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专业所以权威 投稿labweb@163.com 尿蛋白和尿潜血是肾病的常见症状,但细心的肾病患者会发现,医生对待这两个症状的时候,态度大不相同。 尿蛋白与潜血都与炎症反应有关,但尿蛋白之所以更加严重,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容易降低体质。 蛋白质的大量漏出,会影响机体免疫力,使患者更加容易出现其他并发症,不利于治疗和康复。 二是容易加重病情。 蛋白质分子量较大,漏出的过程很容易损伤肾小球滤过屏障,不仅造成更多蛋白质漏出,也可能导致肾细胞萎缩,从而加重肾病。 尿潜血是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的血红素,属于“潜在的血液”。 首先,尿潜血不像尿蛋白那样直接造成肾脏损伤;其次,尿潜血不会大量漏出,引起体内环境失衡。 所以,如果是单纯尿潜血,医生可能不会积极治疗,甚至不予治疗。 但这并不意味着尿潜血不严重,毕竟也是肾脏存在炎症的表现。 之所以治疗相对保守,除了尿潜血确实不如尿蛋白严重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没有针对性的药物。 很多肾病患者将化验单数据的变化当做评判治疗效果的重要标准,这是合情合理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占治疗效果的一小部分。 对病情的控制,也是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尿蛋白复发的频率,每次复发时的程度,药物的敏感度等等。 如果激素治疗尿蛋白很快就能转阴,但复发也很快,则不能证明治疗效果好。 反之,如果连续几年都保持尿蛋白定量1克左右,并且没有其他任何症状,虽然并未实现尿蛋白转阴和停药,但也不能认为治疗效果不好。 肾病治疗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除了关注化验单上的短暂变化之外,更要关注整体病情进展情况。 来源:爱肾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