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管理浪费比生产浪费更可怕

 伟天英 2018-07-22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精益生产七大浪费,而事实上,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会造成更大的浪费!今天就和大家一起剖析一下管理中的七大浪费。

一、管理工作“等”

在管理工作中等待的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等待上级指示:上级不安排下级就坐等,上级不指示下级就不执行,上级不询问下级就不汇报,上级不检查下级就拖着办。多干事情多吃亏,出了问题怎么办?听从指示没有错,再大责任可分担。很多工作是在多次检查和催办下才完成的,造成极大的浪费。 

  2. 等待下级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没检查、监督。不主动深入调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是被动地听下级汇报,不做核实就做决定或向上级汇报,出了问题责任还可以往下级身上推。 
         

  3. 等待对方回复:已与对方联系过,什么时候回复无法决定,延误工作的责任应该由对方负责,我只能等。追究责任也不怕,我某月某日把这份文件送给对方,这里记录得很清楚,对方不回复我能怎么办?你还是和对方联系一下吧,以免耽误工作。 
          

  4. 等待维修结果:前台部门不主动去维修现场了解服务进度,而是坐等维修的联系,有时还很不耐烦,认为多等一会有什么了不起,却没有设身处地去为客户着想,严重地影响了客户问题的及时解决。 


这些“等待”在工作中大量存在,主要是中层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精神,不愿意承担责任。例如对于较重要的工作,可以用5W1H来进行计划分解,然后进行控制、检查和考核。

 

二、管理工作无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古语说明了秩序的重要性。缺乏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容易产生混乱。但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   


  1. 职责不清造成无序:由于制度、管理等方面原因造成某项工作两个部门都管,却纠缠不休,整天扯皮,使原来有序反而变成无序,造成极大浪费。

    某个部门某个人,当看到一项工作比较紧急,如果不做就会影响到公司利益时进行了补位。这时就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今后这项工作就由你来做吧,责任部门反而放任不管了,这也是一种无序。 
          

  2. 业务能力低下造成无序:素质低下、能力不能满足工作需要都会造成了工作的无序。应该承担某项工作的部门和人员,因能力不够而导致工作混乱无序;

    当出现部门和人员变更时,工作交接不力,协作不到位,原来的工作流程被推翻,人为增加了从“无序”恢复到“有序”的时间。

    一个有效管理者应该是一个规范化的高手,能把复杂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简单化,从而使普通员工可完成无法完成的工作。 

          

  3. 有章不循造成无序:随心所欲,把公司制度当成他人守则,没自律,不按制度管理考核,造成无章无序管理,影响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部门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这种人为造成的无序危害更大。 
          

  4. 业务流程无序:直线职能制的纵向部门设置,对横向业务流程严重割裂,各部门大多考虑一项工作在本部门能否认真贯彻,而很少考虑如何协助相关部门顺利实施。

    通常考虑以本部门为中心,而较少以工作为中心,不是部门支持流程,而是要求流程围绕部门转,从而导致流程混乱,工作无法顺利完成,需要反复协调,加大管理成本。

    曾查阅过几家公司的管理规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公司各项规定很少按照横向业务流程顺序来编写,大多按照纵向部门编写,两个部门间如何交接则语焉不详,实施时就会造成无序。 
         

这些无序出现多了,就会造成管理混乱。管理者应该分析造成无序的原因,抓住主要矛盾,思考这种无序状态中如何使无序变为相对有序,从而整合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率。这是中高层管理者应该注意和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 


三、协调不力企业丧失凝聚力

所谓协调就是指组织中的一切要素、工作或活动要和谐地配合,以便于组织整体目标能顺利实现。有良好的协调,就会出现1+1>2的协同效应。而在管理工作中协调不力,会造成工作停滞等浪费: 


  1. 工作进程协调不力:由两个部门共担的工作出现问题,双方都不主动联系,还需要第三个部门协调,工作进度受影响。某些工作由哪个部门负责没明确界定,处于部门间断层,相互间工作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彼此都观望,认为应该由对方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原来的小问题被拖成了大问题。 
          

  2. 上级指示贯彻协调不力 :对上级工作指示及相关布置工作没传达,没有效协调来落实,工作在本部门出现停滞,形成工作盲区。 
          

  3. 信息传递协调不力:信息流转到某个部门出现停滞,使应该得到这些信息的部门掌握不到,难以有效开展工作。信息没分类汇总;信息没充分分析核实和利用,停滞在原始状态之中;信息不准确,造成计划频繁调整、没效益的加班及库存的增加。更有甚者,把信息视为本部门或个人私有,有意不再传递,则影响更大。  
          

