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早期胃癌的癌前病变内镜诊断

 liuli2002 2018-07-24
 

根据WHO专家委员会的意见,胃的癌前病变包括两种概念:癌前状态和癌前损害。前者是指临床上一些容易发生癌的胃部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息肉和残胃等;后者则指病理组织学上的一种增生性病变,呈现异型性形态和分化偏离正常,这种病变易发展成癌变,称不典型增生。

来源: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镜专委会

作者:殷 泙 仲 敏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病变与酸分泌区域

1、H.pylori感染与酸分泌区域

H.pylori感染的胃溃疡,除菌前后8周刚果红染色比较,除菌后酸分泌区域明显扩大。炎症性细胞因子产生IL-1β,具有强烈的抑制酸分泌作用,除菌前后比较IL-1β含量,除菌后IL-1β含量明显降低。IL-1β遗传因子的基因型与胃癌、低酸症和CAG有关。

2、胃癌与酸分泌区域

展开剩余89%

未分化型癌多见胃底腺区域,观察酸分泌区域内非变色带;分化型癌多见非酸分泌区域,背景黏膜伴肠化生,局部先喷洒美蓝,被染的蓝色肠化生黏膜内观察非染色带,再刚果红染色,观察癌表面的白褪色现象。

3、胃溃疡与酸分泌区域

90%以上溃疡存在非酸分泌区域内,7%溃疡存在酸分泌区域内。酸分泌区域内溃疡性病变应高度疑诊为恶性。约1/4在酸分泌界线2cm内,约50%在酸分泌界线2.1-5cm内,胃底腺区域远端是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也是黏膜防御功能薄弱的区域。分析攻击因子与酸分泌区域之间关系,有助于选择酸分泌抑制剂、制定治疗方案和预后推测。①胃体部酸分泌面积广,酸分泌区域内溃疡,治疗后较少再发;②胃体部酸分泌面积广,非酸分泌区域内(胃角、胃窦部)溃疡,必要时应用强烈抑制酸分泌疗法,多见难治性溃疡;③胃体部酸分泌面积狭小,非酸分泌区域内溃疡,治疗后易再发。

4、胃息肉与酸分泌区域

根据息肉表面有无酸分泌,分类为①胃体炎症,息肉存在胃体酸分泌区域内,表面有酸分泌的多发性半球状息肉,组织病理学:伴囊胞扩张增生性、错构瘤性胃底腺息肉;②胃体炎症但仍保持酸分泌区域,息肉存在胃窦非酸分泌区域内,表面无酸分泌的增生性息肉、伴糜烂的幽门腺增生性息肉和糜烂性息肉;③胃体炎症广泛,息肉存在胃窦或胃体,表面无酸分泌的增生性息肉、痘疹性胃炎和腺瘤性息肉。痘疹性胃炎呈半球状隆起或顶端凹陷,糜烂和腺窝上皮增生,多发性并位于胃体近腺界线附近。胃腺瘤呈圆形、椭圆形或结节状扁平隆起,刚果红-美蓝法染观察腺瘤表面褪色。

CAG与ME

1、腺开口

腺开口分类为I型(点状或短小棒状),无CAG和肠化生腺开口;II型(条纹状或树枝状),轻度或中度CAG、部分伴轻度肠化生腺开口;III型(斑块状),中度或重度CAG、伴中度或重度肠化生腺开口;IV型(绒毛状或网状),重度CAG,伴重度肠化生腺开口。被H.pylori感染的CAG黏膜为AB型、B型,萎缩伴肠化生黏膜为BC型、C型,萎缩伴再生黏膜为D型。

