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春捂要下厚上薄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容易出现倒春寒。这个时期的降雨会引起气温骤降,对老人和孩子的身体健康威胁尤甚,如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变化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
提起倒春寒,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春捂秋冻”的说法。春捂的意思是,初春时节气温如果升幅不大就尽量少脱衣,不要急着换单衣。但也不能穿厚厚的棉衣一直捂着,以防捂过头使人上火、血压升高。春捂还有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抵御寒气,预防感冒;腹部保暖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俗话说“寒从脚下生”,脚下末梢神经丰富、敏感,足部保暖能使身体真正暖和起来。
湿气重,健脾祛湿食芡实
雨水过后,春雨逐渐增多,湿气也随之而来。对人体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湿困脾胃,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是食疗,比如喝芡实莲子薏仁汤,芡实和莲子有健脾益肾的作用,薏仁则可以祛湿。
要养阳,睡前摩腹加提肛
民间有句俗语: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人体会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逐渐从“秋冬养阴”向“春夏养阳”过渡。但很多人睡眠不好,这是阳气没有养护好所致,表现为阳虚怕冷,睡眠不实且多梦。
如果养护体内的阳气呢?在睡觉前按摩腹部是个不错的选择,具体方法是:仰卧,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左右。睡前按摩腹部有利于促进消化,排除脾胃湿毒,且有助于腹部的保暖,改善睡眠质量。
此外,还有一个方法是提肛,可以起到固精益肾、振奋阳气的作用。具体方法是:平躺于床上,两手并贴大腿外侧,两眼微闭,全身放松,以鼻吸气,缓慢匀和,吸气的同时提起肛门(包括会阴部)。肛门紧闭,小腹及腹部稍用力同时向上收缩,稍停2-5秒,然后放松,缓缓呼气。呼气时,腹部和肛门要慢慢放松。这样一紧一松做9次,一般能坚持一年以上,即可见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