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解说刍狗的地沟油,你还要来一份吗?守中章悟义解说

 愚人道缘 2018-07-23

 

很多年以来,一些所谓的网络公知(大V),国学名家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依文解义“圣人自私很坏,把百姓当刍狗(草狗)看待”,如此这般拉着你去填沟。这些个混蛋跪久了,腰杆子早就塌掉了。希望这篇文章能撩开你的自卑,激发出你的中华之气。

试图以守中真义解说老子道德经时,解说每一章、每一节都是挑战,要将整篇融会贯通,更是一个大挑战。主要是因为《道德经》全经一体,无法分割。有章节分段,皆为文辞方便解说,本无先后。每篇所说的境界、层次都不同。如果分章来说,就有点所谓 “断章取义”。

这就犹如佛教华严境界,法界一体,如妙高山头,不可分割。但要解说此一真法界,诸法实相,又必须要有次第。但圆融不碍次第,次第不碍圆融。所谓一法遍含一切法,一切法皆是一法。

为避免误解经义,所解说道德经,都选与真义有关的章节解说。但道德经所说,有很多章是讲道的德用,偏重于俗谛。真俗相通,以有悟无,性相一体。如以真义观之,法法皆是道法,山色无非空无身。

道家跟儒家所说道德及五常,“道德仁义礼智信” ,其实是一体,每一字中,含有其它六法,才是圆融真理。若是分割而言,则有次第,断章取义解说,则易落于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所云: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世俗道德沉沦的次第。

世间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 ,都是断章取义,依文解义的诠释。此文所说之「仁」,即是 “失德而后仁” 之 「仁」,是世俗的有为之仁。老子因此别出新栽,创造新名词 「不仁」 ,来解说上德之仁,不是世俗的“假仁”。此章所说的天地圣人之「仁」 ,是上德之“真仁”,是 “不仁而仁”,无分别、执着,没有偏爱之无为大仁,与 “道德” 融为一体的 “真仁”。以此了解,则此章之大意明矣。

《道德经》解说刍狗的地沟油,你还要来一份吗?守中章悟义解说

无形无相的道,其作用是德。它是无心、无为的。《道德经》第五十一章云: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

道是体,德为用,两者不可分割。老子将德分为上下,上德是道的自然无为的流露。上德融通道与德,不德其德。无私无欲,真诚奉献;心地宽广,包容万物;舍己施人,不求回报者,才能称为真仁上德。「下德」,包括儒家所说的 “仁、义、礼”,只是一种暂时的制约以达不失德的状态,属于有心的作为。

天地圣人,无功用道,无为而无不为

经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此句即是解说,第二章所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天地圣人,无功用道,就是无为而无所不为。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无方」就是没有边际,「用」就是功能。

刍狗之草,本是祭祀所用。燎帛之具也。祭祀则用,祭已则弃。天地之化育,及于万物,未尝不及于狗刍者。狗刍虽是至贱,亦是万物中之一物。天地观刍狗,未尝不与万物同。一体同观,一般化育。天地以无心为心,不自有其仁,不分别施仁,正是仁之至处。

不仁,是不以心意识分别取舍 ,没有任何偏爱,无心于行仁。把万物当成刍狗一样看待,让它们自行荣枯。「刍狗」是指以草扎成的狗,为古人的祭祀用品,当用之时备受重视,用完随即丢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本无心也。无心之心,即是天地不仁之仁。「天地不仁」,意谓天完全没有偏爱,一视同仁,让万物自行发展,任其荣枯。不加干涉。

天地并没有自己立定一个仁爱万物的主观的天心而生万物。

只是自然而生,自然而有,自然而归于还灭。假如从天地的立场,视万物与人类平等,都是自然的,偶然的,暂时存在,终归还灭的「刍狗」而已。生而称「有」,灭而称「无」,平等齐观,何尝有分别,有偏爱呢?只是人以人心自我的私识,认为天地有好生之德,因此发出天心仁爱的赞誉。

“天地不仁而仁”,是说天地是在无心无意、无欲无为状态下,化生养育万物的仁善之德。天地本无心,以无心生养万物,不声不息,施恩无遗,为而不恃,生而不占有,为而不图报。这种纯粹质朴、大公无私的舍己精神。这种不言之仁,天地不知,人也不觉。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法天,没有任何偏爱,把百姓当成刍狗,让他们自行兴衰。(无为而治)。刍狗虽是至贱之草狗。

