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到处是道理

 氧气是个地铁 2020-08-15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普通人如果搞不出意外,哪怕偶然惊喜,日子也总会稳定在重复阶段。积极动态因此存在感太弱,常规表现形式大多是具体为事件以愉悦为代表的短暂精神放松,除此以外的正常生活,趋势会长期陷入一种节奏压抑,需要诸多使命感仪式化来缓冲和转型情绪,这个过程属于本能上坏习惯和人性相匹配正能量的违和平衡,只要强势,就是当事人的现状。

结果和环境同样有关,转折性变量作为灵感,另外,思维和行为等因素综合起来的性格则决定对生活各方面的感知程度。还有现实的本质和真相,不加改造的个体内涵受限,形象渺小无法被群体共鸣,即便亲密关系也无法等同于完全或时刻理解。道理在这些背景下产生,而且因为是身临其境可以使用“感悟”这样蕴含庞大的词汇来概括,感染力更强烈,当事人会非常震撼,十足确定。

道理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我们没有接触到,这证明经历相当重要。随着见识的积累,或者说主动适应到麻木现状仅有刺激中,生活会不断冒出道理来。在印象里,道理都是长篇大论,或者被干扰从而妖魔化成心灵鸡汤或者成功学这样风险固定巨大的片面之词,其实并非如此。道理十分简单,并且基于自身生活所以实用,表现形式在喜怒哀乐的那一刻就立刻发生,只是想深入体验需要再丰富内容。

拥有相对足够的经历以后,个体分析现象会全面起来。即便无法接受结果,但也能科学地解读背后的情况。比如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却遭受沉默甚至反话特别属于亲密关系间的二次伤害,第一感觉是沮丧和绝望,接着会忍痛在客观上做出理解,最后终于明白:最好的朋友真是自己——虽然当局者迷,但绝对的同甘共苦。而从这里还能推导出其他“哲学”来:写文章的好处在于有些挑战底线的小事,抱怨显得太过小气,不说又委屈自己,于是转化成为大主题阐述相同道理。以及看起来没关系的:被动和不靠谱的人合作需要脸皮厚一点。(这些概念将在另一篇文章展开)

小事情处理起来很快,不过有习惯深入探讨的话,那是在重度参与人生,受益匪浅。外界的干扰真实而充满价值,旁人每句无关紧要的话都可能刷新我们的行为标准,从而合理应付生活。在相同层次,受到阶段影响,我们看待可以接触的那部分社会有所区别,道理的收集会偏差,并非矛盾,而是世界复杂本质终于勉强有动态。伤害和快感,压抑或抉择,其他人都是比文字好的教科书,在对塑料熟人的反感、不屑和抗拒中找到知识点也不错。另外不可忽略的还有自己大概率会犯错,这个结论太关键。

道理未必有效,对生活真正影响仍然局限,却至少能保证我客观做人,科学地消化经历。在可见范围内最糟糕的情况下,付出任何努力去改造以后,道理可能会是唯一的收获,这就很幸运了。尤其是当好事者包括自己假装意味深长来误导本人时,拥有反驳的信心和理论依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