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应膏”穴位贴敷常用穴位及定位

 天使之吻9988 2018-07-23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倡导“控制乱用抗生素”的历史背景下,很多基层医生都从原来的“静脉输液”治疗,开始改用“穴位贴敷+口服”为主体的给药治疗方式,以“中西医结合”更加安全、高效的立体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


现将日常临床治疗中经常应用到的部分穴位分享如下:

1、风门穴

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

 

风门穴的主治疾病为:感冒、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2、天井穴

在臂外侧屈肘时当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主治:1. 手背无力,上肢不遂;2. 偏头痛,耳聋;3. 胸胁痛;4.瘰疬。


3、廉泉穴

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

(主治:舌下肿痛,舌根急缩,舌纵涎出,舌强,中风失语,舌干口燥,口舌生疮,暴喑,喉痹,聋哑,咳嗽,哮喘,消渴,食不下。


4、扶突穴

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在喉结旁开3寸,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


5、定喘穴

俯卧位或正坐低头,穴位在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

 (主治:①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落枕肩背痛


6、华盖穴

在胸部,当前正中线平第一肋间,膻中穴上方4.8寸。

(主治: 咳嗽,气喘,胸痛胁肋痛喉痹,咽肿。) 


7、迎香穴

此穴在鼻旁,因能主治“鼻鼽不利,窒洞气塞”,鼻塞不闻香臭,故名。”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当鼻唇沟中。

 (中医病症:鼻寒,鼻衄,鼻息肉,多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面痛,唇肿,面部如蚁走感,丹毒荨麻疹等。西医病症: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出血,面神经麻痹,面痒,面肿,胆道蛔虫症,便秘等。


8、印堂穴

在人体前额部,当两眉头间连线与前正中线之交点处。

 (主治:头痛、前头痛、失眠、高血压、鼻塞、流鼻水、鼻炎、鼻部疾病、目眩、眼部疾病等。


9、肺俞穴

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1、咳嗽,气喘,咳血,鼻塞;2、骨蒸潮热,盗汗;3、皮肤瘙痒,瘾疹。


10、足三里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羸瘦。


11、内关穴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胸肋痛、上腹痛、心绞痛、月经痛、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12、脾腧穴

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专门负责外散脾脏湿热之气的


13、胆囊穴

在小腿外侧上部,当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胆经阳陵泉直下1-2寸;压痛取穴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胆绞痛等胆道疾病;腰腿痛,下肢痿痹;胸胁痛,慢性胃炎;口眼歪斜。


14、胆俞穴

位于背部,当第十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即旁开1.5寸。

 (主治:胆经疾病,如胆囊炎、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肝炎、黄疸、口苦、肋痛、肺痨、潮热等。


15、天枢穴

脐中旁开2寸。

(主治: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②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患。


16、小肠俞

骶正中嵴(第1骶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第1骶后孔

 (主治:1. 遗精、遗尿、尿血、尿痛、带下等泌尿生殖系统疾患;2. 腹泻,痢疾;3. 腰骶痛。


17、子宫穴

脐下4寸,旁开3寸处取穴

主治:妇女不孕,月经不调,痛经,阴挺,及阑尾炎,盆腔炎,睾丸炎等。直刺1.5-2寸,孕妇禁针。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18、三阴交

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吋,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19、乳根穴

位于人体胸部,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五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


20、神门穴

腕横纹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①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晕车等心与神志病证。②高血压。③胸胁痛。


21、气海穴

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主治: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禁,癃淋,遗尿,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阴挺,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脏气虚惫,形体羸瘦,四肢乏力。妇科病、腰痛、食欲不振、夜尿症、儿童发育不良等。


22、渊腋穴

当腋中线上,腋下3寸,第4肋间隙中。

(功能作用:排泄水液。


23、阑尾穴

足三里穴直下2寸,膝髌以下五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直处。

(主治:急性单纯型阑尾炎,消化不良;下肢痿痹。)


24、劳宫穴

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主治:心痛,心悸,癫狂、痫,口疮,口臭。中风,善怒,发热无汗,两便带血,胸胁支满,黄疸。


25、列缺穴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或者以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

(主治:伤风外感、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头痛项强、口眼歪斜、齿痛;遗尿、小便热、尿血、阴茎痛;掌中热、上肢不遂、手腕无力或疼痛。


26、听宫穴

位于头部侧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处耳门穴的稍下即是。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牙痛,癫狂痫。三叉神经痛、头痛、目眩头昏。


27、耳门穴

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主治:1. 耳聋,耳鸣、聤耳;2. 齿痛。


28、翳风穴

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主治:面瘫、腮腺炎、聋哑、颞颔关节痛。


29、鸠尾穴

位于脐上7寸剑突下半寸,此穴主治疾病为: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

(主治:心痛,心悸,心烦,癫痫,惊狂,胸中满痛,咳嗽气喘,呕吐,呃逆,反胃,胃痛。


30、灵道穴

位于人体的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

(主治:心痛,暴喑,肘臂挛痛。


31、魄户穴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主治:咳嗽,气喘,肺痨,项强,肩背痛。


32、照海穴

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

(主治:①痫证、失眠等精神、神志疾患。②咽干咽痛、目齿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③小便不利,小便频数。④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妇科病证。⑤下肢痿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