”是针灸学基本的概念。


“气至”、“得气”,通常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两种: 一是指针刺时患者的感觉和反应, 如酸麻胀、肌肉抽动、肠蠕动改变等; 一是指针刺时医者针下的沉紧之感。也有人认为两种都是。


对于第一种解释, 有人提出过疑义。并且不管是何种解释, 影响得气的首要因素并不在于时间 , 但是在《内经》中却极其强调时间因素。再如, 按这些解释, 气至、得气都是在针刺以后发生, 但在《内经》中, 气至亦可发生在针刺以前。再如通常强调气至而有效, 而皮内针、激光针、腕踝针等, 都不要求任何气至、得气(针感) , 但对于其适应症却仍可取得良好疗效。


面对此种种矛盾, 有必要对气至、得气的实质进行重新考虑。因此本文从经典入手, 对气至、得气进行初步探讨, 认为“气至”当定义为“左手感应到的如动脉之状的搏动感”。“得气”当定义为“候气之至时, 无失其机, 而施针法”。


《难经·七十八难》曰:“当刺之时, 必先以左手厌按所针荣俞之处, 弹而努之, 爪而下之, 其气之来, 如动脉之状, 顺针而刺之, 得气, 因推而内之, 是谓补; 动而伸之, 是谓写。”《难经·八十难》云:“所谓有见如入者, 谓左手见气来至, 乃内针, 针入见气尽, 乃出针, 是谓有见如入, 有见如出也。”


从中可以看出: 


第一,“气至”发生在进针之前, 而非前述的进针后得到的患者或医者的感觉; 


第二,“气至”是通过左手感应到的, 而非刺手(右手) 或患者; 


第三,“气至”当“如动脉之状”,而非前述的患者与医者的感觉; 


第四,“得气”发生在“气至”之后——得气至之时机, 乃施补泻。


因此, 所谓的“气至”, 当指左手感应到的如动脉之状的搏动感。


因此,《灵枢·九针十二原》才说:“机之动, 不离其空, 空中之机, 清静而微。”而所谓的“得气”, 当指得(候) 气至之时机, 而施针法。因此《灵枢·九针十二原》又说:“其来不可逢, 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 不可挂以发”, 因气之易失也。


《素问·离合真邪论》:“候气奈何? 歧伯曰: 夫邪去络入于经也, 舍于血脉之中, 其寒温未相得, 如涌波之起也。时来时去, 故不常在。”这里虽讲的是候邪气至, 但描述的特点与上文所讲的“气至”含义一致, 都是“如涌波之起”, 与后世所论述的感觉不同。(至于依时候气, 参见《灵枢·卫气行》。) 


又《灵枢·卫气》:“取此者, 用毫针, 必先按而在久, 应于手, 乃刺而予之。”其中“应于手”, 注家如马莳、张介宾随文解释为“其所应手”、“候其气应于手”等, 但怎么应手却不详细, 很难得知是否与经意相合。根据前文的论述, 此处的“应于手”, 当指气至如动脉之状应于左手。可以解释为: 必先按而在久, 必先候气也; 应于手, 气至也; 乃刺而予之, 得气至之后再刺之。


又《灵枢·邪客》:“故本腧者, 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写, 因衰而补。”可解释为“因气至之来动盛而写,是谓迎之, 因气至之动衰去而补, 是谓追而济之”。这也即是《灵枢·寒热病》:“刺虚者, 刺其去也; 刺实者, 刺其来也”之义。类似文字也见于《灵枢·卫气行》。


又《素问·调经论》:“写实者, 气盛乃内针。”气盛者, 气动之盛也, 指左手感应到邪气之至如“波涌之陇起”之盛, 然后刺而迎之。《素问·离合真邪论》中“待邪之至时而发针写矣”及“候邪不审, 大气已过”等语句, 亦可等类观之。


又《素问·调经论》说:“动气候时, 近气不失, 远气乃来, 是谓追之。”如果将“动气”解释为“气至之气动”。则全句解释起来会显得更加流畅: 气至当依时而候, 不失其至之时机, 随其衰去而追之, 才可留针待远气之来,“方实而疾出针”。对于这句话, 王冰的注解更恰当:“近气, 谓已至之气; 远气, 谓未至之气。欲动经气而为补者, 皆必候水刻, 气之所在而刺之, 是谓得时而调之。追, 言补也。”


因此, 综上所论,《内经》《难经》中的“气至”当为“如波涌之陇起”或“涌摇”, 类似于动脉搏动的一种动态感。


至于得气,《灵枢·终始》:“深居静处, 占神往来, 闭户塞牖, 魂魄不散, 专意一神, 精气不分, 毋闻人声, 以收其精, 必一其神, 令志在针, 浅而留之, 微而浮之, 以移其神, 气至乃休, 男内女外, 坚拒勿出, 谨守勿内, 是谓得气。”从中可知: 先凝神定志, 浅而留之, 微而浮之, 以移其神, 是促其气至, 气至之后, 再用后法, 男内女外, 无失时机, 即谓得气—— 得气至之时机而施针法。