  4. 业务流程协调不力:绝大多数管理活动,不是一个部门所能独立完成的,需要两个以上部门相互配合,按横向业务流来完成。但是由于纵向部门设置对业务流程的割裂,会形成一些断点,如果不能及时搞好协调,业务流程就不能顺利运行,会造成后续流程停滞损失,即使想方设法绕过去,也造成效率降低,还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协调不力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浪费,它使整个组织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团队意识、协调精神,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 

四、经营要素闲置

我们把管理中的库存浪费称为“闲置”。机构重叠,职能重叠……形成人浮于事,使经营要素不能有效利用,造成闲置浪费。 

 

  1. 固定资产闲置:过于乐观估计市场形势和低估生产潜力扩大规模,容易导致固定资产闲置,车间、设备等因开工不足而浪费,使成本升高,利润降低,竞争力下降。

    这种浪费最容易出现在高层领导身上,因为要把组织做大,因此即使有可行性分析,也充斥着乐观估计,甚至有意夸大预期效果。 
          

  2. 职能闲置或重叠:组织设计时为某部门设置了职能,但实际工作中,该职能却没发挥作用,造成部门职能闲置,对相关工作产生影响。

    两个部门承担了类似工作,职责有部分交叉重叠,好像谁都可以负责,其实谁都不负责。错时互相推诿,取得了成绩又相互争功,易导致工作中互相牵制,影响组织效率。 例如客户关系经理与行政经理都有内部检核职责,确都不能100%发挥作用。
          

  3. 工作程序复杂化形成重叠:对一些不重要的任务,上级只承担签字的职能,但如果没上级签字或认可则无法进行,会出现等待和停滞等浪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浪费?

    上级担心失去权力,则下级就会事事请示,长久下去组织就会逐渐僵化,失去活力。这是每一个层级管理者都可能犯的错误。唯有敢于授权,才能简化流程,提高效率。 例如给客户的打折优惠,抱怨客户的特殊补偿等。
          

  4. 人员闲置:人多好办事,都强调本部门工作重要性,增加人员,三人干两人工作。由于工作不饱和,为了避免上级“人浮于事”的批评,就制造额外工作。

    例如增加一个文员,为了填满她工作时间,就会以公司或部门的名义通知其它部门,请提交××计划、总结和报表,于是就制造出了额外的工作,形成了一连串的连锁浪费。而该文员有工作可做了,而且达到了“细化管理”的效果。 
          

  5. 信息闲置:4S店内外充斥着大量信息和原始数据,本应从中汲取有用信息;有些公司信息闲置浪费极其惊人,需从根本上变革,从信息的有目的搜集开始,经汇总、分析、存档、再输出全过程中,找出不准确、不及时的浪费,并进行根除。 
          

扁平化管理、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再造、过程管理等方法,可减少闲置浪费。但更重要的是思想不能闲置,流水不腐,如果能不断用新的管理思想去冲击旧思维,自然会采取有效对策消除闲置的浪费。 


五、应付

工作虽然干了,但不主动、不认真,敷衍了事,不追求最好结果,缺乏实际效果,是责任心不强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浪费在工作中是经常见到的。 

      

  1. 应付基础工作:许多日常的工作没认真去做,不重视日常规范管理,缺乏踏实基础工作,稽核前突击表面工作,以应付检查,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为什么国内ISO9000质量体系资格证含金量越来越低?因为许多都可以把来人摆平,即使出现问题也会与管理者代表内部交流,末次会议上只会开出几个一般不符合项,整改后自然获得通过。应付一下也能过,认真干什么。 
          

  2. 应付检查:没按计划要求去完成,只做表面文章去应付公司检查。人们常说:干没干是态度问题,干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如果检查人员也应付,或碍于情面不指出,就会形成空对空。 
          

  3. 应付导致前松后紧:前面不认真,对后续工作产生较大影响,例如交车时间确认不准确、不及时,就会导致客户等待、车间额外加班等多种浪费。 
          

  4. 应付造成虎头蛇尾:在工作中没计划与自查,做事只做前面,后面就忘做了。工作缺乏主动,让做什么事只是应付了事,不自己严格要求要做得更好。这些都对工作产生极大的危害。 
          

