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是药神》:大医精诚,他们都不想做药神

 jiezhukuaile 2018-07-23


编辑部的小伙伴连夜去欣赏了被刷屏的《我不是药神》,感谢这部电影,让平时没有个人生活的中药人的朋友圈有了一丝烟火味。


沉浸在电影中,谁是“药神”小真真也没有结论,但是周一围最帅,不接受任何反驳。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盗版”是“深恶痛绝”还是“喜闻乐见”?



电影上映前期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主演兼监制的徐峥在微博上呼吁打击盗版。


但是被盗版的现实与似乎在阐述“盗版有时候也是无奈之举”的电影形成了奇妙的对比。




如果所有东西都定义为非黑即白,那中间过度的灰,又该如何界定?


这个和治病救人有关的故事,让作为中医药人的小真真,情不自禁对比起了中医药、韩医药和汉方药。


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例。


《伤寒杂病论》共载药方269个,使用药物214味,基本概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此书的地位在中医药届之高不需赘述,直至现在仍被无数中医药人运用,是当之无愧的瑰宝。


张仲景去世后再加上战乱,《伤寒杂病论》一度亡失,后被各个朝代的多位医者重新整理添加,最后才有我们今天仍在运用的《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可以说是凝聚了张仲景及后来数代中医药人心血的医书。


这些药方和药物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而且至今仍广泛运用,是累积了无数医者的经验和病人的反馈,然后不断调整才得来的验方。



按现在的话说就是经历了千年的时间,通过一系列的临床实践验证出的有效的医疗方案。


而中国人对这些珍贵信息从来没有说要藏着掖着。


孙思邈的《急备千金要方》对每一位中医生的要求是:“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


只要涉及到治病救人,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就弱化了“他我之分”,至于现代文明里所谓的版权更是甚少涉及。


中医药界的先辈们也一定很高兴能够看到韩医药、汉方药的出现。能够惠及他国之人,亦是苍生大医生之愿。



汉方药是在汉方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自的体系,但是各药分量是遵循古方所载,沿用数百乃至两千余年的传统方剂。


而汉方药的原料,即中药材,大部分依赖于中国,所用的中医药源自中国。


而韩药的套路大概也是如此,立足于中医基础,遵循古方,进一步研究,甚至是直接整合中国的医书成他们的册。



这些从中国古方中提炼出来的成果,在中国受到了热捧,反过来压迫了我们的中医药文化。


去日韩旅游过的朋友或多或少都有代购药妆的经历吧。


中国人去国外抢购汉方药,在国内黑我们的中医药。



韩国将中国中医书重新整合,申遗成功。



这里的申遗是申请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其中记载文献遗产项目,而我国上榜的中医药古籍只有《本草纲目》和《黄帝内经》。


对”盗版“的态度,立足于利益,自然见到的是利益。立足于人命,自然重视的是人命。


但是自己十月怀胎辛苦生的孩子被别人抱走,孩子长大了回来打杀自己的亲生父亲。



何其可笑,何其悲哀。


无数中国中医药先辈的努力在自己的国度被排挤,在国外换个包装回来就被交口称赞。


为什么中医药是这样的命运。中国人喜欢自省,这次需要的确实是深深的反思。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韩药汉方药受热捧,我们没有责任吗?



中国人过分热衷于外国的汉方药,实际上是内部的病态。


中国中医药市场乱象由来已久、沉疴难愈。很多药材质量确实不如日韩。


况且,都说中药行业有这么一个潜规则——一流药材出口,二流进医院,最次的制成中成药。


市场上流通的中药有许多掺次品、伪品,重金属农残含量严重超标,药材加工晾晒中多次使用化学熏蒸,甚者还有回收药渣重复利用。最后这些导致国内总体的药材质量不佳,甚至危害人体健康。



这样的中药怎么能去和人家韩药、汉方药比嘛。



但有好消息是,近年来国家开始提倡中药,倡导中医药文化。也开始大力整改中医药市场。



想要中医药行业健康发展,必须持续的良医猛药。不破不立,必须经过严格的整治,才能去伪存真,破旧立新。


国家的意志是鼓励和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而不是打压。


很多民众可能到现在还以为中医们在休闲时还是会上山采个药,所用之药即使不是全部自己生产的,也是自己亲自筛选购买的。


可悲的是,不能说全部,但是很大部分医生已经不知道什么样的中药是好中药了,甚至大部分中药都不认识,更不用说中药质量的好坏了。



之前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的“中医将亡与中药”论,让多少黑子像找到组织一样狂欢。


中药在中医医术发挥上确实占了一部分原因,但是作为医生不识药材的好坏,这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中医中药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不被时代抛弃,才能更加快速的发展。


还有就是,国内中西医之争,这么多年过去了,又有什么结果呢?但是看到网上那么多中国人呼喊着要废除中医,说到底还是心疼的。



小真真想说的是,病是不分中西的,在医生眼中病人也不分中西,那么医学也不应该分中西。不要互相诋毁,用更严谨的态度来验证中国传统医学已有的成果,推动人类医学的发展。


祖国医药史中,那么多人消失在历史洪流当中,不要说画像,就连一句话都没有留下过。


也许有许多成就如同李时珍一般,一生做了他自己觉得于人间有益的事。不为名利,也不在意是不是被后世称一句”药神“。



医学不分中西,应该是整个人类文明都在参与的一种学问,和文化一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正常的,任何有利于医学发展的方式都应该去尝试,中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


多希望大家能以客观、公正、理解、尊重的态度来看待中医药。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在这么一个让人失望的时代,中医药并没有放弃,中医药人们也没有放弃。


我们真的在努力发展中医药,希望你们也不要蒙住眼睛捂住耳朵,看看这个世界的变化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仍有一群人不回头的走下去,希望始终坚持的您,与中医药为伴,矢志不渝。


借《我不是药神》一句话结尾,今后都会越来越好吧,希望这一天早点来……



图片 | 网络(侵删)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本草真源】后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