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识别Hp感染状态

 孤鴻66 2023-04-17 发布于四川

    在欧美人制订的胃炎悉尼系统、新悉尼系统之后,京都胃炎分类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前者的内镜表现与组织学表现符合率欠佳、且依赖于活检病理(活检至少5块),是基于胃癌发病率低的欧美地区发展而来的胃炎分类;后者的各种内镜表现与组织学符合率更高,强调内镜下直接做出判断,活检病理更多用来验证,是基于胃癌发病率高的东亚地区发展而来的胃炎分类。显然国内的胃癌发病率与日本是类似的,直接在内镜下判断Hp感染状态以及进行胃癌风险分层,并在危险区域寻找可疑病灶,更有利于早期胃癌的检出。因此,学习京都胃炎分类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内镜表现来识别Hp感染状态,是京都胃炎分类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实际运用中,也面临诸多问题。比如鸡皮样胃炎,一旦出现是否就意味着一定是Hp现症感染呢?还有RAC、胃底腺息肉等等,就这些问题,在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来展开分析。

    首先,第一版的京都胃炎分类,有一张表格,列举了十九种胃镜表现相对应的Hp感染状态,但请注意,并非百分百对应,有的甚至在未感染、现症感染、除菌后三种状态下都可能会出现;并且还有限定词汇“发生部位”,特别是RAC,在后面会详细讨论。

图片

    按照Hp状态,重新排列了一下。

图片

    首先是Hp未感染状态下,RAC、胃底腺息肉、脊状发红是通常容易看到的,也是判断未感染状态的有力证据,所以放在最前面;而萎缩、肠化、黄色瘤的出现,一般是跟Hp感染相关,作为一种排除性的表现。

图片

    RAC,注意全称,“规则排列”的集合静脉。一般出现在胃底、胃体、胃角等胃底腺区域,呈鸡爪样,规则排列,大小、形态、密度等等都比较均一。除菌后有时也能看到。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集合静脉,不管Hp感染状态如何,都是客观存在的。按照以下文献中的结论,胃小凹的拉长会影响集合静脉的可见性。RAC的出现仅能说明该区域无Hp感染。

图片

    来看一个病例,胃底区域的黏膜比较光滑,没有弥漫性发红、点状发红、白浊黏液等等表现,而且可以看到RAC。是否证明没有Hp感染呢?

图片

    先别着急,再来看一下胃体下部、胃窦和胃角。我们看到,窦体交界的RAC消失了,有黏膜肿胀,而且胃窦有萎缩,延续到胃角、胃体下部的小弯侧,是一个C2型的萎缩。所以,综合判断下来,它是Hp现症感染状态,胃底出现RAC,只能说明炎症还没有波及到胃底。

图片

    在这里,不得不重新提一下新悉尼系统,关于胃炎的分类,按照炎症的分布,分为弥漫性胃窦炎(炎症主要分布在胃窦、十二指肠球部,胃酸分泌高水平状态,容易出现幽门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欧美人常见,胃癌风险相对较低),多灶性萎缩性胃炎(炎症分布在胃窦、胃体,胃酸分泌低水平状态,东亚人常见,胃癌风险更高),自身免疫性胃炎。Correa(对,就是提出胃癌correa级联反应的那位美国人)认为,胃角是多灶性萎缩最早发生的部位,在悉尼系统取4块病理的基础上,特意提出增加一块,要在胃角也取病理。前面两种是Hp感染导致的,可以看出Hp和炎症的分布是有区域性的,从而萎缩、肠化也是有区域性的。

图片

    日本人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Hp最早出现在胃窦,引起炎症,炎症的持续作用导致萎缩和肠化,萎缩肠化的土壤不适合Hp生存,这时Hp开始往胃体、胃底移动,进而导致胃体胃底的炎症、萎缩、肠化。不同阶段,萎缩范围不同,也就有了内镜下的萎缩分型,即木村竹本分型(6、70时年代就有了,悉尼系统和新悉尼系统却没有纳入其中,也反应了欧美人的多灶性萎缩并不多见)。中村恭一也观察到萎缩范围的移动,并且提到,不仅是胃窦最早发生萎缩、并向胃体扩展,贲门也可以很早就发生萎缩、并向胃体移动。在实际的案例中,很多医生也观察到这一现象,C2型的萎缩,同时伴有贲门的萎缩。

    因此,Hp和炎症、萎缩、肠化是区域性分布的。理清楚这一点,对于正确的判断Hp感染状态、进行胃癌风险分层、理解胃癌三角等等,就事半功倍了。

图片

    所以,RAC有个限定词“胃体下部小弯-胃角小弯”,也是炎症、Hp向胃体扩散的前沿阵地,这个部位,如果观察到RAC,基本上可以判断没有Hp感染(即便是弥漫性胃窦炎的类型,或多或少也会累及到胃角的)。

图片

图片

  接下来,看一下Hp现症感染的一些表现。需要强调的是,Hp感染后,一般不会是单一的某种内镜表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重点提到,鸡皮样胃炎。在成功除菌后,是逐渐消失的。可能在某个阶段去观察,仍然存在鸡皮样、结节样的表现,但可能已经是除菌后状态了。这个时候,可以结合胃里的其他表现,比如有没有弥漫性发红、皱襞粗大、白浊黏液等现症感染证据,如果没有,就要考虑是不是真的现症感染;有的医生也观察到,鸡皮样胃炎和RAC同时出现的现象,正好是除菌后(也可能自然除菌)的一个中间态,此后,鸡皮样表现应该会逐渐消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看一下除菌后的表现,地图状发红。需要鉴别活动性炎症的发红。就看发红所处的背景有没有萎缩,并且和非萎缩区域(主要看胃体大弯,因为是萎缩最后才会累及到的区域)进行对比。如果萎缩区域有发红,而非萎缩性的黏膜比较光滑,没有弥漫性发红、黏膜肿胀、皱襞粗大等等表现,就说明不是活动性炎症,八木一芳称之为“色调逆转”。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寻找F线的重要性了。如果白光一时间无法准备的识别,有两个很实用的方法,第一,利用图像增强内镜(IEE),比如NBI,可以很快找到F线;第二,空气量要充足,萎缩区域的黏膜厚度肯定比完全正常的胃底腺区域更薄,加大空气量,地图状发红区域也会表现为发白、血管网透见,而且F线可以轻易识别。

图片

图片

     这里顺便提一下A型胃炎。看下面一个病例,刚进境到胃腔,注意到大量的黏液,粗大的“皱襞”,会误认为是Hp现症感染状态。加大空气量,很快发现,胃体的皱襞消失了。

图片

图片

   特别是下面这个病例,很典型,注气后,皱襞很快消失,并且能看到血管网,这个时候,要怀疑A型胃炎,再去胃窦确认有没有萎缩,很快就能得出答案。关于皱襞,可以这么理解,一件平整的衣服,挂起来,是没有皱褶的,但放在任何地方,都会形成皱褶。所以,在气体量很小的时候,看到的所谓“粗大皱襞”,只是萎缩的黏膜堆挤在一起,形成的假象,稍微打点气就能看到萎缩的表现了。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