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郎中学医记】我的大学中医故事62

 AB向往神鹰 2018-07-22

81、知柏地黄丸与金生水

连续地熬夜,加上精进过度,向明很快就显出一脸疲惫。

这几天他突然腰酸,尿又黄赤,整个人觉得后劲不足,再也没法很好地读书了。

消耗过度有一个滞后反应,劳累往往迟来一步。

向明就想,既然我腰酸嘛,又是熬夜过度,用功过度,不就是一个精伤亏损,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我直接补肾不就好了。

《黄帝内经》又认为,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一个人能够心灵手巧,记性牢反应好,全凭肾气充足。肾气一旦不足,做事情就不能愈挫愈勇,不能后劲十足,不能自强不息。

你看那些能够屡败屡战,奋起直追的人,他们一般除了意志力强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肾精保得比较好,肾精一旦保不好,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半途而废。

有个俗语叫做后劲不足,败事有余,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的后劲就看他的肾精怎么样。

为什么很多运动员,在大赛前期,必须严格远离夫妻生活,戒手淫,不能看那些不健康的报道,还有绝对不能熬夜,因为这些都会让心动精摇,元气泄跑。

如果守得不严,在大赛之中很难有超长发挥,而且容易受伤,因为人体精亏过后,反应就会下降,感知就不会那么灵敏。

这就是为何做什么事情都要懂得养精蓄锐的道理,如果不懂得养精蓄锐,养护身体,那么你就不可能用最好的状态,把事情做到最好。

为什么很多有才华的少年聪明伶俐,但是一到中年就庸碌无为,就像刚开始跑马时,你这匹马看似领先,但不意味着他中场能领先,更不意味着他最后能领先。

这是因为年之少,戒之在色这关没有把握好,还有年少切莫透支,这点没有学到,长期透支身心,不管是劳神劳力,还是房劳熬夜,都会让人疲惫,做事效率下降。这样你即使花十倍时间,有时还赶不上人家用一丁点的时间去做。

所以我一向来坚持一个原则叫身体好,效率高,想要做事业要先修身,如果身体状态不太好时,就要及时休整,就像你要经常检修你的车子,不要等上了高速公路螺丝松了,刹车坏了,油不够了,那时才警惕。

向明很快自己就去买了两瓶六味地黄丸,当然这种学医的精神很好,因为以身试药,靠自己体会的医道,才是真正自己的医道。

可有时候要辨证,需要仔细选择,看这药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

谁知向明第一天吃就遗精,第二天吃又遗精,搞得他腰更酸,身体更累,上课都打不起精神,就想睡觉,脑袋空空的,不知老师讲什么,剩下的六味地黄丸他也不敢再吃了。于是他问我该怎么办?

我一摸向明的脉象,果然如我心中所想,他这脉象既虚又亢,六味地黄丸,只能补其虚,不能平其亢,所以一补进去,还没补到骨髓里,就让亢盛的气脉泄出体外,这该怎么办呢?

身体亏虚,又补不得,真是令人头疼。

我便跟向明说,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向明说,指月啊,我只想现在快点好起来,不要再给我打禅语了,我现在脑瓜子都像空了一样。

我说,有一个学子,他特别精进,擅长于弹琴,精进过度了,累到不能继续学习,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劲来。

老师看了后就说,你看看这琴,如果弦调太紧会怎么样?

这学子说,太紧会断。

老师又问,调太松会怎么样?

这学子说,太松,声音弹不好。

老师继续说道,学习如同弹管弦,太紧会断松无声。缓紧得宜刚刚好,从此弹出绝妙音。

这学子听了豁然开朗,从此用一种不紧不慢的学习节奏,既不慵散,也不急功近利,使得学习在不断进步的同时,身心舒调,这样持之以恒,遂成一代大家。

向明听后终于明白我意有所指,他也知道这段时间过度精进所致。

我说,中医讲究的是中和之道,开快车开出交通事故来反而速度慢了,老是懒惰在原地打转,也没有进步可言,所以学习应该是保证身体安全健康第一的前提下,再让学业慢慢地上进,一口饭吃不出个胖子,一桶水浇不出结稻穗的禾苗,只有一门深入,长期熏修,不紧不慢,松紧有度,才会渐入佳境,得偿所愿。

向明也是个聪明人,他说,看来接下来我要把我学习的计划调整调整。

我笑笑说,制定一个至高无上的计划,未必是一个高手,就像要摸到天上月亮一样,这样把难以企及的事情,逼自己去做,会累坏身心,相反如果你制定一个符合自己现状的计划,别一下子就想成为国医泰斗,这样只会让自己心力交瘁,我们只需要走好当下每一步,不知不觉就登上巅顶了。

向明点点头,我知道他心态已经调整过来了。

当心态调整过来时,我们再用药,就像顺水行船一样,会事半功倍。

我就叫向明直接去买瓶知柏地黄丸。

向明愣了说,我六味地黄丸都吃不好,你加多两味药就能吃好吗?

