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春花:为什么说认知改变是团队最大的资产?

 秒度万亿年001 2018-07-23


一个企业要持续成长,最重要的是要不断调整自己,变革自己。

 

在认知上达成共识


不要讲改变有多难,也不要说改变后有多好。


所有组织转型成功的案例有个共同特点:不乐观估计,也不悲观估计,只是客观看待。最好的办法是教会大家学会变化的思考,把变化视为正常。


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看变化:


第一,没有永恒的成功经验,市场本身就在变。改变不是因为你做得不好,而是外部环境变了。很多人认为要改变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他会有对抗心理,还会要证明他没有做得不好。这种情况下,要他改变,很困难。


新希望六和在我去之前已经保持10年全国第一,全球前三。它遇到的困难是来自外部市场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奏超出了企业进步的节奏,是所有农牧企业都会遇到的困难。从这个角度跟他谈,会让他放下戒心,不跟你对抗。


第二,所有东西都是互通互联的。没有人可以离开市场说话。就像我,做剪短发这个改变都觉得困难,更何况企业。但世界在改变,而万物是互通的,你必须得接受这个现实。当你接受时,你会发现,这就是经济的特点,变是正常的,不变是不正常的。


第三,影响组织绩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自己很努力地把事情都做好,不见得会有组织的绩效,但是,认真做事是前提条件。每次我去研发中心跟他们聊天,他们会说行业的技术标准是我们的。我说,所有的优秀企业都提供行业技术标准,但不是说提供了行业技术标准就是最优秀的公司,还有外部要素的影响,可能不是饲料技术而是营养技术、基因技术、信息技术,甚至是跟农业不相关的技术,包括金融技术等。如果你从这个角度和你的同事反复聊,他会接受一个概念,自己做好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外部还有很多东西会影响组织绩效,需要融合外部因素。


第四,持续的价值创造来源于四个角度。价值从哪里来?从人力资本、客户群、产品和服务创新来。在这四件事情上,很多新兴企业做得比传统企业好,这也是他们超越传统企业的原因所在。


以上是变化和转型的认知基础。拥有基础,只保证了你有机会获取绩效,但不会对你的绩效产生更大的帮助。


企业转型的起因,是行业的商业模式在重构


我们行业以前强调规模,现在都在去落后产能,结构内调,行业不会再增长;我们以前是卖产品,现在要卖安全和可靠性。这是行业彻底的改变,是商业模式的重构。2015年开始,全行业、全产业、全市场的商业模式在重构,企业转型普遍化。


而所有的转型核心是经营。很多人问我为什么3年内做5次大的组织调整?因为经营没有到位,转型是为了配合经营的需求。转什么,不转什么不要由内部评价,一定要由外部、由市场评价。


启动转型的方法论


转型一定要在现场发起。让一线动起来,员工才是解决问题的主人。我们很多人都在这里犯错,变革和转型方案都是高层拿出来。


事实上,高层的解决方案放到基层,一定是不可执行的,因为基层没有高层拥有的资源。高层说把市场攻下来,觉得没有问题,因为可以调动全公司的资源。作为分公司,要拿下市场,需要更多的投入,更多的高手站台,需要公司的信任,需要犯错被免责。如果你说不能做错,他就不会做。


所以,答案现场给。要攻下市场,资源给到多少,授权给到多大,可以容忍多大的错误,这些都要说清楚。这样的话,变革就可以做到。


2013年6月3号,我正式在新希望上班,7月12号就开始做组织拆分,把所有的资源弄到一线。我们有五个特区,当年年底止住了所有的下滑份额。


转型管理,核心是做冲突管理。很多人说,你5次调整组织结构,不怕乱吗?我说,不怕!乱,才有活力!问题在于,你得学会怎样跟乱共处,这是冲突管理。


冲突管理核心做法是整合利益。每次我调岗位、划区域的时候,我说的是整合起来大家得到的好处是什么,而不是说谁比谁厉害。赫夫特说,领导能力不在于施加个人意愿,然后让员工追随,而在于把不同的意见联合起来形成群体的内在动力。让不同意见的人组合在一起做事,这样可以把不同的创造力激发起来,跟我意见相同可以快速落实,跟我意见不同我会知道有新的东西出现。