应付浪费主要是责任心不强和素质低等造成的,实际是工作失职,这种浪费对组织损害是隐性的,将逐步侵蚀组织肌体,是慢性毒药。决不能麻木不仁,听之任之,而应健全以绩效为中心的监督考核机制,以减少浪费。 

 

六、“低效”反复发生

低效的含义包括: 

  1. 工作低效率或无效:低效造成的隐性浪费非常大;原只要一个人的工作,需要两个以上人员来完成;应该按计划完成的任务反复拖期。 

  2. 错误的工作是负效:没一次把事做好是最大浪费,工作被做错会返工、重做、纠正等浪费,甚至影响整体。如果高效完成了错误的工作,则损失更大。更可怕的是错误在某种程度上被允许,被以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掩盖住,从而反复发生,造成浪费。 

我们允许的是创造性的失误,而不允许反复发生低级的错误。       


低效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 管理者的低素质:学习能力不足,危机意识淡化,造成素质满足不了工作需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抱怨是没有用的,只有低素质的管理者,而没有绝对低素质的员工。通过培训指导,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有效地带领员工完成任务。一头狮子带一群羊和一只羊带一群狮子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从管理者身上寻找原因,而不能把责任简单地推诿给下级。 

  2. 方法不当:人员安排不得当,导致低效率,计划安排不合理,工作难以按期完成;顺序安排有问题造成主次不分,重点工作无人做…… 

  3. 固步自封的僵化思想:过去经验、过去有效方法,会使“成功”人沾沾自喜,沉湎于过去的辉煌中不思进取,不继续提高自己,使用原有的一套来面对千变万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不仅导致了低效率,甚至会拖累整个组织的前进脚步,成为整个组织前进的绊脚石。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才有可能解决新问题。 

七、管理无 “理”可依

管理成本是企业成本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即各职能部门在生产、品质、财务、营销等过程中产生费用成本。管理必须依“理”行事,来控制成本,减少浪费。“理”在企业管理中具体指“目标、指标、预算、计划”,但是,如果“理”本身存在问题,则危害更大。 


  1. 目标指不合理:管理是要有“理”可依,但前提是“理”是正确的。如果“理”出现问题或理解错了,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就像解一道数学题,如果已知条件不完全甚至是错的,即使运算再精彩,也推导不出正确的结果。 
          

  2. 计划编制无依据:公司目标指标不知道怎样分解,靠“拍脑子”和想当然去制定预算和计划,缺乏可执行性。对于非量化的工作不细化,不具备可操作性。短期计划没围绕中长期计划编制出现脱节和背离,没考虑连续性。计划编制拖拉,事态紧急才下发,忽视了及时性。对于这种计划,如果不修改和调整,甚至推倒重来,将带来极大危害。  
          

  3. 计划执行不严肃:上级没通知我,所以无法执行;实际情况变化过快,计划无法执行;由于前道工作没及时完成,致使计划无法完成;公司制订的目标、指标由于执行有困难而不予落实,按照自己想象的内容去执行;接到计划后根本不看或简单看一下就扔在一边,根本谈不到执行。 
          

  4. 计划检查不认真:反正计划考核公司统一进行,日常就不用再检查了。计划偏差,要么是报高了,要么是漏编了,完成得差不多就行了,逐项落实多费事啊。 
          

  5. 计划考核不到位:由于无法了解和掌握计划进度、完成情况及存在问题,而难以考核。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检讨反省,客观分析存在差异的原因,一味强调理由,推卸责任,逃避考核。都在一个公司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何必得罪人,轻描淡写可保下回我没事儿。 
          

  6. 投入产出不匹配:目标指标虽然完成了,但是成本是否过高?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已经知道要得不偿失,但因为已经向总公司提交了计划,而硬着头皮干到底,不愿意承认失败,使企业继续遭受损失和形成新的浪费。 
          

这些问题在日常管理中是经常存在的,但是又是难以度量的,它不象出现废品那样直观,因此而形成的管理成本的隐性浪费经常被忽视,甚至被视之为理所当然,难以形成消除浪费的动力。  

我们必须对消除浪费活动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有清醒的认识。从消除点滴的管理浪费做起,向着彻底消除浪费的目标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商务合作微信:Tianya-fe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