我笑笑说,你别小看这两味药,知母跟黄柏它能清金降火,使你亢盛的肺脉肃降下来,如果把六味地黄丸比喻成用一杯杯水去浇菜的话,那么知柏地黄丸就像降金生水,使天地间来一场雨。

农村有句话叫千勺万勺不如大雨一场,也就是说农民种菜,逢上干旱,你拿桶来浇水,搞千勺万勺还不如来一场雨,这样气降水降,土地滋润,田头不再一派干燥火扰,这庄稼就会长得好。

向明听后点点头,买来一瓶知柏地黄丸,一吃果然不会再遗精了,一瓶还没吃完,腰不酸了,尿也不黄赤了,连脸上一些青春痘都平下去,这就是降金生水的功劳。

五脏六腑如焚,剧烈煎熬,读书过度用功,导致天人交战,身体这种气场,就像天旱不断消耗水分一样,这时天降一场大雨,是大家最希望的,让五脏六腑降一场雨,也是身体最需要的。

而五脏六腑里头管天空降雨的就是肺,中医基础理论讲肺通天气,肺主肃降,通调水道,古人又讲,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人体的大海就是肾,因为肾主水,其味咸。

人体的天空是肺,因为肺司天气,主呼吸。

所以《医门法律》的作者喻嘉言,通过观天地之道,领悟出金生水的道理。

他说,肺气肃降,则诸经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天布云雨,则江河大海莫不沟满渠满。

我们要补肾一定要看到肺,因为金为水之母,金能生水所以一个肺气顺降,脾气不暴的人,他精神相对会好些。

同样一个肺气上逆,焦急较劲,容易激动的人,他吃很多营养都固不住,都会很快弹尽粮绝,身体虚。

所以中医既教为我们有病用药去调治,运用这种五脏的关系去取法天地之大象,同时也用这些医理来保健养生,试图去过一种不急不躁,令金能生水的中医生活。

我知道现在很多片面追求用药物来控制身体,想搞人体降雨,这样是行不通的,必须要生态环保,要自然降雨,身体才会好。

如果你一边又继续急功近利熬夜赶夜车,一边疲劳上火了又想借助知柏地黄丸来给自己降金生水,那这样是在玩弄药物,最后吃亏的肯定是自己身体。

所以中医不仅是用药治病,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82、先天之本——肾

今天中医基础理论的宋老师讲到五脏的肾。

宋老师说,你们都学过后天之本,是脾胃,今天我们要学先天之本,就是人体的肾。

肾它首先能藏精,《黄帝内经》讲肾者封藏之本,精之储也。又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而这肾中之精,就是生病的本源,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全靠它。此精亏虚或不足,必定会导致发育迟缓或提前衰老。

所以年少要戒之在色,这样保藏精气,才能茁壮发育。年老也要戒之在色,保藏精气,才能尽终天年。

你们知不知道从哪些地方来看,一个人肾精充不充足?

向明说,我最有体会,从腰可以反映出来,《黄帝内经》讲,腰者肾之府也。所以腰部酸软无力,或疼痛,大都反应肾精不足。

宋老师点点头说,中医就是这样司外揣内,透过表象看本质,还有呢?

强仔站起来说,我小时候听说过,耳朵长的人寿命长,前几天我读书读到肾开窍于耳,我终于想明白了,肾精充足的人,先天禀赋好,一般耳朵长得比较块。

大家听了哈哈大笑。

宋老师说,有道理,但不能以偏概全,还必须综合看待一个人的寿命。还有呢?

刘敏站起来说,双脚有力,跑得快又不容易累的人肾气好,因为肾主腰脚。

宋老师点点头说,说得好,叶天士讲过,若人向老,下元先亏。也就是说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下老。

也就是说老人肾精不足后,走路不敢走快,膝盖骨不行了,脚软了,没有拐杖都心慌,这就是肾虚脚软的道理。

所以腿部有火力,就代表肾气够,腿部衰老快,说明肾气消耗得厉害。

我站起来说,还有一点补充一下,《黄帝内经》讲肾气盛则齿更发长。也就是说,发育的时候,肾气充足,牙齿长得牢固,头发长得乌黑浓密,那肾气衰会怎么样,人到老的时候,《黄帝内经》讲肾气衰,发堕齿槁。这时肾气亏虚后,头发拼命掉落,挡都挡不住,牙齿也开始松动枯槁脱落。

所以一个人如果生病,你发现他头发乌黑,芽尖齿利,那么说明这种病相对会好些,不容易出现大问题,如果这个人头发没光泽,甚至脱落,就像很多放化疗后的病人,当然还有牙齿掉落,气都不够,这种衰老之病,也是比较难治的。

宋老师听后点点头说,讲得好指月,只有有充分临床经验,才能够懂得这个道理,确实肾中精气充足与否,跟疾病的康复关系很大,如果伤精伤得很厉害,小小感冒都会变得很重,而且一病就会很重,十天半个月都难好过来。

如果肾精中精气充足,一般小毛病靠身体自愈,稍微多休息点,很快就会好。

大家都恍然大悟,原来同样一场流行性感冒,有些人很快就好了,有些人半个多月都没好,为什么呢?

因为作息规律,肾精充足的人,恢复能力强,而作息一塌糊涂,熬夜伤精厉害的,一场风寒感冒都够他受的了。

这就是为何很多城市里的人们,他们越来越怕流感的道理。外国欧美地区的人们更怕流感,一场流感会搞掉很多老人,原来他们普遍提倡性开放,导致过度伤精。

所谓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的,所以老年人死于流感的为数不少,他们很奇怪为什么中国人不太怕流感,原来这跟中国传统的,对男女关系偏向保守,是有很大关系。保守就是保精。

俗话说大风先倒无根树,伤寒先死下虚人。讲的就是一个人不知道保精,经常熬夜,房劳过度,将肾精亏空,那么一场风寒感冒过来,它都会首当其冲。

因为肾精是人体脏腑的根,当树都没根了,风一吹就倒,当人肾精荡尽后,一场风寒感冒都会搞得很凶,特别是年老之人,可能因为一场风寒感冒就诱发心衰肾衰,这样就过去了。

所以人们常说老年人要饮食规律,防寒保暖,这只是向外面防。同时重要的是要保精固气,年少时少伤精,这样就更能尽终天年,而不至于半途中风夭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