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之热证,还可以有肝火的参与,主要症状是口干燥的同时,还有拉青色稀水的现象,仍然可用大承气汤治疗。 原文: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本条口干燥与上一条有类似的地方,都有肾水枯燥的病机,不同的是有肾邪传肝而现肝胆之火,所拉的大便清似水,而且色青,这是胆道疾病,热结旁流,而不是真正的拉稀;心下是指上腹部,痛经常是胆道梗阻、胆绞痛;口干燥与前证一样,也证明本证确是热证而非寒证(自利清水易误会为寒证),少阴证的口中是和是燥,可以作为辨寒热的关键,本证口干燥确为火盛水竭无疑,必须赶快下之,救治将竭的肾水,因此医圣谓之“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刘瑞瀜、郝万山都认为也可以用大柴胡汤下之。 大承气汤请参阅《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188。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
|
来自: 鉴益堂 > 《38[中医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