真正有道的圣人,心如天地,明比日月,一切的所作所为,自视为理所当为,义所当为的事,便自然而然地做了。

“圣人不仁”,是说圣人爱养万民,法天地,行自然,无心无为,毫无痕迹。虽为天下施行大恩大德,但天下人却不知不觉,这就是圣人的“不仁”之德。刍狗虽是至贱之草,但天地对万物一视同仁,不分贵贱,无论贤愚善恶,均一样同施化育,不因其贱而厚此薄彼。这好比阳光普照一样。体万物而无心,顺万物而无情。人与万物同体,与万物相通。圣人,心如天地,明如日月,一切所作所为,自视为理所当为、义所当为之事,便自然而然地去做去行。

《道德经》解说刍狗的地沟油,你还要来一份吗?守中章悟义解说

天地之德用,大用无方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ó 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此句解说第四章所云: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冲,是“谦冲”,冲和谦虚。道的妙用在于谦冲不已,虚而不满,源远流长,绵绵不绝。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流存无碍而不住,终而汇聚成无底的深渊,不拒倾注,永远没有满盈而无止境。应用无方,量同太虚。

「橐」,是指它的外形的箱椟。「籥」,是指它内在的往来活动的管片。橐籥,是指的是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取其动荡鼓风之义。老子用通俗习惯使用的风箱,来说明这个物质世间的一切活动,只是气分的变化,动而用之便有,静而藏之,就好像停留在止息状态。

天地有橐籥虚中之妙。动则风生,静则风止。愈动愈有,愈有愈出。所以四时行,百物生。皆是天地之橐籥所出也。天地之间的虚中,犹如橐龠,静则无生息,动则生万物,千变万化,无有限量。人能效法天之虚中,则会动静自如,以应无余。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宽宏为本。如此 抱本守元,致虚静笃,内默涵养,则身中至虚之元炁即会妙生无穷,“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无私,不自有其仁者。盖以虚中而无心。天地就像一个舞台,让万物在里面自由发展,不加干预。 「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天覆、地载, 天地之间是虚空的,状如橐龠。天地合炁,万物合德,人心合理。不有不无,妙无妙有,造化从此而出入,物理自此而成就,故取橐籥之物而喻之。虽空虚,其作用却是不穷竭的,一鼓动便成为产生万有的根源,生发万物生生不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炁以为和,明此句者,明理矣)

“虚”者,虚其心,空其内。“不屈”者,是说气之往来出入,畅通流行,没有屈而不伸的阻隔。橐龠之妙,妙在虚中。一来一往,一消一息,动静不已,出入无间,流通于上下,贯彻于始终。天地间万事万物的造化生灭,都是乘虚而来,还虚而去,都是暂时存在的一剎那,只是有无相生的动态变化而已。

《道德经》解说刍狗的地沟油,你还要来一份吗?守中章悟义解说

修道之要,在于 “守中”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上段与此段,主要讲虚中之妙。上段以「橐籥」(风箱) 作譬喻,此段以语必中节更申论之。

说话时,只说所当说,说过便休。不必多说,才是守中的道理。譬如风箱,在当用的时候,便鼓动成风,助人成事。如不得其时,不需要的时候,便悠然止息,缄默无事。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多言”是智慧不够、涵养肤浅,不能准确的表达真义。 “数穷”是理屈辞穷。理不通明,言辞必不足,大道之理无法说清,故必多言,反映出一种正炁不足、内心空虚的心理实态。

人之言语,妙在中节,不贵多言。知理之言不在于多,一言可以大悟,半句可以通玄。时然而后言,则言无瑕谪,语无口过。

只有中心虚灵常住,不落在有无、虚实的任何一面,守中无为,自然可以不致屈曲一边,了了常明,洞然烛照。倘若言多絮繁,则是理屈辞穷之相,言者欲盖弥彰。言要简约,贵在真诚,守中虚静,所言既无太过,亦无不及。言之得体,言语平和,言出有礼,语无口过。知此守中,不为外情所牵,不被外物所动,不随外镜所转,则心自清而神自静,行不劳而气不散。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此是守中之妙也。守中虚静无为道体,虚中空静。则为圣人、真人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