2、排列规则集合细静脉(RAC)形态

被H.pylori感染黏膜ME下观察微细血管改变,分类为O型(不清楚型):集合细静脉的腺管周围呈网状微血管;I型(不规则型):集合细静脉不规则。I型萎缩明显强于O型,H.pylori感染和炎细胞浸润,集合细静脉透见低下;随萎缩进一步发展,炎细胞浸润减少和微血管结构改变,透见不规则细静脉。胃体黏膜RAC形态分I型(规则型),直径规则,二级或三级规则分支存在,RAC之间的间隙规则,提示非H.pylori感染的正常胃体黏膜;II型(不规则型),RAC直径异常,二级或三级血管分支消失,RAC之间的间隙不规则,与周围血管融合,蜂窝状微血管网结构消失,伴H.pylori感染;III型(模糊型),RAC结构模糊,提示H.pylori相关性胃炎。非H.pylori感染正常胃黏膜(Z-0型):胃体部①普通内镜观察黏膜呈规则的微细发红点,微细发红点是RAC;②ME观察RAC,周围网状结构形成真性微血管,中央针孔状为腺开口,胃体微细点状发红,排列规则,微细点状发红为集合细静脉。胃窦部①普通内镜观察光滑黏膜呈连续性RAC;②ME观察管状梭纹和点状微血管,接近胃体部呈胃底腺的腺开口。H.pylori感染胃炎(Z-1、Z-2、Z-3型):Z-1型①ME观察不规则微血管呈网状结构和圆形小白浊腺开口;②组织病理显示炎细胞浸润,保持正常腺开口。Z-2型①ME观察RAC的真性微血管,白浊变大腺开口和胃小沟;②组织病理显示炎细胞浸润,腺开口破坏和变大。Z-3型①ME观察腺开口明显白浊和变大,白浊的腺开口周围发红;②组织病理显示炎细胞浸润并出现萎缩,变性的腺窝上皮形成,腺开口明显破坏,腺开口周围发红。随Z-0、Z-1、Z-2和Z-3型的进展,相应黏膜结构破坏程度逐渐明显。炎症、活动、萎缩程度与Z-0型至Z-3型进展保持高度一致性。

Z-0型

Z-1型

Z-3型

CAG与NBI-ME

NBI-ME具有增强病变表面微血管对比效果,弥补传统染色内镜的不足,减少检查时间,降低患者痛苦程度[19]。区分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敏感性100%,特异性为75%)明显优于WLE(敏感性83%,特异性44%)。CAG微血管结构变化与黏膜萎缩程度有关,黏膜萎缩时,腺开口细长连续性,胃小沟呈管状改变;萎缩黏膜被炎细胞浸润和肠化生时,胃小窝胀满感,胃小沟变深呈绒毛状改变。NBI-ME研究显示,66.1%规则网状微血管为分化型早期凹陷性胃癌;85.7%不规则扭曲或螺旋状微血管为未分化型早期凹陷性胃癌,未分化型癌的微血管密度明显低于分化型癌。CAG微血管形态与分化型、未分化型癌不同,表现变细、延长和不规则等改变。NBI-ME观察胃黏膜表面呈蓝光嵴(LBC)可视为肠化生特征。分析LBC与组织学之间的相关性,34例CAG中,分别在44个LBC区域和非LBC区域取活组织与观察研究。结果显示:LBC对肠上皮的敏感性89%(95%CI,83-96%),特异性93%(95% CI,88-97%),阳性预测值91%(95%CI,,85-96%),阴性预测值92 %(95%CI,87-97%),准确率91%(95%CI,88-95 %)。NBI-ME诊断肠化生嵴样或绒毛状结构敏感性80%,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

胃小沟呈管状改变

胃小沟呈绒毛状改变

CAG与AFI

正常胃底腺黏膜荧光弱于幽门腺黏膜,多见紫色。胃体和胃窦黏膜腺萎缩时,WLE表现为胃黏膜皱襞减少,黏膜色泽变化,见血管纹理,黏膜变簿使荧光增强;AFI表现为绿色区为萎缩和肠化,紫区为正常黏膜。

胃体WLE检查

胃体AFI检查

萎缩黏膜内早期胃癌病变,绿色背景内存在紫色或洋红色区域,基底膜下弥漫性早期胃癌病变,紫色背景内存在绿色区域。在22例早期胃癌病变患者中,白光、AFI和色素内镜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36%(95%CI,16-56%)、68%(95%CI,49-88%)和91%(95%CI,79-100%)。AFI可以检测出白光漏诊的病变,对33名胃上皮性肿瘤进行AFI与白光内镜对照研究,AFI与白光内镜的敏感性分别为64%、74%,特异性40%、83%,两者联合诊断敏感性提高为69%,特异性为64%,另13%病变被AFI确诊,而被白光内镜漏诊。由于AFI的成像原理对肿瘤性病变诊断的特异性较差,在萎缩黏膜绿色区域内存在品红色的非肿瘤性病变,结果易导致假阳性。同样假阴性也能降低AFI诊断率,如萎缩黏膜绿色区内类浅绿色的扁平肿瘤病变易被遗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