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晓权谈写作

 冬天惠铃 2018-07-22

   梁晓权

       文学,作为心灵的灯塔和港湾,并不是神秘的,只要真实就足矣了。

       我喜欢观察事物,从生活中来发现观察。望天、发呆、看田野、观四季的山、水变化,以及江、河、湖、海、泉、溪……还有建筑……

       可是,当爱好文学的人越来越多,文学却越来越淡,如同被稀释了,少了味道……

       具体少了什么味道,我也不知道,只是我不在意那些,发表不发表的,我也无所谓,获奖与否,对我来说也不重要。我为文学而写着,为自己的爱好而行着,这就足够了。

       文学,本来就不是新鲜物,也不是惊奇的,更不是凑热闹。文学,是有筋骨、有气韵、有力量的。

       文学,最基本的就是——写。写什么?怎么写?不是聪明与技巧,而是学识、胆识、学养、修养及趣识的再现。

       文学不是消费性娱乐,而是要深入生活,接近民众,写出好作品。

       文学,是世界的,是广阔的,其潜质本能的大与小,关乎外因与内因的决定性作用,但如果能够被轻易摧毁,也取决于环境与人群,以及心灵的不够坚毅。因而说,文学是用心灵来跋涉的。

       我枯坐陋室,静写清寂。当别的女人花枝招展于鲜花和掌声的妖娆人生之盛年时,我依然沉静地活在、写在我的清寂滋味中……可我从来不曾乏味,不曾厌倦这种独坐陋室的写。我无需向别人解释,也无需向别人证明我的优秀,更无须别人知道我的志趣……

       我就这样写着,我就这样活着。

       无论有路与否,我走着属于自己的路。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认可或满意。而我也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口味而写。我只是我,独一无二的梁晓权,写我的文学,无须张扬,不必卖弄。但基本上有求于我文字的人,我都没有拒之千里之外,也都会因我的文字而受益……而我,却无须那些所谓的“写家”来称赞我。

       我读了那么多的书,写了那么多的字,我也感叹自己的渺小,也感慨自己的才华不够,但我从未曾放弃学习……

       我认为,文学家也是创立自己品牌的过程。一切文字的生成,皆贯穿着你的性格、脾气、涵养、修养、学识、见识……

       时间久了,责任、使命都出现在了文字当中。而写作的兴趣、欲望都会随之亮起文学坐标。

       文学的起浮、开宗立派、文学的各种历程,我认为,都是文学探究的写与思。

       我就这样写着,如同睡觉吃饭一样重要,以自己的文学观而写。

       我不寻求自己的写作是否有掌声和色彩,我只要自己的文学有我的灵魂足矣。

       是的,文学,离不开美学,更离不开音乐的激发,文学也是有印痕的,只要你曾经努力过,曾经走过。

       文学需要细节与不洞察力,不是表象功夫,而是深刻内理。这就是三维空间的透视眼光与长久的发展方向。

       文学观念、文学见解、文学趣味等,不是聪明和技巧,而是智慧与情感的彰显。因而,无论写什么,一切题材,都是心灵情感、精神世界、灵魂世界的超语言升华。其中,渗透着你的呼吸,你的气息,你的味道。但我从不捕捉别人的影子,我写我心,我写我感,我写我悟……

       这就如同我写书法,认真、深刻地研习,从日课、作业、实践,到理论,入心入神地研究。

       一切文学都是具有生命力的,但要懂得怎样去经营,那就是一写、再写、坚持写。写出生命的浪花,写出广袤,写出格局,写出境界,写出达观,写出视野……你的文学,一定是生命力旺盛且生命丰盈的!

       文学是写实的,而不是写虚的,文学的走向与发展,也必定是光明的!

       生命自有安排!

      

                                    2018-5-30于毓鸿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