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假期如何安排阅读?看完这篇就知道了!附精选推荐书单!

 无忘银眸 2018-07-23

 


漫长的暑期已经到来,作为一名教师,


您是否已经安排好了假期的阅读时间?


您是否还在为不知道读什么而不知所措?


别急!


我们今天特地为您转载了一位资深中学语文老师的文章,希望能给您的假期阅读生活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要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书人,提倡学生读书,教师不仅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教师自己也要成为真正的读书人。


我心目中理想的教育,教师不要做人梯,让学生踩着自己爬上去,而是教师和学生各有各的梯子,各自沿着梯子向上攀登,教师可以随时和学生交流,自己到了什么高度,看到了什么风景,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这梯子由一本又一本书所构成。当然,除了为指导学生考试的需要,教师在阅读上不一定非要和学生读一样的书。教师应该有自己的阅读需求。



放暑假前,有同事让我帮忙推荐几本书适合老师读的书,我趁机稍稍系统地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推荐了10本书给老师们



推荐书目


1. 《教育的目的》 怀特海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


2.《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教育改造》 陶行知著  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4.《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 顾明远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5.《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6.《不跪着教书》 吴非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8.《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谈修养》 朱光潜著  中华书局(2012年版)


9.《如何阅读一本书》 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  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0.《人类简史 从动物到上帝》 尤瓦尔·赫拉利著 中信出版社(2017年版)




推荐书籍,做一个书目,说难不难,说易又不易。


现在网上随便一搜,就有很多各种针对不同类型需求的书目,随便拷贝粘贴一下,就可以完成一个新的书目。但这样的书目难免有一点儿太随意,不够认真。


曾经偶然间看过某大学教授为组织培训中学教师项目所做的推荐书目,结果粗略浏览一下,发现其中竟然有书名和作者完全对不上号的情况,这样的书目可信度难免令人生疑。


什么事儿一旦认真起来,就会发现原本看似容易的事情,并不真的容易,原本看似简单的事情,并不真的简单。


如果仅仅随便列举一些可供教师阅读的书籍,那么,漫说10本,就是100本甚至1000本,罗列起来也不难。但难在说清楚为什么推荐这些书籍,推荐这些书籍的理由是什么。



我所列举的这10本书

有这样几个角度的考虑


1


第一个角度的考虑是要弄清楚“教育是什么”。我们现在常常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但是,常常是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忘了初心是什么,就忘了目标是什么。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如果问一个年轻教师,他的教育初心,或许会比很多老教师丰富得多,有意思得多。反而是一些老教师,可能教着教着就忘记教育的初心是什么了,开始自觉不自觉地“育分”而不是育人了。


所以,我推荐的前两本书《教育的目的》和《民主主义与教育》,正是从“不忘初心”“重拾初心”出发,要通过阅读这样的教育经典书籍,再次深入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何为教育?教育何为?


2


第二个角度的考虑是要弄清楚中国的教育。我们要了解世界教育经典如何阐述教育,但我们毕竟是在做中国的教育,所以要回到对中国教育的思索上来。


所以,我推荐了陶行知的《中国教育改造》和顾明远的《中国教育路在何方》,前一本算是近现代,而后一本算是当代。两者结合起来,再结合自己的教育思考与实践,就可以更为深入体会中国教育的问题何在,道路何在。


3


第三个角度的考虑是教师个人成长与学生成长等具体问题。教育与教学不是空洞的概念,最终要落实到教师,落实到学生,两者要以教与学为纽带结合起来。


《给教师的建议》《不跪着教书》《静悄悄的革命》这三本书的共同点是都不谈什么宏大的理论,而是从具体生动的教育教学实例出发来谈,可以非常具体地知道如何做教师,如何进行教育教学,如何对待学生等等我们教师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修养》这本书虽然写于八九十年前,但是其中所谈的一些问题,仍然是今天的青年要面对的问题,而且其中的观点一点都不过时。我们老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既有助于我们的自我成长,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4


第四个角度的考虑是老师要成为老师,不仅仅要掌握自己本学科的一些相关知识,而且还要有更为丰富的知识和情感等方面的积累。我们不仅仅要“授业”“解惑”,也要“传道”,而“传道”又不是仅仅读懂一点哲学或人文的经典就够了,还要有更为广阔的视野,更为深厚的储备才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