将“气至”、“得气”作如此理解, 可以更容易理解《内经》中所云的补泻方法。同时, 对于《难经》的“不得气, 是谓十死不治也”, 才不至于采取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同时, 对于经典的“留几呼”, 进针深度(《灵枢·经水》) 和四时误刺的不良后果(《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素问·诊要经终论》) 才能重新考虑其正确与否。


但是, 有两个问题尚须明确。


第一, 据上所云,“气至”发生在进针之前, 那么在气未至时, 是否也可以先进针以待气至?回答是肯定的。


《素问·离合真邪论》云:“帝曰: 不足者补之奈何? 岐伯曰: ⋯⋯呼尽内针, 静以久留, 以气至为故, 如待所贵, 不知日暮, 其气以至, 适而自护, 候吸引针, 气不得出,各在其处。”又如上《灵枢·终始》所云。又《难经·七十难》云:“春夏温, 必致一阴者, 初下针, 沉之至肾肝之部, 得气, 引持之阳也; 秋冬寒, 必致一阳者, 初纳针, 浅而浮之, 至心肺之部, 得气, 推内之阴也。”


第二, 气至是如动脉之状而非动脉之动和肌肉瞤动。这与胡秀岭(浅谈“气来如动脉之状”与“气来如鱼吞钩”[J ]. 中国针灸, 1998, 18 (11) ∶702.)将动脉搏动认为是气来如动脉之状, 将肌肉痉挛或瞤动认为是气来如鱼吞钩是不同的。胡秀岭此处所云, 当指动脉搏动, 是用来穴位定位的一种方法。如《针灸甲乙经》的尺泽、委中等穴的定位。这种动脉搏动并没有时间的关系, 与气至之气要依时而候有明显区别, 不可一概而论。至于肌肉的痉挛或瞤动是由于神经受刺激造成的,与刺激有关, 而与时间亦没有明显的联系。


在近几十年的经络实质探索中, 低流阻通道假说是一种遵循经典的经络特性并综合各家成就形成的假说。此假说认为, 经络是一种存在于组织间质当中的(这种在组织间隙的理论与标幽赋的“阳穴在筋骨之间, 陷下为真, 阴穴在郄腘之间, 动脉相应”穴位位置特性相吻合。) 具有低流阻性质的, 能够运行组织液、化学物质和物理量的多孔介质通道。组织液在这个通道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依一定的规律进行流动 , 因此, 就有可能由于压力的改变从而形成搏动, 表现为外在的现象时就形成了如涌波之起的气至。当这种搏动太过的时候, 就迎头击之、泻之, 当这种搏动不及的时候, 就待其过去之后, 推波助澜, 追之、补之。从而使经络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此即迎随补泻之法。


接下来顺便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得气是谓十死不治”。根据此假说, 不得气时说明组织液的流动基本上是静止的或极其微弱的, 根本不可能形成搏动, 是感觉不到的。此种情况下, 机体的功能处于极度衰竭状态, 因此是必死无疑的。而且从中医角度来讲, 此时元阳衰微, 经络不通, 也是必死无疑的。并且, 已经有人发现经络在针刺时的波动会变得更加明显。


有人发现在为别人揉按一些穴位时, 如足三里, 揉到一定的时间时, 常感到指下有一种短暂的搏动感。笔者一次为一病人针右风市时, 在留针过程中偶然观察到, 在大腿部沿着少阳经, 在皮下有一球形凸起从近端向远端迅速移动。根据大腿部的血管解剖, 此定非血液之流动所形成的, 那么它又可能是什么呢?


再如, 常于针合谷穴时, 在留针过程中可以观察到针柄在剧烈的颤抖, 以指触合谷穴, 其处的搏动幅度有时竟超过寸口脉的搏动幅度, 而在针刺以前合谷穴的搏动常常是相当微弱的。并且也有人观察到在针刺时可以感到一种冲动性感觉。以上种种现象现在虽然尚不能就称其为气至, 其机理也不是很清楚, 但可以说明: 在经络上或穴位处是完全可以获得搏动感的。


以上只是初步的探讨, 至于这种气至得气的概念与传统概念的关系, 尚须进一步的研究。


张瑞峰,  谢元华

上海针灸杂志2004 年5 月第23 卷第5 期


分享是一种美德,转发是一种境界。


你的一次转发、有可能会帮助无数人……


转发时请注明原创作者和出处!


针灸中国网(www.acucn.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