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风与归·了尘、大石戊戌画扇作品展在临沂蒙山美术馆开幕

 私享艺术 2018-07-23

戊戌夏六月初九,阳历7月21日,古琅琊沂水之滨,蒙山美术馆,一个扇画展事雅集开幕了,共展出了尘、刘大石戊戌画扇作品六十件。

了尘先生,原名程爱忠,临沂人,久居杭州,擅意笔山水;刘大石,河北迁安人,居北京,攻写意花鸟。

这一场艺事,由蒙山美术馆策划并主办,《私享艺术》协办,得到了山东裕隆置业集团、联合动力累观规划设计院、云亭文化、新浪、百度、搜狐等机构与媒体的支持与关注。光临现场的临沂与各地人士 百余人。两位画家地分南北,而合脉于文人写意,画展开幕并启雅集,文化与艺术,交流与切磋,古风与时流,在这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愉快进行。

作品展期7月21日至28日。


【一】

古人制扇,画扇,玩扇,颇得风雅。

书画集一身,笔墨并诗文,染翰扇面,纸扇轻摇,成文人雅士不可或缺之常事。而一把竹扇,亦成文人案头席上之长物。

瑯邪暑热时,画扇以消夏。诸君来时,临笔墨之安逸,拂扇底之清风,尽一席之茶话,得半日之闲情,岂不佳好。聊可作“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画扇者,了尘与刘大石,此二位,留连造化古人已久,诗文翰墨常在山水花鸟间,笔底闲情,扇上清风,正与有缘观者际会于此,倘得些许清凉意,亦快事也。

(卞文东《序·清风与归》)


【二】

了尘笔墨,散淡洒落,任意为之,似出老者之手,阅过干山而不染世尘。以线写意,略得黄宾老与石壶先生意,而抒卷之间,气脉清透,疏野自适,立新安而望富春大岭,稍得其起居消息。

过去廿余载,其江汉曾为客,走遍古人经行处,西湖太湖,蓟门剑门,青州蜀州,画间心间。访碑访人,写生写古。读其写生小品,足千百张而成大观,然每一页,必用心用意所为,必写一心动处,翻阅间,闲游山川一场,此似补古人舟车不便之困。

而了尘笔墨,多以水墨出之,心与古接,少以颜色。

然观历代大宗,文人画中之山水,每每写意者,情深处,多似自言自语,甚而语无伦次,驰笔处,岁月江山入纸;放怀时,言说笑骂出神。必是其真心真力一时所发者。观黄宾虹先生笔墨,每多此想。

爱忠先生,当在此间。

(刘大石《了却尘事此心未收》摘选)

【三】

林黛玉曾寓心问菊:“孤标傲世携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大石先生望梅画梅咏梅,早已沾染了那一袭孤朗俊逸。但先生智慧,大隐于书房,水畔筑草堂。春朝秋暮里,仰自然之气华,织心间之锦绣。书海恣意,墨轩伏笔。山中白云慢,草堂春意浓。得携墨底一虬梅花几株兰草,湛淡出尘,却不孤,不傲。有鉴心三五知己,游学高朋满座,闻清音,雕璞玉,茶香墨香相融,熏得人欲醉。

交无南北,一撮人,云中雁字几番往来,似对面而坐,山中花开。

诗酒趁年华。蹉跎岁月里,字可煮酒,雪能烹茶,而梅呢,可化魂。

雪尽归去,墨尚未干,而字里相牵之意共梅花吐蕊,暗香盈袖,春意长留。

(孙紫桐《暗香·大石写梅》摘选)


了尘戊戌画扇作品








刘大石戊戌画扇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