这是对领导能力很高的要求:从刺猬观念到刺猬理念的调整。刺猬观念是问题来了就缩起来,刺都张开,碰不了。所谓的刺猬理念,是说刺猬有一个很厉害的地方,就朝着一个方向使力。我们要有刺猬理念而不是刺猬观念,要把事情简单化。差异管理的核心是求同存异,共同的是公司的战略和方向,价值观最核心的就是怎样与顾客站在一起。同时,学会接纳和包容不同的东西。最好的管理者是不断证明别人对,不断帮助大家把事情做成,而不是不断证明自己对。


设立共同目标,沟通非常重要。人是用目标拉动的。好的企业,不管设多大的目标,大家都信,一起使劲,越做越好;坏的企业,目标老不能实现,大家不信,越做越差。


转型过程中的问题很多,对管理者的要求是提出观点,而非问题。


我们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大家陷在问题里。我说,讨论问题的会议不要开,因为不会有结果。如果有解决方案,希望大家表达意见,可以开;方案确定以后要通知大家,也可以开,除此之外,不需要开会,所有问题的讨论都在会后做。开会是达成共识,而不是讨论问题。我们有读书会和会议培训以及交流访谈对话,多方位沟通并包容多样性。


强化个人责任感,求得结果。转型需要管理者担当。公司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如果没有人负责我负责,如果有人负责我配合。个人责任感必须要变为核心价值。


转型中的管理技能是求得结果。管理者只有一个标准:绩效。刚回公司时我们的同事说能不能涨工资,我说可以,导入你的绩效指标,你说涨10%,我们的利润考核加10%。你说出差标准提高5%,那我们的成本指标降低5%。

 

所有的所得应该来源于价值创造,如果不是这样的思考习惯绝对不是一个管理者,也不是一个经营者。

 

转型必须平衡当期与长期。如果当期绩效保持住,后面做任何改变都会得到支持,反之支持你的信心都没有。做任何改变都需要一个东西做前提条件,就是信任。企业的信任就是来源于绩效,而不是其它。整个转型如果有效,就是两者平衡。我们为什么有双业务模式,为什么有新事业平台,为什么有聚焦两端?就是平衡当期与长期。


要获得当期业绩,首先,用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当期的业绩。这不涉及到战略讨论,战略上已经决定做这件事,不涉及到你对同行是否了解,因为你跟他一直都在这里,不涉及到公司有优势还是劣势,最怕的是讨论营销战略用优劣势分析,优劣势分析是决定要不要去才用的,已经去了就应用怎样可以做成来分析。怎么做成?很简单,比别人吃苦就可以了。我同意任正非的那句话:做不出来的是人才,做出来的是天才。做销售和市场时,产品已经有了,只需要比别人吃苦就可以做成。


其次,用顾客的语言。如果你的当期业绩不够好,用的一定不是顾客语言,顾客听不懂你说什么。现在新兴企业比我们好,他们说什么别人就说什么。他们是在创造一种语境,说出来别人就跟。传统企业不理解怎样用顾客的语言。

 

再次,要有一组人做当期,一组人做长期,不要交叉。如果交叉,做长期的人会被灭,因为没有当期的业绩。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以牺牲当期作为前提条件。


大家认为变革会有一些可怕的东西,变革可能会失败。Facebook的扎克伯格讲过一句话,不冒险是最大的风险。风险控制的方法论就是冒险。死穴和生机是相生的概念,真正改变后,遇到所有的挑战都会给你生机。大家有一个悖论,认为做不到既要赚钱,又要转型。我建议你不要有这样的想法。大家要用系统观看所有的问题,不要对立对错,一定是融合,相互协同。


总之,这轮转型要向自己挑战,一定要革自己的命,而不是别人的。有的企业为什么转型难,因为不够狠。转型的目标不是向生而死,而是向生而生。华为每次对内部讲话都很苛刻,因为这是对自己提要求。我们很多企业对外讲话很苛刻,对内包容太多。


新兴企业特别棒的地方是它们从来没有停止变的节奏,传统企业难的地方是不太习惯变。当改变是核心时,公司就没有问题。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知道“变”已经成为新希望六和的基本特征,我不需要担心了。万物之中,成长最美;自然之中,希望最新。只要努力成长,哪怕经历过很多波折和挑战,一定能被人看到美好,这些变化都是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