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人容易患肿瘤?医生总结了6个字,非常经典

 wh文人与画士 2018-07-24

现代中医认为,肿瘤的产生是各种因素导致身体功能失调导致的,它的本质就是肿块。

那么哪一类人群容易得肿瘤呢?中医大夫总结了几个关键字“胖、嗽、块、闷、困、腻”。

“胖”指的就是体型肥胖,中医讲肥人多痰,胖的人一般就是痰湿体质。“嗽”就是指的就是咳痰,中医认为无痰为咳,有痰为嗽,这就是有形的痰邪;“块”指的是肿块和结节,凡是身上有肿块或者结节的,不论质地坚硬与否,都与痰有关。

“闷”指的是胸闷气短,主要是由于痰湿积聚在胸中、或者阻塞气道导致的;“困”指的是身体困倦乏力,中医认为痰湿之邪重浊粘腻,易阻遏人体气机,清阳不能布散全身,则困乏无力;“腻”指的是舌苔,痰湿重的人通常舌苔厚腻,像蒙了一层油垢一样,这是痰浊上蒸于舌的表现。

这六个关键字代表的症状其实有一个共同的致病因素,就是“痰湿”。但凡有上述症状中的两到三个,就说明存在痰湿的情况。我经常说痰湿是容易导致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治疗肿瘤的药物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化痰药物。

其实古代医家对癌症的认识当然没有那么清晰,认识层面就是在哪里有一个肉眼可见、触之可及的肿块,然后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发现化痰的药物能够消肿块,然后就得出了癌肿多产生于痰的结论。、

中医认为痰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有形之痰,就是外邪侵袭肺系,导致伤风感冒、咳嗽等肺气失调,从而使肺通调水道的作用受到影响,产生了痰液,通过咳嗽能排出体外;

另一种是无形之痰,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身体的水液代谢失调,积聚于体内,长期凝炼浓缩形成了痰,随人体气机升降随意游走全身上下。

痰邪有个重要的特点是上下流窜,中医叫“流注”,无处不到,还能变换形态,游走与身体脏腑组织间,这就容易造成癌症的转移,流到肺就会造成肺转移、流到肝就是肝转移等等。

当然,不是所有的痰湿体质的人都会得肿瘤,这是一个易发因素,要转变成肿瘤其实是有征兆的。

当身体的表面突起一些质地坚韧推之不移的包块,或者原本的肿块迅速增大,或者在肿块的位置短时间内长出多个肿块,或者肿块的颜色较以往不同,这时就要高度警惕癌症的发生。

还有就是肿瘤的治疗有一个特点,就是病情顽固,治疗困难,所以有的人舌苔厚腻,吃药治疗以后很难去掉,这时也要提高警惕。

同时,我们要注意到,病人得肿瘤决不仅仅只是邪毒的作用,还跟正气虚弱有关。本身的正气虚弱才导致邪毒侵犯,同时,邪毒长时间作用机体,又导致身体更加虚弱,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我们在临床治疗的时候,也是根据这些来决定治疗方案的,先解决主要矛盾,如果是以邪毒盛为主要症状,就要先驱邪;如果以正虚为主要表现,就得先补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