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图典藏丨古人日记写些啥?来湘图看《陶澍日记》

 陶文毅公七代孙 2018-07-23

湘图典藏之陶澍日记 来自湖南图书馆 03:26

陶澍日记

    湖南图书馆自建馆以来,以收集、保存、整理优秀文化典籍为己任,不遗余力地搜寻湖湘文献。经过多年积累,目前馆藏有大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古籍线装书,尤其以湖湘名人的手稿本格外珍贵。

 

    手稿,是作者以文字、符号或图案书写的稿本,是各类作品的原始记录。特别是政治家、社会名流、历史人物留下的手稿往往能够反映出他们所处时代的政治、社会的形态与发生的事件,具有文献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等。名人手稿是一种稀缺资源,大多都是孤本,已故名人的手稿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今天要介绍的,是一位湘籍清代名臣的手稿本《陶澍日记》。

 

【湖南图书馆综合业务部副主任徐志:《陶澍日记》即《蜀輶日记》,是他在嘉庆1810年赴四川担任乡试副主考官时期的日记。他将沿途所见所闻所想写入日记,其内容不在于游山玩水,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历史、地理考据,引经据典,见解精辟,于道光1824年刊刻出版。湖南图书馆所藏为陶澍手写稿,全书以蝇头小楷写成,字迹厚重健实,墨色清晰,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和文献价值。此书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可见其稀有和珍贵。】

 

    陶澍生于清乾隆1779年,是湖南安化人。他是清中期著名的改革家,他为官清廉,在任期间,关心民生,改革弊政。主要成就有,督办海运,整顿盐政,兴修水利。在他的治理下,他所管辖的两江地区经济繁荣、改革成绩显著,得到道光帝赞赏。

 

【徐志:陶澍不仅政绩卓著,而且文学修养深厚。他重视文教,喜好藏书,从他父亲开始累积,到他的儿子,一共三代人,藏书达到了十万多册,是湖南著名的大藏书家。】

 

    他藏书的地方,道光皇帝还亲自手书了“印心石屋”,名满天下。光绪初年开始,他的藏书开始散出,他的后人陶成龙只存了部分手稿、信札、字画和残存的书籍。湖南图书馆通过30多年的多方寻访,得到了他的藏书以及他的手稿30余种。包括手稿陶澍日记1册、奏折9册、信札1册、行书1册。

 

    想一睹《陶澍日记》的真容么?欢迎走进湖南图书馆4楼古籍阅览室,或拨打0731-84174006。《湘图典藏》,我们下期再见!

      湖南图书馆馆藏宏富,善本莹莹,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中不少稀世的善本、谱、牒、字画、手札等,尤以丰富的地方文献著称。建馆114年来,除了收集了无数珍贵馆藏,也留下了许多在征集、保护、利用、修复馆藏中,发掘的精彩故事。为了传播这些故事,湖南图书馆湘图讲坛与湖南人民广播电台FM106.9年代音乐台合作,共同创作《湘图典藏》广播节目,作为湘图讲坛3分钟线上微讲座,也是湖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让古籍中的文字、古籍中的故事活起来的一项创新工作。

    6月19日起,《湘图典藏》将于每个工作日1:30、4:30、7:30、15:30、20:30点左右在湖南人民广播电台FM106.9年代音乐台播出。请您打开收音机,听听我们的馆藏故事。也可以下载APP蜻蜓FM收听哦!

特别鸣谢

节目总策划丨贺美华 邹序明

节目总执行丨王茜

同期配音丨徐志

节目撰稿丨许莉  匡籽衡

书影供稿丨李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